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寄新娘[七零](145)

新区农场这边每年产几十万斤的白菜萝卜,来了以后菜倒是不够吃。

麻烦的是现在没有柴火。

不管在哪里,柴火都是顶顶重要的东西,这寒冬腊月要是没有柴火,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做饭要柴火,去年也靠柴火,虽说北方有煤矿,还有天然气等资源,可新区附近都是农业,山清水秀的连个大森林都没有,柴火的事情不能得到解决,有了粮食也做不熟饭菜啊。

人家都说南方人抗冻,关键时候能够挨一挨,可南方人也不能吃生的。

这一点韩景瑜也去跟省城那边沟通协调了一下,运过来了几车煤炭,到时候分下去,可还是不够烧炕的。

再往远了去说,来的

人越多,资源就越不够用,就南方有山的地方这几天都差点给撸秃噜皮了。

今年天寒地冻的到处都在下雪,煤炭运不进来以后,就只能从原本备好的资源里面匀出来一部分。

所以政府又想了个办法,新移民过来了安排七天统一煮粥,吃上大锅饭。

为了省柴火,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赵曼,你婆婆这回也来了?”繁忙之余不往人民群众的八卦任务,孙来娣可真是个好邻居。

“都来了,可是住在新移民村,离咱们这里还好远呢,基本上都碰不到。”之前赵曼就去看了一眼,好家伙小十里路,他们相当于生活在新区的最最中心地带,而新移民村在郊区,离老远了好吗!

知道不用住很近她就放心了,补贴点东西算啥,本来韩景瑜结婚以后也补贴的少了。

但是她更愿意家里做好吃的,把老人接过来吃个独食啥的。

她就喜欢舒舒服服的自私着,自己个儿的是自己个人的,别人的是谁的她管不着。

孝顺父母也是应该的,可万事万物都讲究一个适度。

“妈妈,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大娃跑了进来:“听说卡车都开进来了,好多人都去瞧热闹去了。”

“这么快,可你看妈妈还没有打扮好呢。”赵曼特地从她去年带来的衣服里面挑了一件比较新的,之前买的呢子大衣给塞回了衣柜里面。

孩子们收拾的挺干净,不过也没有穿新衣。

二娃嫌弃自己衣服小了,浑身上下都不自在:“妈,咱就这么见不得人吗,为什么要穿上旧衣裳?”

“我问你一个问题。”赵曼:“你说你要是爸爸家里的那两个婶婶,自己吃大锅饭见到咱们吃香的喝辣的会咋样。”

大娃脸上露出卧槽原来你是一个这么有心机的妈妈的眼神。

小伙秒懂。

可二愣子是什么构造,他就是所有的反应都要比人慢上一拍。

挠挠脑袋:“妈妈,啥意思啊你这是?”

这榆木疙瘩做的脑袋,几十年以后也能成为商界大佬?

这真是写书的作者比较任性的缘故吧。

赵曼叹了口气:“没办法,妈妈已经没有办法教你了,你妈生你的时候,是不是营养都给大娃吸收了。”

她语

重心长的跟大娃讲:“什么时候都要记得,这是你亲兄弟知道不?”

大娃依旧是那张老成的不要不要的脸,点点头:“妈妈我明白了。”

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的耐心跟老二讲话,不至于动不动就去拎他耳朵。

二娃除了在骗吃的这方面天赋异禀,平常都比大娃反应慢半拍,这下总算是明白过来了:“妈妈你很坏啊,你是怕他们觉得我们过的太好,会眼红是不是?”

“就像陈明丽的奶奶那样,见到陈明丽他们家过的好,就要他们家补贴兄弟是不是?”

孺子可教也。

赵曼很满意的点点头,“不过这事儿你自己在心里酝酿一下就行了,可千万别跟人家说不然别人会说妈妈是个怀心肝的女人,妈妈现在已经是黑心后娘了,不能再当不孝儿媳妇儿,明白否?”

