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番外(394)

作者:意元宝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可是李贤都要为自己犯下的错付出代价,武承嗣和武三思凭什么例外,就因为武媚娘偏袒?

偏袒自己的侄子,却不肯放过自己的儿子,说来说去不过都是因为利益。哪怕大家心知肚明,总是不能说出来的,至少在武媚娘的面前,就没有人敢说出来。

现在李初可不管,武媚娘敢做的事,李初就敢说了,李贤的事李初心中是难过的,也正是因为难过,所以有些事,不容武媚娘避之不谈。

眼前的武承嗣和武三思,他们不该再留下了,留下来太久,接下来武媚娘会让他们出仕的,武家势力太大,李治都想出手,李初怎么可能不帮着他一些,武敏之要管,眼前的这两个人,也要让他们回到他们该回的地方去。

武媚娘听明白李初提出她对待李贤和武承嗣及武三思的不同,也是提醒武媚娘偏袒也莫要做到明面上来,会让很多人看出来,也会让很多的人不高兴。

“我知道了。”武媚娘明了,李贤的事她做是那么狠,一意要废了李贤的太子之位,那么到她侄子的身上,就应该同样的对待,否则现在只是李初一个人开口罢了,接下来,有了御史出面提起武承嗣和武三思之事,所有人都会想起来了,到时候……

权衡利弊,武媚娘会第一时间做出利于自己的事,并不会让自己处于风口浪尖上,让自己不得安宁。

“你们两个收拾一下,明天立刻赶回流放之地,听好了,你们自己回去,你们可以带你们想带的一切,如果你们敢不走,让我派人去押你们,那么你们只能穿手而去。”武媚娘看出武承嗣和武三思的不愿意,但是由不得他们了,谁让他们自己犯下大错,如果不是因为他们自己言行不当,那么蠢,就不会有诸多的事来,所以这件事,武媚娘再想把他们留下来,终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如果不是因为李治说过永不可赦的话,这么多年了,武媚娘会不给他们谋个官吗?

有些话说了出去,那么天下人都会记在心上的,一时不提那是因为时候不到,不代表所有人都忘记,看看现在参武承嗣和武三思的事,就是最好的证明。

武媚娘要得民心,为此苦心经营,她是不会为了两个蠢侄子让自己置于天下非议的地步的,虽然现在的她早就是众矢之的,所以武媚娘更要小心。

“母亲英明。”听到武媚娘做下决定,李初连忙的一通奉承,想告诉武媚娘做下的这个决定好啊,太好了!

武媚娘一眼扫过她,也是拿李初莫可奈何,李初提醒的对,武媚娘总不能因为私心而让天下人认为她没有了公心。

对待自己的儿子武媚娘都能狠得下心来,对待侄子她却狠不下来,这是想让天下人都知道,她要废太子都是为了自己,那么所谓的太子谋反有几分真,有几分假?

一但这个信息放出去,对于武媚娘来说可就是灭顶之灾,武媚娘不可能不权衡的。

李初看向面如死灰的武承嗣和武三思,武家啊,有时候确实很好用。

第127章 不想当太子的太子

无论武承嗣和武三思再怎么不想,他们终还是只能乖乖的收拾行李,把能带上的全都带上,乖乖往流放之地去。

朝中的臣子听说武媚娘竟然亲自下令让武承嗣和武三思出京,都山呼武媚娘英明,对嘛,就应该这样的一视同仁,对待儿子下得去狠手,对待自己的侄子也应该一样的狠。

武承嗣和武三思自己犯下的错,这么多年留在长安也享受得不少了,现在是到他们应该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所以李初劝武媚娘的一番话绝对是真心实意的,完全是站在为武媚娘着想的立场。

李治对于这个结果是相当满意的,因为不仅仅是武媚娘把武承嗣和武三思这两个侄子打发回了流放之地,就是武敏之,武媚娘也不让他再回到守卫突厥大军之中,而是让他留在就长安,另有重任。

武媚娘总是会记得自己做过的事,杀了武顺这件事,武媚娘虽然不是自己亲自动的手,可她是不可能会忘记的,武敏之同样不会忘记。

除夕大宴,达官贵族全都进宫了,武敏之也不例外,偶然碰见,武敏之看向李初道:“这一切都是公主的杰作吧。”

虽然话说得没头没尾,可是他们心知肚明,李初笑了笑道:“是啊,光明正大的让母亲出手,如何?”

