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晨宽慰他道:“赵大哥门路广,认识的人的多,他原就是从京城回来的,识得霍家人一点也不稀奇。况且,这件事关系到霍骞提到的那位贵人,既是不愉快的事,自然不好与咱们提及。哥哥莫要多思多想,雪宁跟郭家小子的婚事已是板上钉钉,改不了的,郭家与赵家乃是一体,婚配郭家,便如婚配赵家,您放心,您的事,找机会我会跟赵大哥细说的,他但凡能帮得上,必然不会推脱。您放心好了。”
陆旻喃喃道:“闺女我都舍出来了,还有什么能反悔的余地?”
陆晨拍拍哥哥的肩膀,与他齐步踱进了厅中。
这样的日子,陆家男人们都上门了,女眷更是要亲自参与安安的及笈礼。陆二夫人心里难免有些不舒服,前两回的不愉快让她对赵家格外抵触,奈何自家丈夫三令五申命她要和当地的大户搞好关系,她没法子,再怎么不痛快,也得拖着儿女来给人捧场。
说到底还是这世道太差,当官的人竟要瞧个生意人脸色,这是什么道理?
柔儿不知道陆二夫人存了一肚子的委屈,她热情地招呼着众人。
礼毕,长辈们在屋中摸牌说话,安安带着小辈姑娘们去了自己的院子。
今年生辰她收到了许多礼物,最名贵的是自家父亲送的一幅当世大儒亲笔画的雪雾图。今儿参宴的姑娘们都是读书人字的大家闺秀,听说有大师的丹青可供观赏,自然高兴地都跟着来看。
陆雪宁挽着郭怡的手,不大情愿近前。她站在窗边瞧着外头盛放的玉兰花,心里沉沉的想着自己的事。
自从上回宴后,她和郭忻就闹了别扭。
郭忻不承认自己喜欢过赵安安。可她左思右想,直觉自己定是被他骗了。
他的生活中,许多处都有赵平安的影子。
如果一开始她对郭忻是百般思量过后的心悦,此刻那份喜欢里就多掺杂了一种叫做不甘的情绪。
她想过这辈子再也不要理会赵平安和郭忻,可她不能。她身为高官之女,却要强迫自己来给个商贾之女凑趣。
郭怡劝她道:“雪宁,你来都来了,进去跟安安说句话吧,刚才她请你吃茶,还问你要不要一块儿来瞧画,我看她态度是挺好的,她没介意那天你错怪她的事,要不趁着今日大家都开心,把误会解开吧,我知道你不是故意冤枉她的。”
陆雪宁正要说话,忽见前头庭院里走来一个熟悉的人影。
黑衣长剑,速度很快,只一闪,便消失在墙垣之外。
那一瞬,陆雪宁以为自己眼花看错了。
那是她爹的影卫,如果不是她遇到极危险的事是不会贸然出来的。
可若不是他……那份清冷的气质,颀长隽秀的影子,不是他是谁?陆雪宁对他印象很深,初次见面,她甚至被他过分俊美的侧脸而惊住了。直到他转过头来,让她发现了他左脸上的那条深长的疤痕,——她被吓得尖叫起来,同时也极为深刻地把他记在了心里。
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赵平安的院子里?
影卫岂是能随意现身的,莫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第141章
前堂热闹非凡, 觥筹交错间,福盈垂首走进来,在赵晋身侧耳语了几句。
赵晋笑容不变, 只眼底的笑意凝了凝, 将手中杯盏捏的稍紧, 低声吩咐,“先将人拿住,别惊动了宾客们。”
福盈点头称“是”, 快步退了出去。
这一小插曲十分平常,没引起太多人注意,倒是霍骞朝赵晋方向瞥了眼, 赵晋抬起头来,目光与他对上, 后者牵唇笑笑,举杯向“赵世叔”致意。
赵晋浅啜了一口杯中酒, 心里有些烦闷。
片刻,福盈又走了进来,跟赵晋禀了句什么。
霍骞注意到赵晋的眉头凝起,连嘴角也噙了怒意。是发生了很大的事了么?什么事能让这位城府颇深的老狐狸当众撂了脸子……
赵晋站起身来,含笑与众人道声“失陪”,他从厅中退出来,薄唇紧抿满面寒霜,“人在何处?”
