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可以帮忙。”反正一般最忙的时候都是放些下课的时间,完全不耽误自己和小童上课。
“那好吧,实在忙不过来慢一点也没什么,就跟大家解释一下嘛。”
简父想了想,没有反对,他主要是想去房管所看一下,可能时间不是很宽裕,要是一天能看好就能少耽搁一天时间。
“好,爸爸,你别担心,我们都是大人了,我能照顾好妈妈的。”
简小童抱着简父的手撒娇,她这副模样,怎么也不能让人相信她的话,哪像是一个大人,明明还是一个孩子样。
“爸,你放心。”简昭的承诺,才让人比较信服,毕竟他一直都比较稳重。
“……”简母没说话,她觉着自己不是比简父更靠谱吗?哪到需要别人照顾她的地步,不过她知道这是家里人的心意,也没多说什么。
第二天,简小童他们照例去学校,简父出门去房管所,简家其他人都在为出摊做准备,他们的摊子没有卖早餐,这些东西都不适合早上吃,中午和下午才会出摊,特别是下午,是最忙的时候。
等到晚上大家都回家了,吃完晚饭,收拾好东西,简家的家庭会议开始,简父说了一下今天自己去看的房子,大多都不是特别好的,不符合大家商量的那种宽敞可以很多学生进门挑选东西的设定。
还有剔除那些门口朝向不好,不方便学生看到,或者采光不好的,最后留下了三处。一处虽然占地面积不算大,但是有两层,总体经营面积是不错的,价格适中;一处各个条件都不错,但是离学校没那么近,价格最便宜;还有一处,宽敞,房子这些都不错,就是价格很高。
最后讨论了一番,第二天简父还带着他们走着去看了一圈,最后还是选了最贵但是条件相对最好的,就在学校门口不远的地方,放个招牌肯定显眼,离简家摆摊的地方也近,小摊搬家也不用担心老客户找不到,门口还宽敞,摆摊完全没问题。
当天简父就去交了钱,把房子买到手,趁着放假前这最后一段时间,打扫了一下,又在简小童的提一下粉刷了一下,显得明亮干净。
家里的竹签这段时间都是简爷爷一个人做主力削,张氏和简奶奶穿串,田外公和简昭忙着打一些木架,方便放东西,简昭是哪里需要哪里跑,其实是到每个地方都被赶。
哈哈哈,因为简小童不管哪一世,都不属于心灵手巧,吃苦耐劳的人,帮忙削竹签,她能给削到受伤,穿串,能被刺破手指,帮忙组装柜子,都能给自己一锤。家里人哪舍得她受伤,所以干脆不让她干活,最多就是让她烧点热水洗一下菜,其余时候就是赶她去看书读报。
几次下来,简小童就这活动一会,那活动一会,也不多干,免得被赶,但是也多少尽了一份自己的心意。自己总不能真的在大家都在忙的时候去休息吧,虽然不能帮什么忙,就待着家人身边,陪陪他们,他们都是开心的,有简小童在旁边活泼的问东问西,聊天解闷,即使干活时间也过得很快。
回家
新的铺子还没有完全收拾布置好,简小童他们学校已经放假了,随着学校放假,简家的小吃摊生意也没做了,大家都开始买年货,准备回老家过年。
特别是简爷爷简奶奶,他们还是对简家村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而且还有几个儿子孙子都好久没见过了。以前一个村的时候,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他们最喜欢的永远是简父,现在真的离开这么久,就算最疼的儿子一直在身边,对于其他的孩子,也还是想的,还有女儿。
以前简大姑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娘家,但总觉得隔得不远,思念之情没那么重,忙起来不觉得,这一决定回去了,总觉得想的慌。
虽然小吃摊赚了不少,但是买了铺子也没剩多少了,简家现在用的都是以前的存款,看着很多东西都想买,但最终也没买多少。