她可是给孩子们穿的暖烘烘的,不过把几件毛线衣,改成了一件毛绒衫,结果让好些不明事理的女人们在背后嚼舌根,说她是个黑心肝烂心肠的后娘,不疼孩子不给人家孩子给穿暖和。

好在孩子们很懂事,没有白疼一场。

二娃点点头:“那咱们也不能让人家知道我们在家里吃羊肉,要是有人问起来,我们就说在家里也吃番薯吃土豆吃玉米馕。”

赵曼清点了一下要带过去的东西,今天先带过去一包玉米馕,一包奶片这是给孩子们的,一大包煮熟的鸡蛋——这是怕他们没有柴火不方便煮,再说妇女会在那边煮了大锅的红糖,泡鸡蛋吃正好。

另外两筐子煤球,白菜泡菜萝卜泡菜各自一坛,白菜萝卜一大筐子,土豆番薯一大筐,米二十斤,一网兜苹果大概二十来斤,这些家里都富裕,拿过去看着块头也大够扎实,这些要等韩景瑜过去开车拿车才能拖得走。

至于金贵的肉跟油,她抠门舍不得,是不愿意给的。

人家只会说她这个媳妇做的好做的棒,带过去的东西都是豪横的拿筐装。

她很满意的拍拍二娃的脸:“就是,咱们在外面不能装阔气,要装穷,否则会被人给惦记上,知道不?”

关于这点,大娃是很早就知道了。

二娃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难怪我爷爷把大黄鱼存在床底下了。”

曼:

还我耳朵我听到了啥?

大娃用那种要杀人的眼神看了一眼二娃,没有说话但是威严四射。

这就是韩老将军的孙子,瞅瞅这杀人的眼神,真是有点小将军的样子呢。

二娃打了个哆嗦,嗫喏着:“我不知道在妈妈面前也不能说,我偷偷看见的,爷爷在床底下存了大黄鱼,爸爸都不知道。”

大黄鱼是金条的别称。

赵曼摇摇头:“我啥也没有听到,这话你也不能在外面说,你爸爸不知道也好,这事儿就是你做梦梦出来的知道不?”

二娃显然也被吓到了,心说这事儿我可什么人都没有说过啊,可他没有办法自证清白啊。

“二娃。”大娃若有所思的说:“有些话藏在心里,连妈妈都不能说,你胡乱说出来可能会害了大家的,没有下次了知道吗?”

二娃又打了个哆嗦 ,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赵曼再点了一回东西,今天带过去的有玉米馕、水煮鸡蛋、奶片,另外还有韩景瑜的军大衣。

部队一年会发上几身衣服,夏季的一年一身,春秋两季一身,冬季还有一件军大衣,韩景瑜来到这里过了三个冬天,领到了三件,赵曼拿了一件走。

煤和白菜萝卜太重了带不走,今天就带了馕跟军大衣过去,三娃放在另一头的框子里面让他蹲好,然后看着剩下的两个孩子犯了难。

“妈妈骑车你们两个跑步咋样?”

妈妈怎么能这样残忍,大娃跟二娃面面相觑。

开玩笑,十里路,这要是平常二娃能够慢悠悠的跑过去,可现在外面有雪呢。

赵曼的驾驶技术不好,她已经载了一个孩子一筐吃的了,剩下这两个孩子加起来得有一百斤重,那都是能动能跳能跑的活物活的!

“妈妈,跑过去恐怕不行。”大娃看着外面的积雪有些犯难的说:“我的腿脚可没有二娃好。”

刚才还为自己吸收太多营养而内疚的他现在在想,在妈妈肚子里面那会儿,估计他吸收掉的营养都拿来长脑子了,二娃吸收掉的营养都拿来长腿脚上了,所以二娃的腿脚格外有劲儿。

“妈妈,你让哥哥坐在后面,我可以跑。”虎头虎脑的二娃表示:“或者咱们去借姜叔叔的车,我可以载

我哥。”

“你别开玩笑了,你会骑车?”赵曼对二娃的印象,也仅仅停留在还是八岁孩子这上面,压根没有想过这孩子还能骑车。

二娃庄重的点头:“我会骑,三妮子给我偷偷的骑过。”

姜营长有个很破很破的自行车,家属区谁都爱借一下,现在几乎都成了家属区的共享单车了,这二娃也享受过借车福利,曾经不止一次从姜家弄来自行车来骑,现在已经荣升为小骑手一枚。

这几个孩子真是让赵曼太太太意外了,结果二娃真的骑着单车,带着比他大了一个小时的哥哥,跟在妈妈后面蹭蹭蹭的骑到了新移民区。

这个时候载着人和东西的大卡车差不多都到了村子里面。

溜溜猪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