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曹操还在忙着打仗,在孙策攻打荆州的时候没能捞到太多的好处,但双方治下领土接壤的地方的官兵还是可以互相骚扰的,毕竟各有各的忙,简单骚扰一下也不会引起对方大规模的反击,顺便还能捞点好处,何乐不为啊。
也正因如此,新野的百姓才终日惶惶不安。
新野倒是也有部队驻扎,但大部分还是新野当地的百姓组成队伍,毕竟周瑜的当务之急是入蜀,对于新野这样的小地方难免疏忽,反正现在曹操还没精力南下,放松一些也不会出什么大事。
没一会儿马车就停了下来,诸葛亮在马车外道:“阿皎,到了。”
周皎打起帘子,扶着诸葛亮伸出来的手跳下马车,抬头瞄了一眼空荡荡的原本悬挂匾额的地方。
田骏很识眼色,立刻道:“之前的县长搬走后我们边将匾额撤下来了,新的匾额过几日就能换上去了,还请县长与夫人恕罪。”
诸葛亮摇摇头道:“不碍事。”
“我来为几位领路吧。”
周皎也不出声,只是对仆从们道:“你们跟着田功曹将东西放好,随后收拾收拾屋子吧。”
仆从们应了一声,将马车上的东西搬了下来,进去安置,周皎看向诸葛亮道:“看来接下来你有的忙了。”
“这样也好。”
周皎叹了一口气,道:“不要因此累着你自己了才是。”
也不知道孙策是不是看中了诸葛亮潜藏的肝帝属性,特意让他多历练一些。
田骏将仆从们领进去之后坐了片刻便告辞了,想必是等到两人正式安置好了再来。
周皎跟着进去一起收拾屋子,练师倒是想拦着她,但这屋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算是所有人一起打扫也要费点时间,周皎也不想让他们太累,一起收拾均下来每个人也不会太辛苦。
等到收拾完了已经是傍晚,厨下简单做了几个小菜,一行人用完晚膳之后才各自回房休息。
周皎进了房间又大概收拾了收拾,这才躺在榻上伸了个懒腰,道:“累死了——”
诸葛亮知道她是为了不让别人说闲话才只简单带了几个仆从,柔声道:“辛苦夫人了。”
周皎嘻嘻一笑,见他从书架上取下一卷书,道:“这么晚了还要看书?”
“用了晚膳还有些睡不着,看看书消食。”
周皎走到他身边,道:“这新野不大却又不安稳,你想好怎么处置了吗?”
“春耕已经过去,我来的路上也打听过一些,之前的县长安定的很好,我能做的也不多。”
诸葛亮沉默半晌,道:“修路。”
“噗——”周皎见他看向自己,讪笑道:“你继续说。”
“新野水路虽然便利,但毕竟是逆流,曹军若来骚扰,救援不及。
新野人口并不算多,能自发组织抵御已是不易,想让他们短时间内取胜实在太难,因此才需要修路来从其他地方引兵,抵御曹军。
等到之后还可以自其他地方征兵,在新野练兵,也方便新野人口增加。”
周皎眨眨眼,道:“说的有些道理……若是路修好了,地方安定,往来方便,新野也可以作为北上的交通枢纽,只靠码头也足够一部分人谋生了。”
她拍拍诸葛亮的肩膀,道:“要想富,先修路,不愧是孔明先生,思想很新潮。”
诸葛亮哭笑不得地说道:“这可是阿皎自己说的。”
周皎笑着搂住他的脖子,道:“这是简单说法。
别看书了——”
诸葛亮无奈,只能将书放到一边,道:“那做什么?”
