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乔安易将西北的事情收拾妥当,先回了上京,耽搁一日,又连夜赶往行宫所在地。
肖九岐起了个大早,来找傅元令商议图纸的事情,俩人吃着早饭边吃边说,桌面上摆着一张图纸,上面标注满了记号。
第八百三十二章 :乔安易的婚事
虽说食不言寝不语,但是商户家做生意多是在酒桌上商谈,这条规矩自然是做摆设状。
肖九岐本身就是不喜受束缚之人,怎么自在怎么做,丝毫不觉得不妥当,反而跟傅元令说的起劲。
两人说的正热闹,元智笑着进来回禀,“王爷,大姑娘,乔大公子来了。”
乔安易?
乔安易!
傅元令面带惊喜。
肖九岐脸色乌黑。
“快请进来。”傅元令直接说道,吩咐完转头看着肖九岐,“来的太好了,正好问问西北马场的事情,我正为这件事情担忧。”
肖九岐闻言想想也是,轻咳一声,这才说道:“来这么早,没规矩。”
傅元令假装没听到,知道他总是莫名其妙看着乔安易不顺眼,别搭理就是,不然越说事越多。
两人差不多吃饱了,也就放下筷子直接去了花厅。
稍等的功夫乔安易就到了,数月不见,肤色微微黑了些,整个人的气质也更内敛了,见到肖九岐先行礼,随即笑着说道:“恭喜王爷。”
肖九岐鼻子里哼了哼,随即皱眉说道:“你这几个月钻地洞去了啊?怎么弄成这样?”
傅元令:……
乔安易闻言笑了,“王爷真是说对了,我还真去了个地方。跟着我大舅去北疆转了一圈,逛了很多马市。”
难怪晒得有点黑,当初这个小白脸去云州一趟都没晒黑,看来北疆的太阳比云州厉害多了。
说起马肖九岐就来兴趣了,问了乔安易很多问题,傅元令在一旁静静听着,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太对劲,看着乔安易,“魏大老爷为了马种去北疆马市,带着你走了这么一圈,可不像是游玩的意思。”
乔安易就知道傅元令能看出来,直接说道:“你的信舅舅看了,这次我也带来了回信,这笔生意以大舅的意思魏家不出面,有我来跟你联手。”
肖九岐一口茶差点喷出来,“你再说一遍?”
乔安易看着瑾王殿下,郑重的说道:“魏家跟乔家斗了一场,多少也有些伤元气,马场的事情也不是做不好,而是眼下不能全力帮助大姑娘。而我不一样,乔家的事情已经收拾妥当,大权在手,正好能趁次机会重振乔家。”
傅元令明白了,魏家未必不是腾不出手,而是想要给外甥创造机会,让他在重揽乔家大权之后,紧跟着能拿到这一桩生意,无异于对乔安易的声威很有帮助。
魏家对乔安易真是仁至义尽了。
“好,那就这样吧。”傅元令答应下来。
肖九岐:……
气死他了,千防万防,没想到魏家给他来这么一手!
乔安易眼尾扫过瑾王不怎么高兴地脸,慢条斯理地说道:“我的婚事也要定下来了,大概很快就要成亲了。”
咦?
肖九岐瞬间来了精神,哟,这个好。
“就是嘛,年纪到了就该成亲了,等你成亲本王去给你贺喜。”肖九岐喜滋滋的说道。
乔安易笑的柔和,“寒舍哪敢劳王爷大驾光临,您有这个意思,草民就感激不尽了。”
第八百三十三章 :回上京
傅元令笑着问道:“不知道定的是那家的姑娘?”
“泗阳府赵家的姑娘。”乔安易道。
傅元令想了想就道:“原来是他家,泗阳府赵家声名一向不错,伯母给乔大哥寻了一门好婚事。”
赵家在泗阳府根基深厚,虽然不像是乔家跟傅家把生意做的大,但是盘踞一方也不容小觑。
看来魏太太这是给儿子寻了一个得力的臂膀。
乔安易看着傅元令,“傅妹妹见过赵姑娘?”
