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怕死。
但是他又想到自己身后的土地上,有着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妻子儿女,他便又突然不怕了。
不,是不敢怕了。
他听人说了,匈奴都是一群穷凶极恶的人,他们生活的地方物资贫乏,便总想着劫掠燕朝的东西。
他还听说,匈奴国内的气候不太好,女人的存活率很低,他们便又来掠夺燕朝的女人回去,强迫她们生孩子。
许青阳偶然转头看到这一幕,心中也不由得喟叹了一声。
想当初她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不也是这么害怕,只是爷爷说了,要想当好一个将军,首先就要做一个好的士兵,所以哪怕她再害怕,再不愿意,她还是被爷爷扔到了军队里,磨练了好几年。
曾经的她怨恨过自己的爷爷,现在的她却只感谢爷爷,让她磨练出了现在这副坚韧的性子。
城门外,匈奴的一个小将骑着马出来,到城门下开始讽刺起了李木,说他是一个缩头乌龟,不敢正面交战。
李木听着底下的污言秽语,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
他又不傻,燕朝的士兵本来就没有匈奴人的身体强壮,只不过一直以来占据着地理优势以及城池易守难攻,才可以和匈奴僵持下来罢了。
他又为什么要用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斗争。
匈奴骂了一会,可能是发现李木根本不上他们的当,那个匈奴小将也只好骑着马又回去了,然后过了不久。
城外一声号角响起,匈奴的大军便如潮水一般想着城墙下攻击了过来。
步兵在前,骑兵在后。
云梯,投石器,撞木。
匈奴的士兵淋着上方护城墙上射下来的箭雨,一直冲到了护城墙下方来。
云梯落到了容城的城墙上,数不清的匈奴士兵顺着云梯一直往城墙上爬。
城门口,也有一队匈奴士兵抱着撞木开始攻击起了容城城门。
眼看着匈奴就要冲到城墙上来,李木的脸色终于变了变。
他转头询问似的看向了许青阳,许青阳点了点头然后对程潇耳语了几句。
程潇领命而去,然后便有一队早已准备多时的士兵从城墙内跑了上来。
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抱着一个奇形怪状的东西。
许青阳上前,拨开了那些早已经在抵抗中变得精疲力尽的士兵,然后让那些拿着火器的士兵占据了城墙边上的位置。
她低眼看了一下城墙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匈奴士兵,下达了自己的命令。
“攻击!”
“砰砰砰?”
接连的巨响从城墙上传了出来。
一时之间,不管是城墙之上的燕朝士兵,还是城墙下的匈奴士兵。
都被这巨响吸引了目光,然后在众人惊骇的视线里,城墙上原本那些已经要爬上去的一些匈奴士兵,就那样哀嚎着从云梯上掉了下去。
古代的城墙都很是高耸的,就这么掉下去,那些士兵就算是不摔死,那也是个摔断手脚的下场。
燕朝士兵的压力一下子轻了下来。
接下来,许青阳带着火器兵守在一旁,只要那些匈奴又爬上来的兆头,她便带人直接用火器把人打下去。
第111章 千秋万代11
这场战斗终于还是以容城士兵的胜利而结束了,许青阳带领的火器营也是通过这场战斗给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容城士兵大败匈奴的消息却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到了京城之中。
金銮殿上,穿着威严龙袍却仍然掩盖不住衰老气息的皇帝扫视了下方的朝臣一眼。
他有些意义不明的问道:“众位爱卿怎么看这件事。”
底下众臣一阵讨论,然后余相便站了出来。
“微臣方才听陛下说李木将军之所以可以战胜匈奴,是因为他用了火器,可是我们都知道火器虽然可以攻击敌人,但是也有一半的几率会伤害到自己,微臣斗胆问一句陛下,李木将军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皇帝脸上的表情松动了一下,显然对方说到了他的心上。
“据说李木他们手里这个火器并没有这种危害。”
余相面上露出了几分惊讶之色,仿佛对这个消息感到很吃惊。
尽管他本人实际上在容城大军大败匈奴后的第三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余相低头像是思考了一会,然后对着皇帝提议道:“若真是如此,要是我们燕朝的士兵都可以配备上这个东西,匈奴又有何惧?夷族又算什么?臣恭喜陛下,只要有了这个东西,陛下一统天下的愿望指日可待呀!”
