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番外(477)

作者:意元宝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语气中的不容置疑,谁敢吱声?

武媚娘发现没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立刻站起来离开。同时也在想,若是李初听到这份诏书会是何心情?

*

“哈哈哈……”李初的心情,自然是愉悦的,这份诏书不仅仅是让她可以名正言顺的出仕,更是让她成为手握大权的宰相,所以,她可以在暗中准备得更多。

吕太后:“群主不要只顾着高兴,你该明白武皇可不是省油的灯,这一回把你推到明面上,那是要你去朝局厮杀,如果你稍有不慎,你会被那些人生吞活剥的。”

萧太后:“虽然有危险,可是也是最好的机会,我们多帮群主看着点,相信能够让群主站稳脚跟。况且群主没有正式参政,只是在暗地做事就能令武皇心生惧意,现在,给群主机会,看吧,下一任皇帝的位子必然会是她的。”

看看李初给武媚娘出的主意,出一个女皇帝从根本上解决不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阶级问题,不能否认现在这个时代的女人地位算是相对的高,但这份高并不够,至少在她们这些太后看来都不够,就她们自己经历过的事,她们难道没有提拔过女人封候?

有的,可是随着她们一死,没有女人居于高位掌权,女人受到男人的打击更大,压制也会更多。

可是,想要从根本改变男人和女人的社会地位,其实并不容易,至少在李初活过的二十一世纪里,多少的女人为男人所歧视,他们依然认为女人只可以作为他们的附属品,而不是一个平等的人。

然而如果不给女人机会在各行各业,尤其是官场中占据一定的位置,那么女人永远不可能和男人平等的说话。

李初想出这样一个办法,就是要让天下的女人一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将来大家的地位提高上去,得利的可是天下女人。

武媚娘这一登基为帝,不知让多少的女人看到希望,有多少的女人觉醒,原来一个女人也可以当皇帝,也能当成皇帝,那么也就是说,将来她们也同样可以为官,当一辈子的官?

只想到这个可能,多少人会心动,多少人会为这个目标而前行,多少人会站出来,李初可以想像。

当然,接下来李初得加一把火。

“慈心。”李初唤一声,慈心听到李初爽朗的笑声,不难看出李初的欢喜,此时一唤,慈心没有犹豫地站出来,立在李初的面前,“公主。”

随着武媚娘登基,李初再一次变回公主,武媚娘让李旦改命武轮,但却不敢提出让李初也改姓改名,李家,李初从来都是李家的人,想让她改名改姓,武媚娘得想想后果。

现在的情况武媚娘没有时间和李初闹,所以,自然是不想让自己再节外生枝的,况且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女人,就算李初这样背地里握着大权的公主,也总是会令人轻视,毕竟她不能传承江山,更没有肩负重任,谁管她改不改姓。

“去把她们召来,然后开一个擂台,诚邀天下有才之人以才论高下。”看热闹不嫌事大,或是想让更多的人可以站出来,李初确实得让天下人都看到女人的文才。

李初的手里确实有那样文才出众,胸襟宽广,目光长远的女子,所以,就得把这些人亮出来,就得让她们打击打击天下的男人,让他们知道女人的厉害,想说女子不如男,比试过才知道。

“是。”有些事,李初和武媚娘提出来,自然也要安排妥当,她办事一向靠谱,否则的话,又怎么会有今天的地位。

很快,神都洛阳摆起一个擂台来,上面写着一句诗,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以文会友,诚邀天下有才有能者一较高下。

借用毛大大的诗,虽然对不起毛大大,但这句诗用来既显得大气胸怀,文采自成,所以怎么能不用?

不亮点本事出来,怎么把人引上去,怎么让他们去和擂台上的女眷比划?

