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是初次亲蚕祭祀,朝廷十分重视,皇帝权衡再三后,决定让皇后独当一面,并不同行。皇后这一趟,为展示母仪风范,彰显朝廷亲民之心,会在宫外逗留一夜,与翌日午后方归。本是不合乎规矩的事,可皇后带着和敬公主,有心让女儿多感受一下民风民情,最终是她私下求得皇帝答应让她们在宫外住一晚,皇帝便派出大量人马守护妻女一行,别的人都不过是陪衬而已。
然而得知陪皇后走这一趟,要两天一夜方归,女人们就没有刚开始那出去玩的兴致,谁都想得到,皇后不在她们也不在的日子里,紫禁城里就是魏红颜的天下。
但女人们不仅低估了皇帝对皇后的心意,也轻看红颜的为人,就算是做给皇后看哄她高兴,这两天也不能做太出格的事。他们倒是有心时时刻刻都黏在一起,可一个是最懂女人心的皇帝,一个是满心敬重皇后的红颜,何况宫里还有皇太后,结果连那一晚皇帝都只是在养心殿独自度过,而红颜白天伺候奄奄一息的密太妃,一天转瞬即逝。
这一切,太后看在眼里,原本她想好了若是儿子趁此机会在延禧宫里不亦乐乎,她也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想到这两个人都是守得住满腔热情。
本以为是太太平平地度过两天,盼着皇后与众妃平安归来,可第一天傍晚起,宫里莫名其妙就传出闲话,好端端地提起当年的事,说当年魏答应被诬陷与和亲王私通,是纯妃在背后耍手腕,且一阵风似的传遍紫禁城上下,隔天午后迎接皇后与众妃归来的,就是这一股让人听着心寒的谣言。
皇帝接皇后与公主回长春宫,旁人各自散了,愉嫔刚刚回到景阳宫,守在宫里的宫女就把这些话传给她听,而传到今天,已演变成是延禧宫散布这些谣言,趁诸位娘娘都不在宫里的时候,想要向皇帝与太后讨个公道。
愉嫔心里明镜似的,莫说红颜不会做这种事,就算现在翻旧账,皇帝也不会去查,却不晓得是谁散播谣言。可她们这些随皇后出城的人,都能撇清关系,宫里统共留下这么些人,果然只有延禧宫嫌疑最大,而魏常在要为自己讨个公道,也再合理不过。
愉嫔派白梨去延禧宫走了一趟,说皇上今日必定陪着皇后,若是纯妃找上她,千万不要相见,把延禧宫的门关严实了。
但被卷入风波的纯妃,并没有来找红颜,她回咸福宫后就换了一身衣裳,等三阿哥从书房归来,让乳母抱上六阿哥,便带着一双儿子匆匆赶来宁寿宫。
太后正是听得这些风言风语,不愿让纯妃误会自己信以为真,才不情愿地让华嬷嬷将人带进来见一见,而纯妃行礼后就不曾起身,三阿哥不知什么事,也只好跟着母亲跪在身后,六阿哥倒是睡得安稳,乳母抱着他也跪在娘娘身后。
太后见纯妃这态度,心中觉得不好,皱眉道一声:“这是怎么了,我这儿可不是公堂,不用跪着说话。”
纯妃心中一定,露出悲戚神情,与她平日清冷模样截然不同,可又似乎是这样的人,才会把自己的名誉看得很重,她道:“臣妾今日回宫,就听闻传言多年前魏常在与和亲王的事,是臣妾在背后耍手腕,这件事也关乎着太后娘娘当初的震怒,臣妾蒙冤,太后娘娘也跟着说不清。臣妾今日来,是想向您说个明白,哪怕宫里所有人都误会臣妾,也不愿您把这笔账误算在臣妾身上。三阿哥、六阿哥都在这里,臣妾若有半句谎言,天诛地灭。”
太后眉头紧蹙,冷冷道:“你别吓着孩子。”
纯妃却深深叩首,含泪道:“魏常在如今是皇上心尖上的人,皇上必然要为魏常在讨一个公道,臣妾伴君十数载,实在不愿蒙冤受这份委屈,不愿被皇上质问和怀疑。只求在太后面前说清楚,臣妾就是死了,也能瞑目。”
太后一怔,还没来得及说什么,竟见纯妃从怀中掏出金灿灿的一块东西就往嘴里塞,边上华嬷嬷大惊,喊着:“快拦下,快拦下。”
众人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硬是从纯妃嘴里抠出金子,谁晓得她竟然要吞金自杀以死明志,把皇太后吓得不轻,纯妃更是只求清白宁愿求死,她不得不派人去把帝后找来,要把这事情说明白。
长春宫里皇帝和皇后正听女儿叽叽喳喳说宫外的事,正是夫妻恩爱天伦之乐的美好辰光,突然遇上这样的事,皇帝不能有好脸色,皇后也是十分莫名,留下女儿双双赶来宁寿宫,纯妃正搂着一双儿子在边上发呆。
果然皇帝心情不好,进门就责备纯妃给太后添麻烦,太后则因亲眼看到纯妃以死明志,难免觉得皇帝委屈她,为她申辩:“连死都不怕的人,还有什么可说的,你一来就冲她发火,难怪好好的人被吓成这样。我倒是不明白,怎么这么多年前的事又被翻出来,魏常在是跟你讨公道来着,她是不是要我去向她赔不是?”
