她不禁想——陆渭会怎么办呢?
。
中午十二点,梁超敲开她办公室的门。
“沈助,这份声明需要你过目,如果没问题,我让办公室盖章发布。”
苏希接过,是针对网上留言的澄清。她看了眼电脑屏幕上的文档,和自己起草的这份对比,手里的这篇用词简洁,态度更加强硬:“陆总授意办公室写的吗?”
“不是,陆总直接发给我的。”
苏希仔细审读,批了章,心扑扑地跳。
下午两点,版权部的同事进来:“沈助,这是和沈卓的解约合同。”
“好的,我去找他签字。”
“不用了,我已经和沈卓联系上,他之后会到公司面签。但因为您之前说要走法律程序,陆总昨天却交代正常解约,我不太清楚……”
“按陆总的意思办。”
“好的。”
。
网上的舆论在不断发酵,相熟的几个作家轮番打到她这里询问情况,她答得官方,只按照声明上表态:“创亿尊重每一位作者的劳动,会对造谣者追究到底。”
她在安抚他们,也在安慰自己。
快下班了,混乱的一天又将过去,她愁眉不展,却见创亿的内网上公布了一则视频。
九分钟的时长,全黑界面配上滚动字幕。
她点开看,脑子里嗡嗡一片。
这是几段剪辑拼成的录音。
有汪立里和信诚主编的谈话:
“你可以放心,小沈已经跟他们签了合同,他们在青年学者的学术文丛花了太多心思,所谓过犹不及,越重视越容易有疏漏。”
有汪立里和沈卓的谈话:
“你的书稿很好,给创亿未免太吃亏。我之前不是给过你一份文稿吗?你用那份,属你的名,我没意见。”
还有沈卓和某位创亿负责人的谈话:
“没错,是演戏。他们就是想这部书稿几次三番地拖延时间:先是扣着最后几章让你们着急,再让我和老师打配合编出一个版权纠纷,为的就是分散你们的注意力,方便他们紧锣密鼓地筹备学术文丛的出版发行。”
……
苏希坐在位子上,后背一阵阵发凉。
。
严麦把视频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把剪辑后的文件同几个原始音频一同点击发送。
王勇不理解:“全发给他们,他们有时间听吗?”
“这是诚意。求人办事,态度很重要,你只给加工过的,未知全貌,没人敢置评。”她看向一旁的陆渭:“你公司的人效率还不错。”
“那麻烦你抓紧。”
“尽量吧。”她喝了口水,“我联系的都是传媒界有影响力的前辈,他们或许不能在舆论上造势,但你知道,权威本身就是舆论。”
她看他:“你这步棋走得这么久,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多谢。”
“晚上想吃什么?”
“我不吃了,你们也早点回去。”他拿起外套,走出了王勇的书店。
按照计划,视频明天早上会流出,配合严麦的长文,将以第三方的身份捋清汪立里事件的真相,并揭露信诚的暗箱操作。如果不出意外,舆论焦点会转移到整个出版行业的恶性竞争,在信诚反击之前,他会代表创亿率先表态,并联合业内部分出版商和有知名度的学者,发起一场肃清版权乱象的自省活动。
等了这么久,忙了这么久,他知道,重要的是时机,以及姿态。
他相信严麦的专业能力,但结局未定,他不敢掉以轻心。
。
陆渭开车回家,在车库里停了几分钟,还是决定去找沈苏希。
一天没见了,她没联系过她,不知道她在公司怎么样。
门铃响了两声,想见的人很快出现。或许是意外他的造访,她愣了会儿才露出笑容:“你忙完了?”
“嗯。”
她弯腰给她拿鞋,他进了门:“吃过了吗?”
“还没。”
“我想吃面,你做还是我做?”
“我来吧。”她把他的外套挂到衣架上,“我也正好想吃,炒面好不好?我买了青椒和肉丝。”
“好。”
陆渭坐在沙发上,看她在厨房忙碌,这一幕似曾相识,大概在他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里出现过很多次。他想,这里的厨房还是太小,要尽快让她搬去他那里,她花了那么多心思帮他装修他的家,屋子里的所有角落,她应该都会喜欢。
炒面很快出锅,两个人却吃得沉默。期间苏希试图忽略他探究的眼神,但还是忍不住:“怎么了?”
