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位,怎么说呢,还真不愧是曾经长于天家、见过风云,又给魔门之中最深不可测的邪王石之轩给磨练过的。
虽一不小心就带了几分魔门中人竟都难免的鼠目寸光,给双九这么一点拨,却也果然称得上是孺子可教。
吃完鱼,杨虚彦再次捧出不死印卷,却居然不是那泡了水、又在火边石上烤过头的书卷,而是半卷羊皮,十分坦率的:
“这是石师存在独女青璇处的不死印卷。我只夺得半卷残卷。背都已经背下来了。却因只得半卷,之前闭关月余,始终难得通明……”
也是这半卷不死印卷委实捉摸不透,又恰好江都那边变故迭出,杨虚彦才下了决心,要先出关报了大仇,而后更好放手参悟残卷。
他其实是个很能下得了狠心的人。
此前若非寻错了踪迹,撞到双九跟前,但凡能取了杨阿摩头颅告祭先父,杨虚彦也不至于瞻前顾后。
哪怕凭着半本残卷,冒着误入歧途的风险也无所畏惧。
不能将歧路也走出坦途,也不过就是一死。
偏巧却又撞到宫九跟前。
虽至今仍闹不明白“李渊”何来如此剧变,却不妨碍杨虚彦在一步步试探之后,干脆请教。
宫九也果然没有拒绝他。
补残卷原就是宫九的拿手好戏。
他自己原就是靠着半本残卷把小老头按到地上摩擦的,如今更又多了许多阅历,从渊寂双修法之后自行偏差的功法上又多得了许多感悟。
这半本残卷也确实有几分趣味。
大唐双龙传的时间线被莫莫打乱了一些,就当是渊寂二人被取代之后的蝴蝶吧
第六十七章
杨虚彦拿到不死印卷之后,足足闭关三十多天, 都没琢磨出什么头绪来。
反而弄得自己差点走火入魔了。
宫九补足残卷, 却只花了不到三天。
就是实在有点懒,不愿费心去将就原有的残篇断句补足——
毕竟不死印卷比起武学秘籍更像一部哲学总纲, 而哲学这东西从来大简若繁, 一定要用言语表达的话, 也往往横看成岭侧成峰。
宫九不愿面前自己去迁就、去复原石之轩的理念。
再说纯然的石之轩,也未必就适合杨虚彦。
是以最终所谓的补足残卷,其实只是将不死印卷的残篇作为参考, 再结合杨虚彦本身需求,以及宫九对补天阁来源的理解罢了。
也懒得啰嗦什么哲学问题, 宫九直接引导着杨虚彦的真气在体内转了九周天, 最终确定了途径:
“行了。你要是自己用的话, 第三种最合适。
要是想着往下传人, 第七种是最大路货,基本是个正常人就不会走火入魔。”
宫九实在是个精益求精的好人。
他不只帮杨虚彦补足了最合适他的不死印卷, 还弄出九种真气运行方式,
除了第一二种处于尝试阶段、不太具有现实意义之外,
杨虚彦还收获了除了最适合自己之外的六种同源功法运用方式, 补天道前景可期……
然而那适合性格舒朗者的第五种、适合忧国忧民心有大爱者的第七种……
这些功法, 真的有必要作为补天道存在吗?
补天道毕竟只是刺客。
杨虚彦约莫是要将坦诚后辈的人设刷到底了。
瞧着宫九情绪尚佳时, 他有疑问就直接问。
宫九反问他:
“在你心里, 究竟何谓补天?”
杨虚彦直接默出当日邪王石之轩收他入门时训导之语:
“补天乃补天之不足, 故可代天行事, 专事暗杀行刺之道,天下愈乱愈好,取将夺帅,视千军万马如无物……”
向晓久听得嘴角一抽,宫九则是回了杨虚彦一个相当一言难尽的表情:
“谁告诉你的,补天道只是刺客道?”
“你的史书难道都给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如此以偏概全,究竟是将游侠儿置于何地?”
“刺客最多只能算是游侠的一个分支,或者说,刺客只是部分游侠儿的一个兼职更妥当些?”
“哪怕是荆轲,这位应该能算是你们补天道先贤的,他虽是以刺秦王之名流传后世,但最初也不就只是一名刺客啊!
