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空旷的科技馆里,一个外班男生大声问:“陈啸之呢?”
同时,分馆内,沈昼叶抬起头,看着面前的展示板,上面写着“中国航天”四个字。
她身上仍背着自己的书包,那书包挺沉的,她抬起头看那牌子上关于航天动力学的历史科普,突然想起自己父亲讲述过的、关于星空的奥妙。
……宝宝,你知道费米悖论吗?记忆中的父亲在花园里,笑着问。
那时小小的沈昼叶还懵懂,说,爸爸我知道,是为什么还没有外星人还没有找到我们的意思。
……不是,她的父亲在温暖的午后阳光中道,是在这广袤的宇宙之中,我们到底在哪里的意思。
沈昼叶静静地看着以投影模拟的星空,片刻后茫然地伸手触摸了一下——那毕竟是投影,她摸到了空气。
她伸直了手臂,抬起头,仰望科技馆漆黑空间里的投影星空。
那瞬间一种怀念的感觉油然而生,像是许多许多年前,她曾和一个年龄相仿的小男孩一起手拉着手,跑过层层深几许的胡同,去仰望过真正的星空似的——但是那像是上辈子的事情似的,在她模糊的记忆中都蒙着一层黄黄的窗纸。
甚至让人怀疑那是她年幼的梦境。
沈昼叶回过头,陈啸之正好捏着筒展馆地图,从她身后经过。
她试探着对这名少年挥了挥手。
沈昼叶呆呆地喃喃道:“……别……别走啊。”
陈啸之连面子工程都不做,走得头都不回……
沈昼叶有点难过地站在繁星的投影中,目送陈啸之的背影。她实在是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抵触自己,一时间甚至非常难过。
沈昼叶转学回国的时候,她班主任潘老师看着沈昼叶从小获得的那些奖项奖牌,友好地告诉她:像你喜欢探究万物之理一样,班长也喜欢,你们应该很聊得来。沈昼叶那时失去了最爱和自己一起讨论应用物理的人,在暑假里就开始期待这个班长了。
可是班长没来由地,十分讨厌沈昼叶。
沈昼叶低下了头,轻轻触碰那片投影出来的星空。
她想起她三四岁时她的父亲温柔地给她讲中子星和黑洞——黑洞真的存在吗?他们讨论这个问题到深夜,最后还是她妈妈发火,爸爸把小昼叶塞进了被子里,强硬地关上灯。
那时小小的沈昼叶的卧室天花板上贴着九大行星的夜光贴纸,当灯光消失时,九大行星就代为照入小昼叶的梦。
十五岁的沈昼叶站在空无一人的天文展馆中,她停了一会儿,将包背在身前,拉开了书包拉链。
太难了,沈昼叶无助地想,她短暂的、缺乏经验的人生中,十五岁困难到举步维艰。
而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她的人生出现了一丝奇迹。
沈昼叶眼眶都有些发红,颤抖着从包里抽出那本藏蓝的皮面本子,那本子崭新崭新的,是她父亲送给她的第一本实验记录本。
可是从夏天,她父亲的葬礼结束后的的某一天开始,这实验记录本上出现了一种时间魔法。
她能用这个本子,和十年后的自己沟通。
十五岁的沈昼叶一摸内页,突然意识到,里面又有了一封全新的信。
第4章
-
第一封信,是在将近两个月以前,她父亲被火化的那天出现的。
那时沈昼叶还在华盛顿,在殡仪馆哭得撕心裂肺,回到家整理父亲留下的遗物,在昏黄路灯中翻看父亲送给她的本子。
然后,她在这封新的本子里看到了,第一封信。
那封信写得非常长,有些地方模糊得看不太清楚,像是穿梭了数十年的岁月而来。信其实非常漫无目的,带着哄孩子的意思——沈昼叶一开始以为这是妈妈和自己的恶作剧,直到她看到信里提起一些只有她自己知道的小细节。
沈昼叶那时的心情太灰暗了,生活中难得有点有意思的事情,就玩票式提笔,在张纸后回了信。
——第二天,回信上的笔迹甚至信笺,全数消失得无影无踪。
沈昼叶骇了一跳。
