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如你/一老七小全靠我(125)

作者:风雨琉璃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沈依依的盘算不能说不好,可沈清明却依然感觉心里堵得慌。这孩子,是觉得她出嫁了,自己这个爷爷就不懂的怎么添置家产了不成?家里如今每年开销是大了不少,因为三郎四郎也开始跟着读书了,做活挣钱的人愈发的少了,吃的倒是因为孩子都到了长身子的年岁,越发的多了起来。

可他又不是吃干饭的,那些个她教给弟妹们的事儿哪一样他这当爷爷的拿不起来?再不济不是还能弄点朱砂卖嘛,这也是很挣钱的,顾着孩子们吃喝总不成问题。再说了,有田地的银子在,有铺子作坊在,这些出息每年还是能存下不少的。

不过说起存钱,今年除了大丫出嫁的花销,其他的并不多,孩子读书的束脩已经全交了,那剩下的……

“大郎啊,这几日你出去的时候留心一下,看看周围有没有卖地的,若是有,再买上十亩。咱们家如今还攒下了几个钱,加上这一笔,家里银子够宽裕了,不买地平白放着也是放着,还不如买地呢。一点点的攒,等着四五年后,许是又能攒出一百亩来。”

老头心还挺大,这是怕被自己孙女比下去了?

大郎略略抬头看了看自家爷爷,嘴角一翘,应承道:

“行啊,我明儿就去问。对了,大姐早上去山上了,得了两只野鸡,刚才在门口给了我一只,咱们一会儿吃野鸡汤吧。”

不管是不是,大郎都当自己不知道,反而将沈依依的孝心给显示了一番,听得沈清明高兴的同时又有些不安起来。

“这都嫁人了,还这么往家里送,也不怕隔壁简老头生气。”

“便不是咱们家嫁出去的,就您和简爷爷的交情,他家有了鸡汤吃,能少的了您的一碗?两只野鸡呢,给您就受着呗。”

这倒也是。这时候的邻里关系十分的讲究人情,交情好的,只要不是吃不上饭的人家,那隔壁当自己家一样混饭吃都是常有的。要不然为啥以前总有人说什么吃百家饭长大的?就是这么个乡情。更不用说隔壁还是老人的情况下了,那就是一条街上的,有人家条件好,有好东西,分享上一二也不是什么少见的。

沈清明听了也不说话,只是起身往外走,想去看看那野鸡,只是等他走到厨房,却发现那野鸡已经收拾干净,在锅里炖着了。合着从一开始,大郎就是和他打声招呼啊!沈清明侧头瞪了大郎一眼。

坐在灶台后头烧火的二丫见了这一幕,微微露出几分羞涩的笑意,也不多话,将手里的柴火往边上正收拾柴火的三丫手里一塞,走到灶台边,用大铁勺舀了一勺,放到小碗里,递了过去。

“爷爷,您尝尝,和大姐以前做的味道像不像?”

这是让他尝尝?是堵他的嘴!这些孩子,跟着他们大姐学的,越发的古灵精怪了。不过这汤还真是不错,二丫手艺可以啊!想想这几年大丫做饭好像一直带着两个妹妹本以为也就粗粗能像个样子,如今能做成这样,看来是上了心了。

如今再想当初那丫头又是学刺绣,又是学做衣裳的,都成了样子,那跟在后头的这两个小的,想来也应该学了些吧。若是如此,这丧母之女婚嫁这一条,倒是没了让人指摘的地方,将来嫁人肯定能寻个不错的人家。

沈清明心里一转,神色自然越发的慈和起来,放下手里的碗,不吝赞赏的说道:

“不错,以后多带着些三丫,让她也多学点,不求你们和你大姐一样能干,只要这厨艺和女红上能拿得出手,爷爷将来也就能放心了。这世道,女娃手艺好总不会吃亏。”

“爷爷放心吧,大姐说了,以后姐夫去衙门,她会常回来教我们的,我们还想学着大姐那样,用刺绣挣点钱呢。”

果然,那孩子是个有长远盘算的,为妹妹们都打算好了,这他就更放心了。

“嗯,你们心里有数,知道学就好。”

厨房里正说着话,院子的大门再一次被推开了,二郎几个背着一捆捆的柴火走了进来,人还没照面呢,闻到香味的几个小子就嚷嚷起饿来。

“这是鸡汤味?”

