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宰相听到这话默默不做声,李初正是求之不得,立刻招呼人,搬起所有的文章到偏殿去,武媚娘……
宣太后:“我分明看出来,武皇是想看群主着急捉头的。”
吕太后:“这么点文章,比起上回来可以说冰山一角,要是不用写评语,群主都不用半个时辰能够搞定。至于要着急?”
可不是吗,能够参加殿试的人,正可谓大浪淘沙,人和之前比太少了,所以要改的文章自然也比以前少了许多。
一个半时辰之后,李初带着写好评语的文章回来。妥妥当当的交到武媚娘的手里。
虽然之前就知道李初有这个本事,可是亲眼看到武媚娘还是为之震惊。
第一时间还是得查看李初写的评语,究竟公不公正。要是能挑出李初的错啦,往后让李初再也不能用这样的办法改卷最好不过。
可是李初能不知道武媚娘最近很想挑她的刺?怎么可能会给武媚娘这个机会,所有的评语都是公平公正的。
从文章的角度,文采,用词或者是是否符合题意全部都写的很公正。
到最后武媚娘翻来覆去的看,就是找不出半点的错来,只能朝李初道:“辛苦。”
“陛下可有赏?”李初一个人把几个人的分量做完,武媚娘是不是应该给点赏赐?夸一声辛苦什么的,不如来点实际的。
武媚娘就是意思意思说一句,没想到李初本来就不是寻常人。就算是亲娘李初也敢直接了当的讨要奖励。
其他宰相都想当做没听见这母女二人的交谈。谁还看不出来这母女别苗头呢,掺和她们之间的事,简直就是找死。
然而有这些朝臣在,就算武媚娘是不想给李初上的,也不得不顺着李初问道:“要什么赏?”
“黄金白银,什么都行。”李初的要求确实不高,仅仅只是要点黄金白银。
不提黄金白银还好,提起黄金白银武媚娘一眼扫过,“你是缺钱的人?”
“我不是,但是我不介意钱更多。”李初很老实的回答,她确实不差钱,但是也绝对不嫌钱多,再者她又不是为自己讨的。
“陛下赏不赏?”说那么多没用,她缺不缺那是她的事,武媚娘赏不赏就是武媚娘的事。
李初要的又不是什么大赏的,仅仅是黄金白银,武媚娘能说一个不字?
“来人,赐安定公主白银一百两,黄金十两。”虽然必须得赐,但是武媚娘也不大方。
“谢陛下。”李初很高兴终于把黄金和白银拿到手。转头李初就把这些银子赏给帮她辛辛苦苦读文章的人。
李初可不厚此薄彼,上回帮李初念文章的人,李初特意让此心把黄金和白银送出去寻到人,赏到人的手里。
等武媚娘知道的时候,已经盛传李初纵是小恩亦报,就连几个给她读文章的人都得到赏赐,公主好,真是好!
所以武媚娘要是再不知道李初用她做筏子那就是蠢,可是李初此法用得光明正大,难道武媚娘能去责怪李初把她的赏赐给别人?
别逗了,要是武媚娘真敢去,怕是要被人笑死。
但是也让武媚娘意识到李初是一个极擅长笼络人心的人,所以也怪不得李初敢动心思,有能力为什么就不敢?
如同武媚娘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她就不觉得自己哪里做的不对,自然不会认为李初做的有什么不对。
“陛下,所有的考生都交卷了。”连着考了三天终于是考完了,殿试和别的考试不同的是,殿试考完立刻改卷,而且马上公布成绩。
“让他们稍作休息,可以四下转转,看看明堂。半个时辰之后再回来,会立刻公布成绩。”半个时辰足够他们改卷,武媚娘打发人都玩去。最后的关头,很快就要分出胜负。
说完这话,武媚娘第一眼看过李初,李初自觉走过去。
武媚娘指了一旁的考卷,“带人把所有的卷批阅完毕。”
身为左相这种事情就得李初带头,李初应下一声是,请人都一道来,到旁边去,看到好的文章不二话的给武媚娘送过去,武媚娘绝对是一个爱才的人,对于有才有能有德的人,武媚娘从来十分敬重。
取士取才,文章可窥一人风骨,可知一人志向,可明一人之胸襟,为朝中栋梁,虽然是要一步步的起来,可是年轻人意气风发,最是自傲的时候,若是没有一点肆意张扬,又怎么让人看到希望?
