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番外(283)

作者:意元宝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安定,你的威风可真够大呀。”常乐大长公主脸色一变,半眯的眼睛盯着李初十分不善。

“哦,姑祖母过奖了。只是一切都按大唐律例形式罢了。有功有过,皆按律行,想是集大家所成的大唐律疏,一定比我一个小娘子懂得多。”一番夸赞大唐律例,贬低自己何尝不是在提醒常乐大长公主。

身为大唐的公主遵纪守法是理所应当吧,如果不是常乐大长公主想要罔顾法纪用以私刑,慈心是不会出面阻拦的。

明明她们没有错,为什么要用私下解决的办法呢?

有错的人就要为他自己做的一切付出代价,哪怕因此李玉霞的声誉有所损及,但是却让天下人都知道,大唐的公主、郡主都是遵纪守法的人,身为皇帝的女儿侄女都能做到如此,谁又敢罔顾法纪。

李初一向不喜欢用私刑,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俱在,何必要以私刑处置。

常乐大长公主是想教训李初一下,毕竟她是长辈,李初是小辈,按照正常来说,小辈见长辈都应该恭敬有加,长辈说的话小辈自不敢反驳。

要是一般的小事,李初也不会同常乐大长公主计较,只是此事关系不小。公正二字李初并不是只说说而已,依法而行总是没错的。能堂堂正正的处置犯错的人,为什么要背着天下人私下行刑?落人口实。

“好,很好。”李初说的句句在理,常乐大长公主就算不满也不能反驳。

此事她以为自己有理,但若按照李初上纲上线的说法,闹到李治的面前,常乐大长公主不见得能得好。

对于李初的强势常乐大长公主不喜,不喜又能如何。事已至此,还能为了外人同李初闹翻吗?

“我们走。”常乐大长公主果然是不满的,这会儿连李初的面子都不给,直接就要走人。

“送姑祖母。”生气走人,想走就走呗,李初丝毫不曾将长乐大长公主的不满不喜放在心上。

城阳长公主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常乐大长公主已经拂袖而去,赵芬也得乖乖的跟上啊,朝城阳长公主和李初福了福身,追了上去。

“这,这到底怎么回事?”城阳长公主小声的询问李初一声。

李初轻描淡写的道:“姑母放心,只是一桩小事。姑祖母生气就让她生气吧,道不同不相为谋。”

三观不同,意见相左,偏偏事不如人愿,只能自己跟自己生气,常乐大长公主心里也清楚,比起李初坦然的处置此事,她要用私刑落在别人的眼里,终是见不得光的小道。否则就依常乐大长公主的强势,她要不把事情执行到底才是怪的。

常乐大长公主一走,洛阳县令可见的松了一口气。

“洛阳县令,一切按唐律而行,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要你堂堂正正的办理此案。”李初将自己的要求朝洛阳县令道明。

“如果我想用私刑,根本不需要请你过来,可是大唐是有法度的地方,一切依法而行,纵为皇孙贵胄也一样要守法,你明白吗?”李初怕洛阳县令不当一回事,只好再次重申。

洛阳县令要是还不明白李初的意思,他这个县令也就当到头了。

“下官明白,公主放心,下官一定依律而行。只是此事关系玉霞郡主,还请玉霞郡主随下官走一趟,上一回公堂。”洛阳县令朝李玉霞提出要求,关系李玉霞的事,她是受害者,若不让她上公堂对峙,岂能显公正。

城阳长公主再次吃惊了,这件事怎么还和李玉霞扯上关系了?

事情都是因为李玉霞,只是这会儿不是告诉城阳长公主的时候。

刚刚参拜礼佛之后,李初已经让僧侣过来李玉霞号过脉,李玉霞的身体如何,现在李玉霞自己最清楚,但是这件事还没完,马家的人总要处置,马明必须为自己做的一切付出代价。

“好,我随你走一趟。”这件事由李初为李玉霞撑腰,人证物证样样都为李玉霞准备好了,现在只差过堂审问便可定下马明犯下的罪过。

李玉霞爽快的答应,愿意陪同洛阳县令走这一趟。

“长公主,公主,下官告退。”洛阳县令作一揖而退下,“稍后,另有一件事你也一并处置了吧。”

在洛阳县令准备退下去,回城办事时,李初看到曲和走了出来,立刻出声拦下洛阳县令。

洛阳县令连忙停下,等着李初吩咐,李初指了曲和开口,“什么事让他同你走一趟,他会告诉你的。”

曲和明了,朝洛阳县令客气地作一揖,洛阳县令同样客气的回礼,“是。”

洛阳县令带着一群人回城,城阳长公主得空才问起李初,“这都是怎么回事?到底发生什么事?”