皇后在一旁冷冷看着纯妃,心底冷笑。
------------
第174章 不足为道(三更到
听得太后这番话又是针对红颜,皇帝不禁心中恼火,刚要开口时,但见皇后款款而上,温婉笑道:“纯妃不惜求死以证清白,让皇额娘受惊,的确是她的不是。但再看这件事,魏常在如今圣眷正浓,她做什么要提起从前的不愉快,何况私通二字是禁宫忌讳,哪有人好端端地往自己身上泼脏水。儿臣看,必然是有人嫉妒魏常在得宠,又嫉妒纯妃诞育皇嗣,于是想出这下作的法子,把这二位都卷进去,还把您给搭上了。”
太后连连点头:“安颐说的有道理,我想那魏氏,也不至于如此糊涂。”
皇后道:“滋事之人,必是想看六宫大乱,可这都是多少年前的事儿了,实在没必要。好在纯妃没有什么事,往后让皇上多多安慰他们母子便好,皇额娘若信得过儿臣,咱们明面儿上别把这当一回事儿,儿臣私底下好好查一查是谁在背后使坏,给您和纯妃一个交代。想来昨日随儿臣出宫的姐妹们断不会生事,宫里留下的那些人里,不难找。”
弘历看着皇后,从妻子眼中读出她的用意,也按捺下怒火,转身与纯妃道:“你受了委屈,来与朕说,往后万不可以惊扰皇额娘,再有下一次不论你受了什么冤屈,朕都要先治你惊扰太后之罪。”
皇后笑道:“怪只怪皇上有了新宠忘了旧人,纯妃只有皇额娘这个依靠,不找额娘找哪个,也只有皇额娘会心疼儿媳妇了。”
弘历明白妻子话中的意思,又道:“你只当朕冷落了你和六阿哥是不是?可你就不怕朕捧杀了你一双儿子,难道永璋永瑢不是朕的孩子,朝中一直有试图左右朕立储的势力存在,企图干涉皇室传承已达到他们的私欲,且不说将来谁继承大统,你就不怕你这一双儿子尚未长大成人就折煞在宫闱倾轧之中?你不想着好生保护他们,还先把自己的命折损了,永瑢也罢,难道要永璋亲眼看着你死,将来记恨朕一生?”
纯妃紧紧咬着唇,一言不发,她能走这一步,就是把什么都抛下了,不论皇帝皇后将来如何怀疑,她就是堂堂正正地清白,这回她无所谓牵扯不牵扯那魏红颜,太后是万事求太平,只要六宫安宁什么都好说的人,只想把太后扯进来就好。
她和皇帝的情分早就走到头,她早已不奢求曾经那份情谊,在皇帝眼里她不过是比旁人会写诗会念书,多了几分乐趣罢了。皇帝可以把女人放在心尖上守护,也可以只把女人当玩物,纯妃心里明白,她就是和其他人一样,不过是随时可弃的玩物。
“华嬷嬷,让太医来为额娘开两副安神的汤药。”皇后一家女主人之姿,淡定从容,吩咐宫人好生侍奉太后,又差人去长春宫将她的女儿接来,让和敬好生陪着皇祖母,这边则将皇帝与纯妃都劝退,她送到宫门口时,笑悠悠道,“皇上送纯妃回咸福宫吧,也算给宫里人一个交代,咱们不必明说什么,只要您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什么谣言都不攻自破了。”
弘历微微蹙眉,到底是应诺了,从乳母手中抱过永瑢,淡淡道:“走吧,朕送你回去。”
去了咸福宫,皇帝爱说什么皇后都不会插手,反正纯妃这么做,就是破罐子破摔,也许对她而言,落得这样的名声梗在皇帝心里,也好过皇帝彻底把她忘记。但即便是能豁得出性命,皇后也看不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