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不错,都挺能干。”
孩子有本事,那就该表扬,沈依依将背篓放下,就开始洗手准备领着人吃饭,那头刚受了表扬的大郎几个,咧着笑开始收拾起了沈依依带回来的东西,将柴火放到柴房门口堆好,等着下午收拾利索了好放进柴房,野菜菇子,分类捡好放到一边,等着下午好清洗,动作快的,等沈依依喊吃饭,那一群小子已经将这些杂活都收拾干净了。看的沈依依笑眯眯的,只觉得这些孩子可爱的紧。
将一碗蛋羹按照人头,每人碗里放上一大勺,看着弟妹们吃的香甜,沈依依成就感就开始飘,她刚来的时候,这家里乱哄哄的,连着做饭都不知道管,一个个除了哭就是慌,这会儿呢?都能照顾爷爷了,可见孩子啊,调/教好了,那就没有不中用的。
等着吃完了饭,安排好弟妹们继续做手工,沈依依进入了沈清明的屋子,看着那炕桌上还剩下半碗的蛋羹,她又忍不住叹了口气,将那有些飘的心压了下来。这家还是穷啊,连病人吃个蛋羹都不舍得吃完。
“爷爷,你这剩着做什么?家里还有四个野鸡蛋呢,明后两日都有的吃,不用你这样俭省。”
“我一个人能有多少胃口,早上吃的鸡粥还在肚子里呢,这你端出去,一会儿几个小的肚子饿了,正好能填补填补,都正是长身子的时候,可不能亏虚了去。”
“我又不是那虐待弟妹的恶人,还能亏了他们?放心,家里的粥都稠的很,饿不着他们,我今儿还买了猪骨头来,足足五根呢,晚上继续炖骨头汤吃,剩下的明儿早上骨汤熬粥,一样补人。赶紧的吃,我已经约了大夫明儿来看诊,咱们临时抱佛脚的补一补,指不定大夫开的补药还能少几个钱。”
这话说的沈清明都笑了,指着沈依依就摇头。
“哪有你这般劝人的,行行行,爷爷吃,早点好了,我们大丫也能轻省些。”
说话间老头就坐直了身子,重新吃了起来,只看他动作便知,刚才什么胃口小都是瞎话,全是为了省点好给孩子。
“爷爷,今儿我又得了钱了,看,277个,这还是去了那骨头的价钱的,多不多?这钱就是光买米,都能买上近40斤,你啊,放宽心,咱们这有钱。”
小心的巴拉出沈清明床头的钱匣子,将铜板束成串往里头一放,和那原先的凑在一起成了好大的一堆,还有碎银子点缀,看着就喜人。三两半多了啊!除了看病买药,应该能剩下好些吧!有了这个,哪怕后头没别的出息呢,一两个月里是不用愁了。沈依依觉得有这给爷爷做底气,老头应该不至于舍不得吃了。
只是她不知道啊!对于长辈来说,对于老人来说,他看到的不是银钱,而是孩子的艰难,这些钱,比寻常大人挣的都多的钱,自家大孙女又该是怎么样的艰难才能获得的?
“你这又是干什么去了?即使陷阱再有用,想来也不是那日日都能得好的,怎么今儿又有了这么一笔?大丫啊,悠着点,山上可危险的很,不然你爷爷我当年也不至于跑到县城安家。”
“知道知道,我这不是有了好法子嘛,比旁人自然轻松些。”
知道自家爷爷是关心她,沈依依也没瞒着,直接将自己用草用钩子,直接兔子洞钓兔子的手段给说了一遍,当然这养元丹是去了的,可也正是因为这样,那是,惊得老头差点没把蛋羹给喷了出来,眼睛瞪得和铜铃一样了。
“钓出来的?”
“可不是?”
“那兔子居然能钓?”
“为啥不能?洞口就有草,还特新鲜,稍微嘴馋一下,可不就便宜了我?”
“哈哈哈,这,这果然是个好法子,哈哈,我孙女就是聪明。”
沈清明笑的眼泪都要下来了,这世上居然还有这样的打猎法,他活了几十年都没听说过,可却又不得不说自家孙女做错了。是啊,老头想,谁规定的,只有鱼能钓?虽然他也不明白为啥以前就没有这样的法子,可只要自家真的得了利,而且还不危险,他就没心思细究。只点着沈依依的脑袋,乐呵着。
连着外头偷听的几个小子,也不由的乐呵起来,带动的那不知道究竟的小孩子们跟着一起傻笑,这笑声是那么的清脆欢愉,让这前几日还有些愁云惨淡的家里就像是破开云雾一般,变得郎阔起来。
也就是这时候,东面的大门又一次被敲响了,经历过昨儿一遭的孩子猛地一愣,全都停下了动作,收敛了笑意。终究,还都是惊弓之鸟啊!
