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之市井生活(44)

作者:沈檀云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章致拙写完,便提前出了考场。好好休息了一天,又继续考第二场。

第二场考制、诰、表等应用文写作,以及算数五题。

章致拙随意扫了一眼算数题,小意思,随手就解开了。便扔在一边不管,反而是这应用文,有些意思。

替乾元元年的唐肃宗拟一道诰,封郭子仪为中书令。

看着平平无奇的一道题目,其实内里的道道挺多的。考生得明白前朝战乱的背景,时间节点以及郭子仪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另外最重要的是当时唐肃宗还没死,被他儿子强行封为太上皇了,这就需要考生好好揣摩思量。

需要委婉地把战乱的屎盆子扣在先皇头上,又要表达出新皇给他老人家擦屁股,又要如何将这些粉饰,屈笔,如何将坏事写成好事,可是精妙的大学问。

章致拙快要挠秃了头皮,才把这篇诰给写完,这弯里弯绕的,可太难为他这个不善与人交往的理科生了。

还有五条公文批文:举用有过官吏,卑幼私擅用财,监临势要中盐,边境申索军需,织造违禁段匹。

章致拙写完,只感觉命都去了半条,怪不得第一场考得挺简单,原来坑在第二场。

搁一日,便是最后一场,主考策问。

考问的是北方草原边境问题,这类题目章致拙好几个角度准备了几篇文章,如今再根据题意,稍稍整合修改,再加以润色,便是一篇新的策问了。

春闱三场,从初九一直考到二十,加上中间的间隔,考了整整十日。这十天都是神经紧绷,撑着一根弦,不敢松懈。如今考完了,章致拙憋着的那口气终于可以歇歇了,好好修养了几日,才拿了默出的卷子去姜府,拿给老师批阅。

作者有话要说:科举相关题目来自嘉靖四十一年的会试考卷。

请大家相信天道好轮回,善恶终有报,弘扬时代正能量!

第41章 中会元

章致拙恭敬地将卷子呈上, 便在一旁站定。

姜康璞接过,仔仔细细拿蓝墨批改。好半晌,他才满意地放下笔, 卷子上圈圈点点,可见写得不错。

“稳了。”姜康璞也不多话,吝啬地说了两个字便拿起一旁的茶盏开始喝茶。

章致拙放下心来, 既然已稳了,那便安心准备一月后的殿试吧。

这边好学生章致拙已经毫不担心了,另一边, 林毅轩这中不溜的学生还在纠结。

徐氏坐在灯光下娴静地绣着将要出世的小孩儿肚兜,选了最柔软透气的面料, 由她一针针仔细绣上平安喜乐等字样。

林毅轩在一旁静静看着书, 有些踌躇, 这回若是不中,是否要辞去侍郎家先生的差事, 好好读读书呢?可若辞了差事,家里的银钱怕是不够, 又要靠姝姐儿的嫁妆了,这可不行啊。

林毅轩不自觉地皱起眉头,那本《大学》许久也没翻动一页。

徐氏瞧见相公不安的样子, 放下手中的针线,慢慢走到他身后,轻柔地揉了揉他的额角。

林毅轩这才惊醒, 舒展了眉头,将徐氏的手拉过,抱着她坐在怀里,问道:“今日可有去外头走走?”

徐氏有些羞涩, 红了脸道:“我绕着院子走了几圈,倒觉得身子轻泛了许多。”

徐氏下意识地摸了摸肚子,五个月的身孕,小腹有些微微凸起,若穿上宽大的衣裳,一遮盖,便是平常模样。徐氏又说道:“相公不必心忧,这回你定能中的,到时咱们的孩子也出生了,一家人和和乐乐,可是快活无边。”

林毅轩顺着徐氏的话也想到了日后的美满生活,心里温暖。

窗外栽着林大娘喜爱的一树玉兰,先叶而开,擎诸灯盏,有疏有密,是最美好的春光,仿若永远顺意,浪漫不止。

******

一处普普通通的二进宅院内,章氏正在灶王间忙碌。

水汽熏人,全拢在一片白茫茫、雾蒙蒙中。婆子拿着火钳往灶眼里加了一根柴火,火焰慢慢地包裹住,温柔地舔.舐。

章氏学到了章则淮的好手艺,也做得一手好点心。这回,她准备做一些三品玉带糕。

李珏平日里读书刻苦,到了吃饭的时候也放不下手里的书,做些点心,也好垫垫肚子。

先揉了糯米粉,制成三层,在其中加一层粉、一层猪油、一层白糖,上下夹好,放在蒸笼中大火蒸熟,切开即食。若讲究些,还可在上头点萃出的胭脂,色如白雪,红似桃花,颇为可爱。