当然,这是简家人眼里的没买多少,等他们回家的时候,驾着牛车接他们的简大伯可不这么觉得,这……这也太多了,爹娘和小弟在城里捡着金子了?这大包小包的,把人家供销社都给搬回家了吧。
没有理会简大伯的惊讶,一辆牛车肯定是做不了一家人的,简父又去租了一辆牛车,让他带自己回家,现在宁愿花点钱,也不愿意受罪。
等他们回村后,所有人都被他们提着抱着的东西给惊呆了,这读书这么能赚钱?怎么简家两个大学生养活一家人在城里生活不说,回家还带这么多东西。
再看他们面色红润,本来有点晕坐这么久的车,但是在牛车上风一吹,大家都没什么不舒服,张氏年纪在这,也还能坚持。
身上穿的衣服也是没有补丁,颜色还鲜艳,一看就是难买到的花色,也指定没下水几次,这简家是真的发达了呀!不愧是祖上当官,这脑子就是聪明,两个大学生就能过这么好,这是村里外姓人和剩下的知青的想法。不愧是嫡系,祖宗保佑啊,这是真的出息了,这是简家其他简姓族人的想法。
“爷爷奶奶……”
“大祖祖,小祖祖……”
“哎,回来了,这不是回来过年嘛。”
下了牛车,除了不怕颠的放到了牛车上,其他的东西都拿在手里,租的牛车到村口就返回了,除了张氏,其他人都下车走着回老宅,一路跟村里人寒暄,他们这一脉连着都是老幺,辈分在村里算大的。
简奶奶和简爷爷是最骄傲的,都说衣锦还乡,就算平时没有那么注重这些的简爷爷在回家的这天也换上了新衣服,能得族人一句夸奖,说一句孙女有本事,有文化,就算是离乡,也没那么大得伤感。
他们也没说自己在城里摆了小摊,买了铺子,就顺着他们误会得两孩子上学发的补贴,稿费这些话说。
摆摊赚钱再多,在他们村子还没完全接受投机倒把的时候都是下乘,反而是两孩子赚的几块稿费,能让别人羡慕上天,也让两位老人骄傲不已。
简小童和简昭现在也偶尔会投稿,特别是简小童,她捡起了上辈子读书时候的兴趣,开始写一些小说故事,虽然全是短篇,但也算是完成了上辈子的心愿了。
而且真的被刊登出了的,当然,这些事简小童是绝对不会瞒着家人的,她当时就很骄傲的跟家里人炫耀这些成果,家里人还买了报纸存着,这次回简家村也是带回来了的。
不过他们深谙不能一次性全部把底牌露完,这样后面就没有吹嘘的东西了,等有人到自己家做客,再装作不经意给别人看,到时候一传十十传百,肯定能引起他们主动上门询问,这时候再拿出来,那才是炫耀的最高境界,至少在两位老人眼里是这样的。
果然,后面一段时间内,简家老宅不停的有人上门,不止是那些来了解八卦,联络感情的,还有接受过简小童简昭补习的人,不管是考上还是没考上都上门来跟简小童他们聊了一会。
考上的还有些拿了礼物的,他们是真的感谢两人,多亏他们,报志愿的时候他们也是给了些建议的,不然大家完全是一头雾水,即使分数够,要是没报到合适的学校,也是上不了大学的。
这个时候跟后世不一样,没有出了成绩再报考学校的说法,都是先报考学校,这样就会导致大家报的学校都特别保守,怕上不了。
真的出去上学之后,才知道当初有多幸运,而且说出去大学生仿佛都是有出息的,完全没想到大学也分三六九等,简小童他们读的学校肯定是他们这数一数二的,学校专业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当初他们选专业也是简小童他们给的建议。
当然,这些考上大学的人也知道简昭简小童他们作品能上报是很了不起的,虽然简小童他们学校他们系里很多人都是投稿成功的,但是在别的学校,大家的作品想上报纸还是很难的,稿费并没有那么好赚。
过年的时候,简家又在村里掀起了一股热潮,就是很多去简家拜年,玩的小孩都说简家的糖果零食有多好吃,给的量也多。
虽然这些糖果都是简父找路子买的瑕疵糖果,当然不是质量有瑕疵,而是很多其它的小毛病,比如不完整,碎了,还有的有些融化之类的,但是绝对不影响食用,价格却便宜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