“看我。”
周皎第二天醒来已经接近日晒三竿,要不是练师实在是看不下去把她叫了起来,她还能继续睡。
练师一边帮她打点穿戴,一边道:“小娘子也是,怎么这么晚都不起身,吓了我一跳。”
周皎扯了扯领子,将脖子上的印记遮盖住,这才道:“还不是太累了,这才第一天休息,难免有些起不来嘛。”
练师无奈地摇摇头,道:“小娘子自从辞官之后是越来越懒散了,姑爷可是一大早便起身去官署见人了。”
“反正我都辞官了,还怕什么……虽说我现在是有点闲……”周皎挑了一身简单的衣裙,道:“也别让他一个人忙,咱们今日上街走走,顺便买些东西回来。”
“是。”
周皎与练师收拾好了便一起去市集,新野倒是盛产菱角,加上菱角成熟期短,新鲜的菱角不少,除此之外还有水芹、荸荠之类的,周皎各样都买了点带回去尝鲜,又置办了几件衣裳,买了些灯油,这才回了府中。
虽说新野也不至于贫困,但确实不大兴盛,加上是孙策新纳入的土地,土豆之类的刚刚传来种植,人们主要还是依仗粟米过日子。
情况不大乐观,看来诸葛亮的发际线难保了。
好在周皎走之前就嘱托黄月英给她通过周家的商路送些机巧院的农具来,毕竟新野也算中原地区,不好好种地也太可惜了。
不过如今看来,机巧院除了内部科研,还是要有个统一培训的机构,好把这些技术人员派遣下来对症下药,帮助各地因地制宜的发展。
至于教春试学子……短期内是不大可能了,现在正是人手紧缺的时候,再培训难免浪费时间,还是等攻下益州安定之后才能再议。
周皎剥了两盘菱角,一盘送去厨下熬粥,另一盘留着自己嘎嘣儿脆,顺便思考一下接下来的方向。
诸葛亮入夜之后才回来,简单吃了些清粥小菜,一边吃一边与周皎聊起今日在官署的事情。
诸葛亮的行动效率还是很快的,加上他新官上任,新野县内各个官署都还算配合,他的安排基本上都已经委派下去,接下来就是时间问题了。
周皎剪了剪灯芯,道:“亮亮,你有没有觉得今天的灯特别亮。”
诸葛亮原本正喝粥,被她这么一说,不由一噎,好半天才缓过来,道:“怎么了?”
“你看这灯油。”
周皎指了指灯台,道:“有没有觉得它哪里不同?”
诸葛亮看了看,只见里面的灯油是黑色,微微一愣,道:“这是什么油?”
周皎撑着下巴,笑嘻嘻地说道:“石油,当地人叫它石脂。”
“我还未曾听说过……”
周皎来了兴致,道:“我今日去市集上采买东西看到的,听商贩说是自白河上游水面上发现的,可以燃烧,而且即为明亮,不过因着新野偏远,这东西只在新野一带用作照明。”
诸葛亮猜出她的意图,道:“你要采油去卖?”
“对啊,这种东西拿来卖不是刚好吗?那话怎么说——奇货可居。”
周皎笑嘻嘻地开口道:“而且你看它颜色黑漆漆的,像什么东西啊?”
诸葛亮有些好笑,还是配合她道:“像墨汁。”
周皎一合掌,道:“这就对了,这石脂燃烧产生的烟灰也是黑色,拿去制成墨锭再好不过了,又是用过之后再利用,除了人工费些事,其他都不算难,比到处砍树、烧树制墨容易多了,不是吗?名字我都给它想好了,就叫‘新野墨’,如何?”
周皎的想法很简单,现在的工艺水平,提取石墨单质不可行,做铅笔就有些困难,既然如此,她做墨水不就行了?既简单又不会太超前,还方便扩宽市场呢。
诸葛亮故意道:“这法子好是好,可我平日里可还有事情要做,恐怕不能顾及这些——”
“还有我在啊。”
周皎早就等这句话了,一拍桌子道:“如今不是农忙的时候,你雇佣男丁去修路,我去招一些妇女制墨,这不是刚好吗?”
她说的痛快,殊不知已经入了诸葛亮的圈套。
诸葛亮轻笑一声,道:“既然阿皎这样说,便有劳你了。”
周皎见他笑得“不怀好意”便知道自己可能上套了,不过她最近一段时间也确实太闲了,一时半会儿还真不能适应这种退休生活,这也是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嘛。
“不过呢……”周皎话锋一转,道:“这制墨所需的钱我先垫着,等‘新野墨’做好回本了,你再用新野县的收入还我,怎么样?”
诸葛亮开玩笑道:“阿皎怎么与我还算账算得如此清楚?”
周皎一本正经道:“我是奸商嘛。
何况这制墨的工艺太过简单,石脂也不是仅仅新野有,我们商人赚的就是这份先机钱,多不容易啊?你还要你的娘子贴钱给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