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三国)+番外(31)

可周皎一时间也猜不出到底发生了什么,孙策又不和她说这些,她也只能靠盲猜。

难道是因为袁术对孙坚太过排挤,孙策因此担忧父亲的前路?

目前大概也只有这一个可能了,因此,周皎决定好好劝一下孙策,开导开导,顺便给他剧透一下。

孙策得了空闲也会过来看看周皎,毕竟周皎南下还要靠孙策的庇佑,周皎准备的如何,也要知会一声孙策。

周皎趁着王虞不在,偷偷问道:“是军中发生了什么吗?伯符哥哥怎么很忧愁的样子?”

孙策原本在看周皎最近的练字成果,突然听到她说出这么一句话,有些惊讶道:“阿皎从哪里看出来的?”

“跟着感觉走。我就是觉得伯符哥哥最近忽然不笑了,有点奇怪。”周皎挪动座位,与孙策并肩而坐,好奇地问道:“是袁公难为义父了吗?”

孙策微微一愣,笑道:“你什么都知道?”

“嗯,我就说嘛,肯定是这样。”周皎双手撑在身后,仰视着屋顶,一副得意的样子,随后道:“袁公虽然麾下人才济济,可他不知知人善用,义父对他情深意重,他却不知珍惜,反而处处为难、猜忌义父,器量狭小,不足与之谋,不如趁早分道扬镳好了。”她又补充道:“且他性格张扬,处处树敌,要是我,我早就不与他同行了,趁早远离他,免得和他一起倒霉!伯符哥哥也要多劝劝义父才对。”

这是她目前想到的最好的办法,让孙坚尽早脱离袁术,不去攻打荆州,万事好说。

她年纪虽小,说得却不无道理,孙策不由道:“阿皎说得有几分道理,可是如今父亲在袁公麾下,倘若离开,岂不是背主而行,为天下所耻笑?”

周皎眨眨眼,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换到现代,孙坚这样做撑死也就是个离职再创业,这么做的人到处都是,一点也不稀罕,要是做大做强了,还要有人赞扬才对。

可放到这个忠义大过天,一切指望正统的年代,这就是一种背信弃义、臭不要脸的行为,人人不齿,更不用说孙坚身为一方太守,以后与人相交少不了要被明嘲暗讽。

这个时候的人好像不懂什么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在他们看来就是奸滑狡诈,理应被万人唾弃。

周皎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她隐隐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某种不可言说的东西,这种东西叫作命运。

作者有话要说:

来更新辣_(:з」∠)_最近太忙了,哭唧唧

第25章 女主角必经之路

袁绍和袁术看不惯对方已经很久了,他们两个虽是亲兄弟,但却不是一母同胞,为此两个人面和心不和已经很久了,在这次伐董之战中,两人就是否另立新君产生了矛盾,为此,袁绍决定通过一些方式来好好树立一下身为兄长的尊严。

比如他改派另一个人去接替孙坚的职位,任豫州刺史。

孙坚悲愤交加,对此表示:小兔崽子们,阿爸对你们很失望,说好的一起兴复汉室,你们怎么自己斗起来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在哪里?

……当然,原话不是这样的。

悲愤交加之下,孙坚只能带领军队袭取他曾经治下的阳城。

如此,洛阳也不可久留,好在周皎已经把家当收拾的差不多了,蔡邕的书籍也已经交给可靠的人家保存,他们随时可以离开。周瑜与孙策本来是要留一个人带周皎等人回舒城的,不过却被周皎婉拒了。

“义父如今情绪悲愤,行事难免激进,伯符哥哥与阿兄应该留下为义父出谋划策才对,只要留下阿蒙与其他人保护我们就好,而且我们一路上又有舅父保护,到时候只需沿着来时的路回去,不会出事的。”

如今董卓龟缩不出,局势还算稳定,东西带的又不多,大家一起安安稳稳地回舒城应该不是难事。

周瑜仍旧忧心忡忡,道:“虽说如此,可一路颠簸,你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更不用说照顾外祖父他们了。”

周皎不满道:“我的身体早就没有小时候那么差了,而且我马上就要到金钗年纪了,又跟着舅父学了剑法,足够自保了!再说这次回家又不是就我一个人,还有阿蒙呢!”