“我以为你会有话对我说。”
“没有啊。”苏希笑,“你有话对我说?”
“嗯。”他停下筷子,“我今天一直在赵勇那里,书店楼上人少,方便说话,公司的事我安排给相关的人去做,他们应该也找你签字盖章了,对不对?”
“对。”
“我说过,你这两天可以在家休息,但你要是实在担心,也可以去公司,我没有强迫你的意思。”
“我知道。”
“苏希。”他有点不适应她的平静,“你要相信我,事情总会过去的。”
“我当然相信你。”苏希说,“创亿是你的心血,你不会让它倒下的。”
陆渭认真道:“创亿也有你的心血。”
“……哦。”
“你到底怎么了?”
“我不知道,陆渭。”苏希想,她实在太差劲了,在他面前,她毫无保留,没有一点秘密可言。
她抬头看他,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可是他的眼神依旧那么明亮,可为什么,她会觉得他有点陌生,好像——她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他一样。
“可能我太累了。”她移开视线,“对不起。”
“苏希。”
“我没事。陆渭,我们先把这道难关挺过去,你会有办法的,对吗?”即使他没有义务告诉她是什么办法,但依他的性子,如果没有七八分的把握,又哪里来的兴致会来她这里蹭饭。她压下那些不合时宜的猜测和情绪,柔声说:“你再坐会儿吧,我去洗碗。”
“我来吧。”
“不用,你歇一歇。”
“我不累。你做饭,我洗碗,这样分工才公平。”
“我不需要公平,陆渭,我愿意对你好,我舍不得你累,你懂吗?”
如果你懂,你会因为我的愿意,分给我一点绝对的坦诚吗?
这天晚上,陆渭的手机一直在响。他在客厅接,在阳台接,在卧室接。苏希什么也没有问,她洗漱完,上床,把自己窝在熟悉的被窝里,弯成一道弓。
半梦半醒间,有人从后面搂住了她,问了一句话,她头脑昏沉,不知道自己回了句什么。
。
只是过了一晚,事件就出现了反转。
匿名的长文得到了疯狂的转载,配合九分钟的文本视频,汪立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攻击。有人质疑资料的真实性,有人强调先冷静站队,但更多人,开始隔着网线把这位昔日的学术红人拉下马,甚至有自称为汪立里昔日的学生,指出他剽窃他人成果不是一次两次,一时间,墙倒众人推,指责声和辱骂声盖过理性的诉求,信诚和创亿通通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陆泾听着底下人的报告,脸色变得异常难看:“信诚的人就是这么办事的?”
“赵总他们没想到会有录音流出来。”对面的人声音紧张,“时间隔得太久,恐怕他们接触汪立里时就有人在布局,至于谁录的音……”
“这还用查?他们现在联系得上沈卓吗?”
“您是说?”
“谁惹的乱子,谁负责解决。要是再说错话,去人事那里领工资滚蛋。”
“……是。”
陆泾本以为父亲授意的只是挫挫陆渭的锐气,却没想到他要动创亿的立身之本。和创亿相比,信诚这两年主攻通俗文学,又有几个孵化影视的项目,利益一大,动了其他公司的蛋糕,难免惹人眼红。如果这文章和视频是创亿有意为之,那之后肯定会有其他公司下场。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可以预见,矛头很快会从汪立里转到信诚。
果然,相比于信诚的犹豫不决,创亿的反击更为迅速。中午刚过,一则名为《凭一己之力搅浑出版圈,行业老大的不堪发家史》又引爆了舆论。其中引用化名,细数信诚在初创时和作者签订霸王条款,挖墙脚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等罪状,又指名道姓某高管在职期间向资本低头,和某地产商联合进行资本运作,企图借壳上市,后因计划未成,转而开始影视孵化,以争议作品吸引流量以期打造敛财的泛娱乐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