可是第一天,没有一个人上去,慈心回禀的时候有些心急,她这些年跟着李初,从来没有因为这些小事心急过,但慈心比方便都清楚,这不是一件小事,这件事关系重大,李初将来能不能把局面打开,就要看这件事能不能做好。

“不用急,没有人上,我们自己派几个人上就好,这种事情,有一就有二。”找几个托儿是什么难事?只要局开得好,接下来,一切都好说。

慈心一僵,显然没有想到还可以弄个假的,把人都吸引上去,自然,慈心这就安排人去办。

李初就算明面上公主府是没有属官,可是背地里她手里的人才并不少,并有那样大气的人,以才论之,谁有才,谁无才,一比就知道。

女人怎么了,如今的陛下都是女人,他们心里直犯嘀咕,再是不敢小看女人的。

所以,有了第一个人出面,比起作诗,比起写文章来,自然有高有低,本来一群观望的人,突然意识到这敢摆擂台的人确实有些本事,不像是闹着玩的,岂有不出来的道理。

一个又一个的人出面,以才论之,自然也有越来越多的女子站出来,毕竟像洛阳这样的地方,汇集天下的人才,不仅是男人,还有女人,她们以前的时候没有机会表现,现在有了机会,哪一个都不可能放过。

而且随着这样明显代表男人和女人两极的比试,最后竟然引得各地的有才之人纷纷汇集长安,着实是李初不仅开了擂台,更将两方所有讨论的内容,诗词也好,文章也罢,全都印刷成册,刊登纷发天下。

多少人看着上面文采出众的诗词动心,又有多少人迫不及待的想和来此一展自己的抱负,显露自己的才能,因此,最后的这一个擂台比下来,连武媚娘都惊动了。

当然这是后话,如今李初让人搭了擂台,她自己最重要得做的事可不是在擂台上,而是第一次的早朝,以大周左相的身份参加早朝。

“公主殿下。”不得不说,虽然一开始看到李初确实让很多人的脸都一僵,可是他们又很快的恢复过来,礼不可废,这样一位公主,不仅有权有能,她要是上朝,其实对很多人都是好事。

武家,武敏之被封为魏王,武承嗣和武三思一个被封韩王,一个被封为梁王,一个两个的,都已经是王侯,而且完全就是随着武媚娘称帝,水涨船高,人也更是嚣张。

武敏之还好,武承嗣和武三思那尾巴都要翘起来了。偏偏,得意洋洋走进来的两个人,在看到李初的时候,一下子僵住。

就连挂在他们嘴角边的笑意也一下子收敛起来,而且严正以待的朝李初作揖,“公主。”

李初一眼撇过他们两个意味深长道:“两位新晋的王爷,我还没有去你们府上,当面向你们道一声恭喜,现在说也不算晚,是吧?”

别听着李初波澜不惊的语气,他们就以为李初不想和他们为敌。

这么多年来,这两个人吃的最多亏都是李初给的,所以面对李初他们不由自主的提起十二分的小心。

“公主客气啦。不管公主什么时候恭喜我们都不算晚。”看到李初,武承嗣和武三思都直不起腰来,他们害怕是真的害怕,尤其拿不准李初突然会做出什么事,让他们又得一把回到解放前。

已经两次去过流放的地方,这两个人已经不想再吃任何的苦头,现在是武媚娘当皇帝,这里再不是大唐的天下,而是大周的天下。其实他们也不应该再这样畏李初如虎是不是?

想给自己打一个气,可是李初一眼撇过,“今时不同往日啦,从前我是大唐的公主,如今这是大周的天下,你们是大周的王爷。说起来爵位与我相同,或者更该说你们在我之上。所以其实你们完全可以考虑把从前我家在你们身上的一切全都还回来给我。”

在武承嗣和武三思壮气想要和李初硬气一回的时候,李初已经将他们所有的想法道破。

吓得武承嗣和武三思心惊胆战,武三思急忙解释,“公主误会,臣等绝无此意。”

就算真的有这种念头,也绝对不可敢在李初的面前承认,可是李初已经完全明白他们两个的想法。

纵然他们不承认,李初也只是轻轻地瞄了他们一眼,“其实我很期待你们出手的。所谓分个高低,总得你们动手,我还手才能让皇帝陛下看个一清二楚。没有你们的无能怎么衬托出我的才能。”

上一篇:清穿成康熙表妹下一篇:永明女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