到了最后宰相们为了取士,各持观点吵成一团,武媚娘和李初淡定无比的看他们吵,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理由,不能说是不好,武媚娘何尝不是有着自己的想法,所以在这个时候武媚娘轻咳一声,这下宰相们都安静了。
“陛下。”回过神来的人,想到自己在皇帝面前争得面红耳赤,全然没有宰相的风度。脸上讪讪,很是不好意思。
“你怎么说?”武媚娘看他们都反应过来,自己争的太过,全然忘记,真正做主的人是皇帝陛下。
“锋芒毕露的人就得压一压,我想像这样的人,不管在哪里都会发光发亮,倒是这沉着稳定的,还是希望他能有点激情,毕竟想法多才能走出新的道路,一成不变,最后连朝廷都会变成死水。”就算没有点名唤姓,李初也知道武媚娘问的是自己,想听李初的想法,李初直言不讳。
武媚娘道:“名单。”
在这些宰相吵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李初在纸上写了好些字。武媚娘确定,那就是这一次取士的名单。
李初递上去,代承走下来接过,武媚娘看了一眼,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就按这份名单公布。”
武媚娘的想法李初一目了然,当然,李初也从这些文章中明了每一个学子的长处和短处,所以,李初定下名次都是根据实际来的。
其他宰相都没有看到李初写的这份名单,但是武媚娘说要发出去,也就是说没有制止的可能,心里那叫一个好奇,不过都不敢拦着。
与上次一样,这一次殿试的文章,李初再一次刊登到百姓日报上,自然引得大周的哗然。
这一次有所不同的是不仅有李初的点评,还有各位宰相以及皇帝陛下对这些文章的态度。就连为什么将那人定位在哪一个位置都写的很清楚。
那些想要挑刺的人,在看到百姓日报上面的文章和点评之后,都哑口无言了。
谁也不敢说这么多人的点评有问题,或者是有失公允。
文章都已经公布出来,好不好各有各的看法。
但是至此,女子参加科举出仕一事,再也没有人敢拿男|女之别来表示反对。
那么现在就得想想怎么安排这些人当官,男人的问题不大,主要就是女人的问题。
针对这件事,武媚娘专门寻李初过去商量。如果把这些女人和男人一样放到地方去,究竟能不能镇的住?
如果镇不住,或者是有人肆意伤害,这些女子不一定有反抗的能力。
男人想要对付女人,有的是千种万种的办法,想要摧毁一个女人,也有的是办法。而且直接了当。
“这有何难?派兵护送就是。我手里有一些女兵,正好可以派上用场。”有些事或者一开始李初不是为了如今的情况而准备,但不得不说,却可以应对到现在的情况。
武媚娘听到李初说出女兵两个字,满目都是差异。
“陛下,不必误会,这原本是为我还有末儿准备的。现在看来我们还没有用上,这些女官先要用上。”保证这些女官不会受到男人的摧毁。等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来也就不需要这样的准备。
“就算派兵去,也不一定可以保护她们。”李初这个办法不是不行,只是不一定能够达到原本的目的。
“那就要看他们的本事。女子想要当官,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们以为通过了科举考试,得到朝廷的任命,就认为自己成功了,那就活该她们最后被男人毁了。通过科举考试仅仅只是开始并不代表成功,如果她们不能在官场站稳脚步,斗不过这些男人,你我再怎么费尽心思扶持她们也是没有用的。”
李初说的冷酷,但这也是一个事实。就算再怎么想帮这些女官,能帮的也仅仅是表面的,实际的还得靠她们自己去闯。
“好。”显然武媚娘也看得分明,知道这个世上不管有多少人立起来,如果自己本身不能立起来,终究都会被人踩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