章氏将点心做好,又吩咐婆子将灶王间收拾齐全,便搁了几块糕点放在天青冰纹浅口碟上给李珏端去。

已三岁的李朔小朋友正在院子里玩耍,手里捏着朵小花,正嘟嘟囔囔地自言自语。

“朔哥儿,当心些,别摔着了。”章氏瞧见儿子正蹲在台阶上,忙开口喊道。

李朔小朋友听见自个儿的名字,圆咕隆咚的大脑袋一抬,看见了娘亲,眼睛一弯,还没等开口说话,便失了平衡,往台阶下一头栽去。

章氏哭笑不得,走上前去将小孩儿一把拉起,“可痛?”

李朔嘴唇一瘪就想哭,又瞧见章氏手里端着的点心,小眼神冲着它一瞥一瞥。

章氏好笑地看着李朔馋嘴那样儿,捏了块点心便往他嘴巴里塞。

小孩儿吃到了甜甜的点心,心情瞬间好了,也忘了自己摔了之后应该哭的事儿,圆溜溜的眼睛眯起,又自顾自玩去了。

章氏揉了揉李朔的脑袋,便继续往书房去。

李珏正闷头读书,此次两位好友双双参加了春闱,且考中的几率都不低,这给了他很大的刺激。

李家卖了泰丰楼后,便没了别的营生。李大志没法子,打算拼一把再试试,便把家里的大宅院卖了,凑了些银子,留了一些做家用,剩下的都给了大哥,当做生意的本钱。

如今李珏家住的这三进宅院还有部分银钱是章氏出的。前半辈子李珏富富贵贵,吃喝不愁,每日的爱好还是省钱。如今,一朝败落,省钱不再是爱好,而是必须的时候,这滋味,别提多难受了。

李珏还头铁地打算继续科举,这可真是条坎坷难行的路。就像现代.考公务员一样,许多未毕业的大学生,把它当作无可奈何下的选择。

“我考不上研究生,就去考公务员好了。”

“如果工作找不到,那就去考公务员。”

等等此类言论,完全是错误的。考公务员不是最后的保底选择,而是强者的游戏。

李珏要再次科举比起考公务员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选了在他能力范围中最佳、也是最难的一条路。

“吱呀。”

书房的门开启,章氏端着点心走了进来。

李珏正好写完一篇文章,见章氏进来,便顺手拿了一块点心吃。嘴巴里嚼着东西,声音有些含糊道:“琳姐儿,我打算明年下场试试,看能不能考上秀才。”

章氏问道:“孟夫子应了?”

李珏一点头道:“孟夫子说我的水平可试试考秀才了。毕竟也认认真真学了四年了,去院试感受感受也好。”

既然李珏都这么说了,章氏也就明白了。

李珏吃完了一块点心,又瞧见章氏身上的半旧衣裳是去年裁的,原先鲜亮的颜色已有些黯淡了。

李珏暗叹了口气,道:“琳姐儿,这些年你可跟着我受苦了。咱们家败落了,这日子还真是一落千丈。”

章氏也不是第一回 听见他说这话了,每次觉得她受了委屈,便说辛苦她了,嫁了他,反倒是连累。

“过日子哪有平平顺顺,一生美满的。总要栽些跟头,受些苦头,这日子才有滋味。咱们别一蹶不振便行了,重振旗鼓,将来会好的。”章氏是个很豁达的人,就是在逆境中也能不气馁,还会在春日里特意做繁复的点心,是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啊。

******

今日是放榜的日子,章致拙和林毅轩特意早早去了一家茶楼,要了一间隔间,点了几碟杂嚼,一壶毛尖,一边喝着茶,一边等着放榜。

外头人声鼎沸,这片地儿算是离放榜处最近的一处商业区。外地来的不差钱的考生包了一整家酒楼,也不自个儿独占,让外省家贫的考生也都免费来茶楼等消息。

这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攒人品吧。

章致拙支起窗户,往外头瞧去,只见对楼、隔壁酒家窗户里都探出了脑袋,个个带着方巾,看来都是读书人。矜持些的,倚靠在窗格边,慢悠悠摇着折扇,颇惬意的样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