问敏之想要如何,武敏之手里拿着酒,冲李初竖起大拇指道:“好,公主果然是公主,非同凡响。”

“可是公主想过自己吗?我现在面临的一切,公主将来是不是都会碰到。天后强势,现在陛下还在,她是断然不会轻易出手,但是以后,以后就不一定了。”有些事虽然大家都不提,不提不代表大家都不清楚,比如李治的身体,所有的臣子都勖白着一个道理,李治的身体没有多好,撑了那么多年,什么时候撑不住就不一定了。

李初一眼扫过武敏之,慢慢的走了过去,在武敏之的耳边轻声地道:“你想看到的,我是不会让你看到的,放心,我和你总是不同的,你处处掣肘,而我,并无人掣肘,支持你的人有我的母亲,她一样支持我,我有的比你多。而且我是大唐的公主,就凭这一点,你是比不上的。母女情份,或许有时候很可知,但有时候还是挺好的。谁都不想成为孤家寡人,而你,早就是孤家寡人了。”

此话落在武敏之的耳朵里,武敏之的眼中闪过恨意,他是想对付李初的,但是最后终是放下了手。

“公主,你是在同我宣战吗?”武敏之平息后问起李初的打算,想知道李初现在是不是在和他宣战,往后他们只会针锋相对,从前所谓的平静都将烟消云散。

李初道:“我倒是认为,我在提醒就算你要大权在握,却依然得有度,一但你过了这个度,我就得把你拉回来,让你依然被我握在手里,也叫我母亲握在手里,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安全,你的小命也将会一直都在。”

武敏之心下掀起了滔天巨浪,李初,确实很懂得人心,太清楚他们想做什么。

“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打算,瞒不过我,也瞒不过我母亲,这一点你要记住,所以如果你不想死,那么你就要好好的把握这个尺度,千万不要越过了。否则我不会放过你,我母亲同样不会。”李初依然小声地告诉武敏之,何尝这不是告诉了武敏之,她会出手是有私心,而武媚娘会对付他,要对他出手,同样也是有着自己的私心。

这样的私心是因为他们相互之间可以说是扭曲的关系,永远,他们都不可能绝对的信任对方。

如果不是现在李初提起来武敏之都忘记了,他们之间间隔着一条人命。

那个人的事永远的刻在他们之间,成为了一条永远无法越过的鸿沟。

就算武敏之很努力的想要上进改变,但是武敏之的初衷是什么武敏之自己或许可以忘记,然而李初和武媚娘永远都不会。

“好好的做,好好的守住你的本心。”李初拍拍武敏之的肩膀,提醒着武敏之不要就此放弃,她等着武敏之将来可以再进一步。

武敏之一双利目扫过李初,如果不是还在皇宫里,武敏之一定动手了。

“想过招改日我一定奉陪。”李初看出武敏之心中所想,不过是动手罢了,挺好的,改日有时间他们一定约一约。

可是他们两个在这儿交头接耳,落在旁人的眼里,那是恍若无人的亲近。

没有人看到他们之间的暗流涌动,透着杀机,所有人都觉得是不是武敏之和李初看上眼了。

一时之间宴会上流言四起,也传到了武媚娘耳朵里。

武媚娘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没有人能够察觉,随后吩咐道:“让他们都管住自己的嘴。”

得令立刻有人下去安排让所有人把话全都咽回肚子里去。

新年过后正月初八上朝,第一件事却是颁下了册封太子的诏书,李哲成为了李治第三位太子。

可是收到诏书的李哲战战兢兢的,当太子这件事是他从未想过的。现在一个重担压下来,他害怕。

这样一份册封太子的诏书,货真价实,李哲现在是赶鸭子上架,害怕得上,不怕也得上。

终究李哲成为了大唐的太子,李治给李哲的第一个人就是李初,册封大礼完毕之后,李治就拉着李哲的手,“你要记住一件事。不管你现在是太子还是将来成为皇帝,你都要听你姐姐的。他会护着你,会教你怎么当好一个太子,一个皇帝。”

上一篇:清穿成康熙表妹下一篇:永明女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