怎么觉得今天的安国寺格外不同寻常,李初只好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城阳长公主,听得城阳长公主一阵唏嘘。

“所嫁非人竟差点连性命都搭上了,此事若是传到徐王府上去,不知多少人心疼难过。”城阳长公主拧紧眉头,很是为李玉霞而心疼难过。

李初认同的点点头,所嫁非人确实是件痛苦的事,好在有惊无险,李玉霞现在保住一条命,将来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吃一堑,长一智,玉霞的后福在后头。”李初不把这事当回事儿,事情过了总会过去,命还在什么都好。

城阳长公主伸手拉住李初的手,“你也不小了,你的婚事早该定下,可千万别学了玉霞。”

很是担心李初会重蹈李玉霞的覆辙,李初的事比起李玉霞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却万万不可告诉城阳长公主。

“姑母说的是我一定记下。”李初连连应声点头,立证自己是个乖巧听话的孩子。

“安国寺不太平,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宫?”叮嘱李初一句城阳长公主便不再提,只是挂心李初的安全,询问李初打算什么时候回宫。

完全没想回宫的李初也不能如实的告诉城阳长公主,“姑母放心,我寻个合适的机会就回宫。”

一听就知道是敷衍的话,城阳长公主拧紧了眉头,“你是不打算回宫了吗?”

虽然只是暂时的,但是李初确实现在不打算回宫。

“姑母您就放心吧,我在安国寺能照顾好自己。”李初同城阳长公主保证。

城阳长公主指着李初无奈极了,“你呀你,我让你父亲和母亲来治你。”

没有再说让李初回宫的话,但是也打定主意要进宫同李治和武媚娘说清今日的事情,让他们一对当父母的好好操心操心李初的事。

“姑母就别说我的事了,难得来一回安国寺,这洛阳的安国寺和长安的安国寺完全不一样,四下的风景与长安也是各有千秋。你也没带表哥他们来,我陪你私下走走吧。”李初是个尊敬长辈爱护长辈的孩子,与城阳公主细细说来,更多是不想城阳长公主在纠结在她回不回宫的话题上。

“都有人要行刺你了,你还敢四处乱走。”城阳长公主未尝没有看风景的意思,只是李初都知道有人要对她不利的,居然还敢闲逛。

李初浑不以为然,“怕他们作甚,他们要是能够杀我是他们的本事,不过姑母在还是小心为上,这一次我就不陪姑母闲逛了。”

有自保的本事,自然不担心自己的小命,可是李初可以用自己为饵,却不能拉上城阳长公主。

所以姑侄二人只能在禅房内听听经,读读佛,说说闲话,随后城阳长公主回城,李初依然在安国寺内小住。

不过等到大半夜平静的安国寺突然再起喧哗,李初睡得迷迷糊糊的,青芜连忙的摇醒李初,“公主公主,皇后来了。”

还想继续睡下去的李初听到皇后二字,一个鲤鱼打滚的起来,“母亲来了,母亲怎么来了?”

百思不得其解,武媚娘这是怎么来了?

谁也没办法回答李初这个问题,赶紧的给李初更衣,只是你李初衣裳还没有穿好,武媚娘已经走了进来。

身着一身大紫的常服,武媚娘显得风尘仆仆,一眼瞧了李初道:“你是打算出家了?”

这样的念头倒是有过,最后李初给否了,“出家不能吃肉,还是算了吧。”

虽说李初不是多喜欢吃肉的人,那也是喜欢,一顿两顿不吃可以,一直都不吃李初觉得人生无味了。

“得亏你还喜欢吃肉是吧?”武媚娘没有想到会从李初那儿得到这样的答案,但可见松了一口气。

上一篇:清穿成康熙表妹下一篇:永明女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