福盈道:“暂押在祠堂。”
赵晋不言语了, 快步朝祠堂方向走。
与此同时, 霍骞朝外头侍立的仆从招招手, 等人来到近前, 低声吩咐道:“跟着赵晋, 去瞧瞧发生了什么事,小心些,别被发现。”
仆从颔首应下,飞快退了下去。
傍晚,宾客已散,柔儿和金凤在点算今日的礼单,指挥人收拾宴厅的残局。彦哥儿和澈哥儿在各自的房里做功课。安安的院子里静下来,她今天很累,端持着千金小姐的身份,不能弯腰驼背姿态不美,不能扬声大笑更不能行止失礼,卸去沉重的钗环,她才又变成了她自己。
对镜把脸上的妆都擦掉,披散了头发,把繁复的衣裙扯去,她对镜打量自己发育饱满的身段,其实她并不满意自己这幅模样,生的太俏丽艳媚了,平时要很注意才能不让自己这张脸这幅身材显得太招眼。要费很多功夫才能把自己好好装在这幅刻意打扮乖巧眉眼低垂的面具里,一不小心,那些让人浮想联翩的媚意就会从眼角眉梢、从指尖耳际流泻出来。
她其实更希望自己能英气些,更中性一点儿。她幻想过那些仗剑走天涯,牵马绕河山的美妙日子,幻想过自己这一生自由自在不必嫁人不必受世俗礼教束缚的模样。
终只能是幻想。
她不会去做任何有可能会让爹娘为她担心的事,也不会做任何可能会让家中蒙羞、让两个弟弟被人非议的事。她自己如何被人评说都没关系,她唯一的底线就是她的家人。为了他们,她做什么都可以。
侍婢抬着水桶走进来,净房水汽蒸腾,浴桶里已经注满热水,侍婢含笑来招呼她去沐浴。
安安走进净房,隔帘把中衣褪下,侍婢含笑打趣她:“我们姑娘越来越有大人样儿了。”
安安知道她指的是什么,她不喜欢听人家这样评说她的身材,但她表面并没表现出任何不悦的样子,抬抬手,对那侍婢道:“水儿姐姐,替我寻娘亲新做的那套鹅黄小衣来吧。”
净房清净下来,安安闭目沉到水底。
水雾一重一重氤氲着屋内的空气,镜面上留下朦胧的一层浅霜。
侍婢尚未走到柜前就惊呼了一声。
“这是谁赠的贺礼,怎么没记在礼单中?”
安安下意识地一顿,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突然有些紧张起来。
侍婢水儿在与旁的侍婢交谈,“是姐姐把寿礼捧进来的吗?我怎么没瞧见哪家姑娘送了这样的东西?”
另一把声音道:“不是我,今儿姑娘们送的都抬进库房去了,这是哪儿来的?也不用红绸裹着,随随便便一只木头盒子,哪家姑娘会这般随意?要不打开看看?”
“慢着。”
不知何时,安安从净房走了出来。
她身上裹着条厚而长的巾布,肩头披着适才穿过的衣裳,“放下,你们先出去吧。”
她揉了揉额角,解释道:“我有点不舒服,想睡会儿。”
水儿欲言又止,另一个侍婢年长些,暗中给水儿打了个眼色,两人屈膝行礼,然后退了出去。
安安走到窗边,目视案上的东西。
是个长方形的木头盒子,单看外观大小,也许里头是一柄如意,或是美人锤等物件。
但盒子外观十分质朴,里头必然不是什么华丽的宝物。她抚了抚那木质盒子,推开铜卡把盒子打开。
里面的东西一寸寸显露出来。
是一柄短剑。
没有镶宝石,剑鞘和握柄也不是金或银,就是一把很普通,很不起眼的铁剑。抽开剑鞘,寒光刺眼。——它很锋利,也许除了铁,里面还掺杂了什么其他的金属物质,可单从外观瞧不出。握在她手里,刚刚适合她的掌心大小和挥剑力度。
这是一柄专门为她打造的独一无二的剑。
她心中浮现出一个模糊的影子,一个几乎想不起的人。
她再向盒中看去,下角还斜躺着一只朴素的鎏银钗子,与短剑一样,是最普通不起眼的款式。
仅有一点儿微弱的金属光泽,走势平滑,被打磨得很仔细,但手工算不上好,钗头的花瓣不够精巧,几乎分辨不出上头是栀子还是木兰。
及笈礼上送头钗,是最不会出错的选择,却也是最没有惊喜的。她有很多首饰,爹娘疼她,家里又富裕,什么样的精巧钗环她没有?若这东西是那些姑娘们送的,她几乎可以认为对方是有意在折辱她。可这根钗与一柄短剑放在一块儿,这意义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