吕蒙对此无话可说,唯有泪千行。

孙策犹豫片刻,道:“阿皎,我有一件东西托你带回去,等你回到舒城后,将它交给母亲,里面是父亲给母亲的书信,还有给阿权的东西,这些不便让外人递送,我思来想去,还是将这些交给你最为合适。”

周皎应了一声,也不多想,道:“阿皎知道了,一定将东西完好无损地交还给义母。”她心中还是有些不放心,接着提醒道:“如今明明可以继续讨伐董卓,可其他人偏偏按兵不动,连袁公都不欲追击,道不同不相为谋,义父还是不要再与袁公同行了。”

“我知道了。”孙策笑了笑,伸手摸摸她的头顶,道:“好孩子。”

周皎一行人就这么浩浩荡荡地南下了。

这次有家眷同行,老弱病残妇幼基本占了个全,一群人走得不比来时快,好在孙坚派遣了不少士兵护送,一路上倒也还算安稳。

然而这种安稳维持了不到半个月,他们走到半中间,眼看着要到弋阳了,半中间却被人给劫了,原因是半中间马车的轮子忽然被卡住了,他们还没修好就已经被一伙人包围了。

劫道的人显然是个老江湖,没有任何废话,带着素质极高的浩浩荡荡一群人拦在了路中间,迅速包围了周家的马车。

周皎:“……”你们这是闹哪样!

周皎心很累,这种走着走着遇上匪徒的事情实在是一言难尽,毕竟他们身边有正规的军队护送,只要不是个傻子就知道他们惹不起,而这群人明显不是智商低,居然还敢“知难而上”。

这种情况下只有两个可能——一,这群人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快要饿疯了,宁可出来送死也不想饿死,二,这群人有十足的把握,可以绝对保证杀掉所有人达到自己的目的。

周皎看他们面色红润,与之前所见的面黄肌瘦的流民大不相同,明显不是前一种,那就只剩下第二种可能了,毕竟现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的人不在少数,说到底都是“时势造人”罢了。

周皎与蔡琰同坐一车,看到她神色有些惊恐,却还是努力装作淡然的样子,伸手轻轻地拍了拍蔡琰的手背,一旁的成碧虽然也是惶惑不安的样子,却还是咬紧牙关,没有叫出声。

王越在马车前与这群人对峙,冷声问道:“来者何人?不知道这是孙家护送的车队吗?”

这一伙贼寇的头领笑道:“正是知道才特意追来,何况里面坐着的可不只是孙家的人吧。”

周皎微微一愣,心里暗暗猜测这群人究竟是什么人,听他话里的意思,不像是来谋财害命或是做其他的,可要说是孙坚的敌人,他们还特意提起了周家,实在是画蛇添足。可要说他们是来找周皎寻仇的人,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工夫,毕竟早在半个月前就有机会对他们下手了。

王越勃然大怒,道:“放肆!贼寇也敢逞凶!若是不想受死,那便速速离去!”

王越官至虎贲将军,深受桓灵二帝信任,身居高位,发起怒来威严无比,换作是平常人,恐怕早就被吓破了胆,可是这贼寇的首领却浑然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哈哈哈——其他人我无所谓,但是车上坐着的人必须留下来!我还要留着他们回去复命!”

吕蒙被他猖狂的话语惹怒,刚想要出声咒骂他,已经被王越拦下。

王越冷眼看着他,道:“若是我不答应你呢?”

“不答应我?”那人目露凶光,嘴角的笑容多了几分阴狠的味道。“那就把你们的命留下来吧!”

周皎听他气焰极为嚣张,话语间似乎对他们都很熟悉,想必是有备而来,只是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人派他来的。

那人显然已经迫不及待,道:“兄弟们,上!”

周皎听到外面兵刃相接,内心也有些焦灼,她忍不住伸手要掀帘子,成碧急忙按下她的手,道:“小娘子不可啊,若是出了什么事情,奴如何向夫人与大郎交代?”

她话音刚落,马车的车帘上忽然溅起一道血迹,不知道是敌是友,一时间成碧也不敢再说话了,坐在车中的三个女子都呆滞地看着那道血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