人家游侠天下的时候,还曾经以剑术游说卫元君呢!
只不过倒霉催的卫元君不肯用他,肯用他的燕丹却只愿用他做一刺客罢了。”
宫九看着杨虚彦,那叫一个恨铁不成钢啊:
“补天道都传成了刺客道,阴癸派沦落到只能和慈航静斋较高低,似乎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惜了你们魔门祖师一番苦心,还想着在罢黜百家之后保存各家道统,却不想传成这般模样。”
宫九转头,冲向晓久十分庆幸:
“亏得咱们小橙子武学天赋一般,没得你我传承。否则想一想万一你我费心费力传下去的,没过个几代人竟也就传成了这般的面目全非……”
想想宫九和向晓久好歹还对所谓道统传承没多大执念的,都这么受不住,何况魔门祖师那样的?
宫九说着说着,一时又有些幸灾乐祸了起来:
“这么一来,我倒是十分相信魔门祖师但凡未死,无论破碎虚空去了哪,一旦知晓后辈是如此‘争气’法,必定要挠穿次元壁……
就是不知道哪一代的幸运儿能遇着祖师爷亲自调教?”
杨虚彦作为可能的倒霉蛋,不,幸运儿,单只是想想那“幸运”至极的场面,就生生打了好几个冷战。
宫九看得越发乐呵,还是向晓久的良心稍微大上一咪咪:
“荆轲刺秦无谓对错,重点却绝对不在一个‘刺’字,而在于他自忖乃是‘士为知己者死’、‘国士待我、国士报之’。”
“知己国士的前提,也是荆轲打心底里认同刺杀秦王是有利于国、有利于天下的侠事义举。”
“荆轲的目光如何且不说他,单只是‘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慷慨决然,就能担当起补天道先贤之名。”
“太平盛世之时以市井小义行走天下,于天欲倾之国有殇之时,百战断头亦无所畏惧的游侠儿,才称得上一句‘补天’。”
“若只认得一个‘刺’字,活生生将补天道沦落成刺客道,不说能不能叫刺客版补天道传人成为魔门祖师挠穿次元壁之后的第一个青睐对象,荆轲的棺材板也是要压不住了。”
向晓久最后总结:
“虽说当一个国家沦落到要游侠儿出来为国为民的时候,也是从政者的悲哀。
但若是连‘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都做不到,还是干脆一点将补天阁改名算啦。”
宫九十分赞同:
“若我是魔门祖师,哪怕挠穿了次元壁,也不会对改名刺客道的后辈做什么的。”
杨虚彦:“……”
得到一份确实契合自己的高深功法,本该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
然而杨虚彦这会子,别说庆贺了,连呼吸都觉得费劲。
好在杨虚彦到底还是杨虚彦。
果然不愧是能在邪王手底下熬出师的家伙。
哪怕邪王石之轩给他的传承是个刺客道版的补天道呢!
杨虚彦很快振作了起来。
他认认真真道谢,对待纯嘴炮的向晓久亦如对待给了他高深功法、切实好处的宫九一般恭敬。
也许杨虚彦是看出了什么,也许只是单纯感激向晓久点拨之恩。
但不管怎么说,他这种态度确实讨了宫九一个大好儿。
所以又多得了几句话。
似箴非箴,换个人听,哪怕天才又同源如石之轩,也不过若有所思一二罢了。
可听在刚得了功法运行路线的杨虚彦耳中,却不吝于如雷贯耳。
——当然如雷贯耳。
——毕竟是配套功法的提纲总要嘛!
——还是一对七都能适用的那种。
宫九给杨虚彦的功法毕竟脱胎于不死印卷,再怎么懒得长篇大论地去将哲学思想细说成恰最适合杨虚彦的言论,纲领提要总要有那么几句的。
若是少了这几句,功法依然还是好功法,只不过杨虚彦修炼到死,哪怕再怎么给俗人尊称一声大宗师,也别想真的能破碎虚空罢了。
当然,多了这几句,也不保证就一定能破碎虚空。
毕竟宫九自己都没正经破碎虚空过呢!
好歹路没给堵死罢了。
杨虚彦长吁了一口气。
从此跑腿打杂洗衣做饭倒是做得越发尽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