“谁打猎去了?大哥?”

“不会,早上我听大哥说去处置米粮去了,许是大姐回来了。”

“大姐?大姐!”

喊着就往里冲的五郎人刚冲过来,就让沈清明一把给拽住了。

“柴火还没放下,你冲什么冲?”

可不是,那背上尖尖的的树枝差点戳到沈清明的脸上,这危险的,将边上的大郎都给吓了一跳。好在五郎到底年岁小些,人矮,哥哥们照顾又让他背的是最少,最轻省的一捆,树枝不算太长,不然这真可能闯祸。

可五郎这憨货却啥感觉都没有啊,这人都被抓着了,眼睛还滴溜溜的往里头瞅,等着一圈看下来,没看见沈依依一脸的失望。

“大姐没回来啊。”

他五岁就没了爹妈,不或者说从两岁多,就没了娘,对他来说,长姐如母那真是真真的,对沈依依的依恋不比三丫少几分。所以自打沈依依出嫁,整日里稍有动静,就觉着是大姐回来了。这会儿没见着人,哪里还顾得上别人。

“大姐就在隔壁,你呀,整日闹腾什么。”

这边大郎正说着弟弟呢,墙壁另一边就响起了沈依依的喊声:

“大郎,大郎,鸡汤炖上没有?家里蘑菇可够?刚才可是五郎在喊我?可是有事儿?”

看看,住在隔壁,你这失望个什么劲?啥动静都能听见。还白白的让大姐担心了。大郎一脸的恨铁不成钢,而五郎听到沈依依的声音则是满脸的欢喜,顾不得柴火还没卸下来,跳着脚的大声回应道:

“大姐,大姐,我采了新鲜的木耳,好多好多,你要不?我给你送点过来。”

好吧,隔壁简苍头能忍着这嫁过来的孙媳妇一日日的想着娘家,隔着墙壁就招呼娘家,这些小子的功劳也不算小,连一点木耳都想着送过去,他能不愿意?说是两家,其实和一家也没差了!

第99章 . 意外机会 许是因为常年只有自己和爷爷……

许是因为常年只有自己和爷爷两个人过日子, 孤单的都有些缺爱的简放对两家和一家没差这个情况那是乐见其成的。甚至因为这样,在对待这些小舅子小姨子的事儿上,那也是相当的尽心。知道沈家有意让大郎几个混个功名, 在衙门的时候, 只要有相关的消息就竖起耳朵留心。

这世间的事儿啊, 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像是这会儿就是如此。什么事儿呢?说来这事儿要从早上驿站的差役送来今年秋闱桂榜消息的事儿说起……

“什么?今年秋闱咱们县又一个没有?”

“是的,大人。大提学今年只点了三十个,咱们……除了四个府城那几个学院的,其他也就靠近内陆几个县有新科举人, 咱们这一边领着边境的四个县总计才一个,还是昌德县那个四十多,游学四年回来的老秀才。”

说起这个事儿啊, 就是来回报的差役们也感觉自己脸上没光,自家这繁花县按说也不必别的县城穷多少,因为出产药材皮子, 日常也算客商往来稠密。可怎么这文教的事儿上就总是垫底呢!他们省本就不是什么科举大省,在这样的底层省份里还要再垫底,这说出去,别说是江南那些人了,就是附近内陆的人都看不起哦。

“这都多少年了?自打我做了官到现在, 二十年了,一共也就出了两个吧。最近的一个还是六年前!进士更是不用说了, 这二十年都没出一个,这可怎么好,唉,这么下去, 我这举人县令,怕是做不长久哦。”

张县丞好容易借着路县令高升,自身又功绩不小,拿到了梦寐以求的七品县令的位置,满心欢喜还来不及宣泄一二,紧跟着就开始一日日的发愁。不做这位置的时候眼馋,坐上去才知道,这位置有多烫人,一桩桩一件件的,就没有省心的时候。

特别是文教这个事儿,上一任的路县令走运,刚来的第二年就有个出息的,虽然那次有省城扩大名额,取了四十个的便宜,可到底也算是这样文教荒漠一般的县城里任职最大的麻烦,这文教的短板给填上了。

可到了自己这里……三十个啊!虽然是不多,几乎属于历年最少的那种了,看了怎么就一个都没他们县的份呢。

“大人,咱们,咱们繁花县武人多,文武总不能都让咱们占着了对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