第7章 . 八卦、复诊 门外的来人从踏进小院的第……
门外的来人从踏进小院的第一步,就解锁了这屋子里所有孩子紧张的情绪,因为那是赵二婶,是近些日子来,时常过来帮忙的好邻居。俗话说患难见真情,这话那是在正确没有了,自打家里出了事儿,那真是看到了不少的人生百态、人情冷暖。有那曾有往来,如今怕染上麻烦而疏远的,也有素来交好不时探望一二的,可要说帮的最多,最让人感动的,却是这从前不算十分熟络的赵二婶和赵二叔。
许是赵二叔也算是个老病号,常常被人忽视疏远的缘故,故而多了几分同病相怜,或许是这家子本性就是个热心肠,爱做些个扶危济贫的,不管是哪一种吧,反正沈家挺见情,孩子们也对这赵二婶子多了些尊重亲热。
“哎呦都在呐,赶紧的,大丫来搭把手,看看二婶给你们带了什么。”
带了什么,这样的人家,什么都没有吃的更实在,而赵二婶显然很懂这个道理,特别是在知道沈依依攒银子给沈清明看病的情况下,更是用了好些的心,像是这会儿拿出来的,就是整整一罐子的豆腐羹,既能当菜,又能填肚子,还不显得太贵,让人不敢承受。
“豆腐羹?”
“哎哎呀,这个可好吃了。”
“二婶,二婶,让我看看。”
“二婶谢谢。”
“我去拿碗。”
都不等沈依依张嘴说点什么,那一群孩子已经忙乎了起来,探头看的,帮着盛的,依偎到二婶边上撒娇的,一看就知道,沈依依不在家的时间,这二婶子只怕没少过来,他们也没少吃二婶子家的东西。
好在沈依依也不是半点没回过礼,想想那兔子,她稍稍心安了几分,可即使这样,还是忍不住琢磨,下次得了多的东西是不是再给上一回,免得欠的太多。
当然,这会儿不是说这些生分事儿的时候,张罗着让每一个面前都有了豆腐羹,连着里头沈清明也得了一碗,沈依依正想去将那罐子清洗,好让赵二婶干净的拿回去,人才走到院子里,还没到井边呢,那赵二婶一扯沈依依的袖子,拉住了人,八卦起了昨儿的事儿。
“昨儿那一场,你知道这后头怎么解决的不?”
“怎么解决的?”
一听这样的问话,不用过脑子也知道在,这是急于分享八卦呢,不用她费心想,只要顺着应答,就能得到答案。果然事实也是如此。
“你不知道,全家三郎回来知道了这事儿,直接就给了那三媳妇一个耳巴子,哎呦,往日那般爱说嘴的人,直接就傻了,连着晚上喊了她娘家来领回去的时候,都还愣愣的呢,我瞧的真真的,当时我正好提水回来,看了个正着呢。”
“我半点都不知道啊!一点声音都没有。”
“这样丢人的事儿,他们还能闹得人尽皆知不成?我也就是赶巧正好遇上,不然我都不知道。全家也没往外说呢。”
不往外说?也是啊,这确实不是什么好事儿。不过……领回去?难道要休妻?不会吧!这贫寒人家娶亲不易,轻易可不敢这么来。更不用说那还是十两聘礼的来的人呢,这休妻岂不是将十两银子丢水里?还有那不是说,全三郎当初是一眼看上的嘛,这么轻易就肯放手了?
许是沈依依眼睛里八卦的意思太浓,弄得赵二婶子连个吊个胃口都有些不忍心,所以巴拉巴拉的没几分钟的时间,就将事儿给说了个完全。
确实不是休妻,而是让全三嫂回娘家住上半年,好让娘家重新教导。只是这半年后……是不是能回来没给个准数,听着意思是想看看她能不能改,若是不能,怕是这时间就有的拖了,甚至真的休妻也有可能。
为什么全家能舍得下十两银子?为什么全三郎能狠得下心?这就不得不说这全三嫂作死的水平了。十两银子是很多,可自打全三嫂进门,被她折腾黄的活计也不少,细算算怕是都不止十两,你说这和未来可能继续被弄丢的银子比起来,这十两又能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