紧接着,七月的那天晚上,妈妈躺在沙发上说“叶叶,我们回国”之后,沈昼叶哭着躲回卧室,居然就在那本子上看到了全新的、甚至墨痕未干的信笺:
「是2008年7月26日吗?」
信上这样写道:
「我记得这一天。爸爸去世后,妈妈承受不了我们家带给她的回忆,在漆黑的卧室里对我说,‘叶叶,我们回国吧’。」
是的,十五岁的沈昼叶想,是今天。它怎么会知道呢?妈妈刚刚说过。就在十二分钟前。她说我们回国吧。
十五岁的沈昼叶看着那封信,缩在卧室门口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就是这天晚上,我没记错……会出事。叶叶,你已经是个十五岁的大姑娘了,我希望你盯紧妈妈。」
沈昼叶看到了那行字,怔了下。
她头脑都有点木,理智已经开始接受这是未来的自己送来的口信,而信中的‘妈妈’就是她们共同的母亲——沈昼叶在黑暗中一个人雕塑般坐着,消化这封简短的信件——
接着,她触电般跑了出去。
那天晚上,沈昼叶救下了她的妈妈。
七月下旬的夜晚,沈昼叶一个人顽强地开车把她妈送到了最近的医院,那是她人生第一次无证驾驶。她一路上泪水流了满脸,她妈妈在后座上捂着血流不止的手腕大哭不已,从父亲火化后就封闭了自己的母亲,终于颤抖伸手,抱住了坐在主驾驶上的女儿。
到医院时母女二人身上都是血,通红通红的,分不清彼此,医生缝了几针,又觉得这女孩可怜,轻声安慰那个十五岁的女孩,说你妈妈一点事都不会有。
那天,沈昼叶坐在诊室外,没来由地想起那信的结尾:
「叶叶,人生不应有遗憾。
所以我带你走。」
落笔于畅春园春风中,二零壹捌,昼叶书。
十年的岁月塑出了一个温温暖暖的姐姐一般的自己。
十五岁的昼叶几乎是立刻就喜欢上了和未来自己的通信,她毫不保留(也没有必要保留)地将自己的烦恼写进信中,譬如回国的烦恼,譬如告别朋友的痛苦,而经历过这一切的她自己会给她建议,听她倾诉。
——每一件,都是在帮她。
-
时间转回2008年,科技馆。
一声闷雷划过天空,灰暗阴沉的天空下,十五岁的沈昼叶抱着书包,坐在了科技馆的大楼梯上。
外面雨势渐大,兼以狂风骤雨,有种将北京城冲垮的架势。
沈昼叶鬼鬼祟祟地看了看前后左右,确定没有人后才将书包里的那个厚本子拿了出来。
一定是什么重要指示!
重生小说剧本就要开始了!!马上就可以赶上下一波炒房热潮走上人生巅峰了!
沈昼叶思及至此,迅捷地翻开了本子!
她本来期待的是长篇大论致富经,可实际上本子里信笺只有两段话:
「我这里一切都好。一个多周前,我因为联合培养的缘故,终于来到了我梦想了很久的斯坦福……
(中间隔了好长一段空白)
………………别的我不知道,你离陈啸之远一点他本来就不喜欢你!!!!」
叶叶:“???”
其中陈啸之三个字张牙舞爪,力透纸背,怨念穿越千年,简直他妈的不像人写的。
“……”
十五岁的沈昼叶呆滞地看向楼梯扶手下方。
科技馆的大厅里同学们已经聚了起来,陈姓班长正代为维持纪律。
“声音小点,”楼下的陈姓班长冷淡道,“人还没来齐,总共三十四……转学来的那个美国人呢?”
众人喊道:“美国人不在!”
被班长cue到的、转学来的美国人:“……”
我明明是华侨!沈昼叶悲愤地心想,你才是美国佬,你全家都是美国佬!
他果然恨我!
-
下午五点多。
潘老师一声令下,初三四班终于散了,还了可怜的科技馆一个清静。
雨势丝毫不减,唯一的转学生——沈昼叶在科技馆外,蹲着把自己的校服裤裤腿卷了三道。
与她相熟的魏莱和徐子豪二人回家顺路,两个人已经打车走了。其他的同学坐公交的坐公交,坐地铁的坐地铁,家长来接的家长来接,此时科技馆空空荡荡,此时已经不剩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