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来是为了冶炼工坊那边的事情?”傅元令笑着开口,“我听管事说范家有意再租赁工坊?”
范直就更意外了,没想到王妃连这点小事情都知道,忙说道:“这点小事怎么好麻烦王妃,是有这么个事情,我就是来问问冶炼工坊那边新的工坊什么时候动土的事儿。”
“我听手下的管事们说范家是做铁铺生意的。”傅元令笑着开口。
范直就点点头,“我们家祖上就有些打铁的好手艺,后来慢慢的就开铺子做大了。”
不是他吹牛,范家打铁铺的手艺那是真的好。
以前铁矿都是被朝廷拢在手中,他们这些打铁铺需要的生铁都要从造作局拿条子才能购买。要打通造作局的关系,每年都不知道搭上多少银子。
现在西郊建起了冶炼工坊,且还能招募商户,他们怎么能错过这样的好机会,家里拿出一大笔银子入了西郊,就是不想在生铁上再受制于人了。
以前的时候不知道这里头的一层关系,后来谭家那边跟刘家定了婚事之后,他只是偶尔提了一次,到这边办事就比别人更方便些。
只是他心里有数,也不敢随意挥霍这些情分,一直都不敢大张旗鼓的摆出来。
只是让他意外的是,没想到瑾王妃不仅知道这些事情,显然对范家也是查过的,这让他真是有些庆幸自己不贪,之前没做什么过分的事情。
傅元令看着范直有些紧张的样子,就放缓语气说道:“今日我还有些事情,也不好多说,不过冶炼工坊那边的事情暂时不急,若是范家有意,织锦工坊这边扩建的工坊倒是可以租赁一两个。沿湖而建的工坊,都将会用上水排,你抽空可去看看。”
范智愣了一下,就见瑾王妃已经起身,忙起身送人。
傅元令提点一二也没多说,瞧着范直不像是个目光短浅的,应该会看出那边的潜力。
且不说范直回了范家跟家里长辈如何商议此事,只说傅元令到的晚了,其他人都已经到了,她推门进去,就听着李潇安正在叹气,“你生孩子我是赶不上了,等生了要给我写信啊。”
齐怀柔下月就要生了,现在的肚子真是大的很,要不是为了两位好友送行,她家里都不会让她出门的。
“那肯定要写信的,满月礼可不能少了你的。”齐怀柔哼了一声说道。
看到傅元令进来,秦芳晴就道:“上元节的龙灯真是太出彩了,我们都去看了。”
傅元令闻言一笑,脱了大氅在好友身边坐下,这才说道:“是挺好看,我也是第一次看。”
众人不信,傅元令连作保证这才放过她。
一群小姑娘,眨眼间都要成亲嫁人了,尤其是这次秦芳晴跟李潇安都要外嫁,即便是好友小聚,也难免有些感伤。
傅元令跟李潇安还有秦芳晴喝了一壶果酒,齐怀柔只能抱着养身汤往下咽。
说来说去,话题不免就转到了几位公主身上。
傅元令正好想要打听一下长乐,现在就有机会了。
第11659章 :李德妃背后的李家
说起几位公主,大家也有些话说,毕竟她们这些土生土长的上京闺秀,自幼跟着家中长辈,也曾多少跟公主们有交集的。
这其中李潇安最多,毕竟李德妃是她的姑姑,她这个侄女进宫也是家常便饭。
“晋安公主最大气,做事情也最有气派,很能镇得住场子。永泰公主性子温和不喜与人相争很是好相处,至于长乐公主那心眼多的跟筛子似的,不过这人最会审时度势,见风使舵,你可要小心。”
从李潇安跟徐秀宁的言语中都能听得出来,虽然对长乐公主不喜欢,但是却没否认长乐公主的本事。
又想起她去伯府的事情,倒是个有趣的人。
秦芳晴说话也直,就道:“长乐公主与朝中诸多夫人关系都不错,就连我娘那样端方的人都夸过她。”
傅元令:……
那这个功夫真不得了。
能让诸位夫人出口夸赞而不心生厌恶,又想起皇后娘娘对长乐公主也不错,可见她的确是有些本事。
一直吃瓜听八卦的齐怀柔忽然说道:“说起来长乐公主我记得大约我七八岁的时候进宫,她跟在晋安公主后面笑得甜甜的,还能把晋安公主照顾好了。那时候我就只知道跟在我娘后头胡吃海喝的,想想真是差距蛮大的。”
傅元令心想有目标的人生,跟没有目标的人生本来就是截然不同的道路。
“大约也没几个像你这样没心没肺的,我那时候进宫就特别紧张。”秦芳晴开口说道,她们这些属臣的家女儿,进宫就怕给家里招祸,自然是小心翼翼。
尤其是秦家家规严,所以秦芳晴并不喜欢进宫。
李潇安看着傅元令,轻轻笑着说道:“过几日我家会设宴宴请永泰公主,你有时间去吗?”