余相脸上堆满了狂热的表情,仿佛话语里的一切都已经发生了似的。
朝堂上的大部分人也跟着呼喊了起来。
“臣恭喜陛下,陛下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铁杆的余相党,这会自然是余相做什么他们就要跟着做什么。
许文成站在下方听到这些话,心里却只觉得荒唐。
这些人为什么不先想一想李木那火器究竟是从什么地方来的?难道就真的是他自己做出来的吗?那他为什么之前没有拿出来,如果真是他自己做的,那他又为什么不给军队里的所有人都配备上?
那样的话,这一次容城的军人是不是不用死那么多了。
不像是其他人只注意到这一次李木他们胜利了。
亲自领兵打仗过的许文成第一时间注意到的是容城六万士兵在这一次的交战中没了两万人。
这些人可都是他们燕朝的儿郎呀!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如果真的是李木知道了改良火器的方法却没有上报朝廷,那么他心里又是个什么想法。
许文成不敢深想,因为他再想的话就不得不怀疑李木是不是要造反了。
最终,在朝臣的意见之下,皇帝派了八百里加急圣旨到了容城。
李木率领着一些有官职在身的将士出来接旨。
朝廷派来宣旨的人吊着一双眼,格外的颐气指使。
那人宣完旨,把圣旨递到了李木手里,意有所指道:“李将军,皇上的意思你能明白吧。希望将军能以江山社稷为重,尽早呀,把这方法交给皇上。”
李木只是微微抬头,就可以看到自己面前这人洋洋得意的眼神。
当今圣上重文轻武,在朝堂上,就算是同样品阶的官职,他们这些武官都是要比文官矮半级的,这便也怪不得明明他打了一个胜仗,解决了匈奴带来的危机。
但是眼前这人还是那样一副看不起人的态度了。
估计在对方心里,自己就是一介武夫吧,要不是因为好命的知道了改良火器的方法,估计根本就入不了皇帝的眼。
李木清楚的看到了面前这人眼里隐藏的极深的嫉妒。
他复抬了抬头,然后便听到自己的声音。
“圣上的关心,微臣铭感于心。但是还是烦请刘侍郎替我告诉陛下,这火器制造之法李木是真的不知道。我军营里那些火器也是我从外人手里买到的,只是那人是自己主动找到我的,之前和匈奴的交战胜利之后,我便已经派人去找那个商人了,只是对方已经不知道去哪里了。”
通过对面那人震惊的眼神,李木仿佛从对方的瞳孔里面看到了一脸纯良的自己,真可笑,原来他这个众人口中的老实人也是会说谎的啊。
李木低下了头,掩饰住了自己眼里的讽刺。
他默不作声的听着对面那人对自己的指责,心中却是想起了昨天晚上阳青和自己谈话的内容。
可怜他一个过了三十几年的大男人,竟然还不如一个十来岁的小娃娃看的透彻。
阳青说得对,燕朝国力本来比其它国家就要弱,要是改良火器的办法被朝廷知道了,那些文官第一时间想的一定不是怎样用这些武器去保卫燕朝,而是怎样利用这些武器去得到更多的土地,就像是匈奴现在对燕朝做的这样。
传旨的刘侍郎最终还是气急败坏的走了,李木拿着圣旨回了军营。
许青阳虽然早就通过神识看了一场现场转播,但是现在她还是装出了一副焦急的模样。
“将军,怎么样,你没有把那方法告诉他们吧。”
李木赞叹的看了许青阳一眼,拍了拍她的肩膀,“放心吧,我虽然不是什么聪明的人,但是他们那些文官想什么我还是看的出来的。”
如果把火器交给了朝廷,到时候皇帝肯定会想着通过这个东西开拓土地,那到时候这个开拓土地的人选除了他们这些当兵的,还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