傅元令笑着说道:“那得是小的时候了,跟着外祖从泗阳府过得时候见过一回,只是不怎么熟悉。况且那时候年纪都还小。”
乔安易也笑了,他的婚事若不能娶自己喜欢之人,就只能娶对自己有利之人。
其实对他而言,如果不是傅元令,是谁都没关系,只是他不想再让母亲为了他的婚事愁眉不展,也不想因为自己推迟婚事反而误了妹妹的良缘。
就这样吧,挺好的。
乔安易来的快走的也快,经过乔家这番震荡,他如今看上去比以前更加的沉着冷静内敛,整个人的气质都不同了。
日子一眨眼过得很快,眼看着天气慢慢的凉下来,避暑之行也要结束回上京了。
当初梅莹玉给自己投拜帖,最后她把帖子给谭雪薇送去,最后也没个下文了,想来这二人内斗不暇也顾不上自己。
肖九岐过来看傅元令,跟她说道:“明日我得跟圣驾一起走,不能与你同行,你身边的人太少了,我送几个人过来。”
“不用了。”傅元令直接拒绝了,“我身边的人不少,不过是都回上京当差了,身边还有元智、元秋跟尤嬷嬷一路上足够了。”
她又不是矫情的人,非要十几个人伺候着才成。
傅元令坚持,肖九岐也只能作罢,“我有空就去找你。”
“不用,一路上事儿多着呢,你忙你的。”
为了避嫌,傅元令跟徐秀宁在行宫都不怎么见面,肖九岐这么张扬那是没办法,路上就别了吧。
众目睽睽之下,傅元令还想轻松点过日子。
回上京的路程也并不多辛苦,因为不急着赶路,所以御驾的速度不快,连带着傅元令等人坐车都觉得不算难受。
并未随驾的文武百官早已经在城门外迎驾,福元令等人的马车自然是在后头等着,等御驾进城之后,才能轮到他们这些人。
相比当初御驾出城的速度,这次进城就要慢得多,一直等到日头偏西她们的车才抵达伯府。
伯府的人早就在等着了,马车一到,众人就围了上来。
老伯爷跟傅元令一先一后下了车,二人都有些疲惫,众人把人迎进门,先让他们去洗漱更衣稍作休息,然后再去吃洗尘宴。
傅元令看着一大家子人都在,挨个打了招呼,这才回了自己的院子。
元礼一早从西城来等着,小丫头们已经烧好洗澡水,几人服侍着傅元令沐浴更衣出来,坐在铜镜前重新梳妆。
傅元令看着元礼欲言又止,道:“有话直说。”
元礼还没开口,留守的元信开口说道:“还是奴婢来说吧,大少爷病了,病得很厉害,二夫人因为这件事情在府里跟伯爷闹了好几回,还是太夫人出面压了下去。”
傅元令微微皱眉,“什么病?”
“太夫人托了安阳侯府请了太医来诊治,太医说大少爷是心思郁结,这种病吃药效果不大,还是要自己能想通才好。二夫人就非要说二少爷去行宫一趟才得了心疾,说是大姑娘您害了二少爷。”
元信说起这件事情来就恼火得很,恨不能用根针将二夫人的臭嘴给缝上。
傅元令冷笑一声,石氏这怕是察觉到这事儿不对劲,生怕别人追究到傅宣祎头上,这才拖自己下水。
不过,这算什么大事儿。
“还有其他的事情吗?”傅元令问道。
看着大姑娘气定神闲一点也不生气的模样,几个人都跟着轻松下来。
元信就道:“其他的也没什么大事,就是二夫人推着赵姨娘出来跟晴姨娘争宠,两人斗得厉害。还有就是大少爷回府后,杨家那边就请人过来询问婚期的事情,挺着急的样子。”
傅元令就知道杨夫人不是那种善罢甘休的人,这是真的对自己的二女儿一点情面也不留。
哪有女方这么上赶着男方的道理,闺中女子本就是要被人高看一眼,将来进了婆家才好立足。
也不知道杨大人怎么教育的杨夫人,这分明是死性不改。
“大伯母那边怎么说的?”傅元令对着镜子打量一下仪容,然后站起身问道。
“大夫人那边后悔死了,早知道这样,当初杨家这婚事就是金饽饽也不该选的。”元信低声道,“大夫人娘家嫂子来过几次也是为了这件事情。”
如今她们大少爷是正五品的定远将军,大夫人当初哪里能想到能有今日的荣光。
元信又说了些其他的琐事,傅元令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就去了太夫人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