诸位公主回京,他们这些有姻亲的人家,自然会宴请公主。
像是李家宴请永泰公主,谭家宴请长乐公主,还有徐家宴请晋安公主,这些都是合乎礼仪的人情往来。
傅元令想了想摇摇头,“你们这算是家宴,我就不去了。”
李潇安轻笑一声,“改日约出来私下小聚也成。”
吃饱喝足,窦朔就来接人了,在众人戏谑的目光中,齐怀柔尽量脸不红气不喘的跟她们作别离开。
三人推开窗子看着窦朔扶着齐怀柔上了马车,动作小心翼翼,眉眼之间诸多关切。
“看看今天,真是难以想象以前这人干的蠢事儿。”李潇安特别不客气的说道。
秦芳晴收回自己的目光,“没有之前的事儿,也难说有没有今天的珍惜。凡事有因才有果。”
“哦,我知道,你的因果就是那继续坚持婚约的罗家小子。”
听着李潇安的打趣,秦芳晴难得脸一红,瞪她一眼,“别只顾着说我,且把你自己看好吧。”
傅元令看着二人你来我往,将两位好友送走,自己独坐在这恢复清净的室内,一时间也有种难得几分清闲的感觉。
可见忙得很了,跟三五好友小聚,果然是个不错的法子。
傅元令忙着西郊的事情,肖九岐接管了造作局,还有京卫司那边,两夫妻忙得脚不沾地,几位公主驸马回了上京,除了外家走了一趟之外,其他时候多数宴请都尽数回绝,毕竟几位驸马还得去西郊做苦工。
对于鹿玉坤还有孔弘义来说的确是苦工,只有杨霁英美不胜收,整日跟着傅元令不像话,毕竟男女有别,他就盯上了戚若重。
时间大部分都耗在了西郊新扩建的工坊上,东陵府多水,建造水排倒是能让东陵受益的东西,而且这东西也不复杂,关键是西郊这边每一座水排都能安排的恰到好处,这才是杨霁英最挠心抓肝的地方。
傅元令两夫妻一忙起来,俩孩子就见天的送进宫,跟晋安公主的两个孩子倒是整日的在一块玩耍。
杨霁英整日在西郊蹲着,晋安公主并不会常去,偶尔才会以探望丈夫的名义过去看看。
多数时候,晋安公主都是进宫陪着皇后,顺便看着几个孩子,因为肖翀的缘故,皇帝经常往凤仪宫去,连带着杨晖跟杨祺见到陛下的次数也跟着增多。
等出了正月,天气渐渐暖和起来,身上除去了厚重的冬装换上夹棉的衣裳,大人孩子都觉得轻快起来。
皇后娘娘看着一排睡得四个喷香的孩子,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
抬头看着女儿正靠着软枕喝茶,轻声说道:“去外头说话,别吵着孩子。”
晋安公主点点头,起身扶着母后走出去。
到了外殿,母女俩相对坐下,舒和带着人送上茶来。
将薄纱做成的锦帘轻轻的放下,这才弯腰退了下去。
“回来这段日子里,感觉如何?”皇后娘娘笑着看着女儿问道。
晋安公主眨眨眼,好一会儿才说道:“您当初给我的信中夸赞九弟妹,的确是没有言过其实。”
皇后轻叹一声,“难得的是这孩子不骄不躁的品格。”
晋安公主笑了笑,“驸马对九弟妹观感很好,西郊那边女儿虽然未能常去,却也知道实属不易。”
皇后喝口茶,“这段日子下来,你有什么打算?陛下就算是让你们多待上京,只怕后半年也得放你们回去。”
“眼下女儿就想着先把东陵那边稳住了,去岁的蝗灾百姓流离失所,今年总得让他们重新安置下来,不然有水匪掺和要生乱子。”晋安公主看着母后开口,“我瞧着上京这一两年内也无大碍,吴王……还是那么没长进,谭贵妃一向目光短浅,做事情只顾蝇头小利,只怕当初给吴王招的幕僚也多是牛头狗肉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