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能者多劳’,当然是要在这个时候退居其后,让你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啊。
闲暇的时候还能多陪陪母亲与义母她们,算是弥补我过去不在时的遗憾吧。”
诸葛亮沉默地听完她的话,似是在思考什么。
周皎见他若有所思的样子,接着解释道:“而且虽说机巧院是新设立的官署,尚且还在筹备阶段,那也是伯符哥哥这个吴侯亲自准许设立的,大小也是个官呢。
我也不算是完全消失啊,何况家里的商铺还有不少等着我去管呢。”
她半开玩笑道:“虽说你的娘子是这世间少有的出众的娘子,但是呢,她也不是个神仙,总有自己不会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扬长避短、各尽其能,这个道理你可比我清楚多了,这样想就更不必为我惋惜了,是不是?”
诸葛亮此时已经明白她的用心,听她说完不由笑了起来。
周皎故作生气道:“怎么,我难道说错啦?你笑成这个样子!”
诸葛亮一双清明的眼睛溢满了笑意,却又比平时多了几分温柔,听她这样问,柔声道:“你就是我的仙子。”
周皎听他说完,只觉得一根筋酥麻到了脑仁子里,不由打了个激灵,脸颊更是一下子红了起来,却还要努力绷着脸故作嫌弃,道:“孔明先生也学会说这种羞人的话了,世风日下,世风日下……”
诸葛亮被她这样开导一番早已经想开了,也多了些心思与周皎开玩笑,道:“面对周娘这样的好娘子,我若是不会说些好话,岂不是要让别人把你拐走了?”
周皎赶忙摆摆手,迅速投降:“好好好,我认输了,你可别再说了……怪羞人的。”
诸葛亮不由莞尔,道:“阿皎也会害羞,当真新鲜。”
周皎赶忙伸手去捂他的嘴,道:“你这‘舌战群儒’的功夫怕不是从小便开始修炼了,我可不白白来做你的陪练,少来这一套!”
诸葛亮握住她的手腕,将她的手放入自己手心,顺着她手心的掌纹细细描绘,道:“兄长希望你与我重新行大婚之礼。”
周皎忽然听到这么一句话,难免有些发愣,随后道:“还要……再办一次啊……?”
办了一次已经够累的了,再办一次岂不是要了她的小命?何况从本质上来讲,婚礼的双方还是他们两个,完全没必要啊,而且总给人一种二婚的既视感。
“当初你毕竟不是以如今的身份嫁给我,兄长也难免有些在意。”
诸葛亮说的也有道理,毕竟这个时候名头比天大,不然也不会有曹操逢迎天子的事情了。
周皎也懒得在意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只是转了转眼睛,四处打量了一番,确定周围没有别人,只有练师在门口守着,她这才小声问道:“这么说我阿兄是满意你这个妹夫了?”
诸葛亮见她小心翼翼的样子颇有些好笑,也学着她的样子在她耳边小声道:“正是。”
周皎忍不住吭哧吭哧偷笑起来,肩膀抖个不停,像是偷吃了灯油的老鼠,怎么纾解都难掩脸上笑意,她好半天才敛起了笑容,抿抿嘴好奇地问道:“亮亮……看不出来啊,你这内里还有一身功夫,居然能说服我阿兄……”
诸葛亮被周皎诡异的形容弄得哭笑不得,只好道:“天下的兄长再怎么小气,总不会一直难为自己妹妹喜欢的人,何况兄长的心思也并不难猜。”
周皎有些疑问,忍不住问道:“阿兄他是怎么个心思,我好劝歹劝他都没怎么听进心里呢。”
诸葛亮对她轻声道:“身为兄长,只有一个要求,那便是妹妹心悦之人对她是同样的一心一意、情有独钟。”
周皎忍不住露出一个笑容,道:“那倒是我之前犯傻了,早知如此,还不如早早地让你与阿兄见一面呢,省得我夹在中间难做。”
她嘟着嘴似是抱怨,道:“你都不知道我这段时间过得是如履薄冰,生怕阿兄不高兴了。”
诸葛亮却是苦笑道:“虽说如此,但我想兄长如今也不希望我天天在他眼前讨嫌。”
周皎被他的话逗笑,随后道:“这个好说,若要入仕,明年便要参加春试,你在他眼皮子下面待不了多久啦,实在不行,我为你找一间屋子去外面住,安安静静地适合你读书。
到那时候我这边的事情也处理得差不多了,等到春试结果一出,你的娘子官服一脱,换了衣裙为你洗手作羹汤——不过我们可说好了,你得让我先好好学学。”
“好,若是阿皎怕做不好,送来给我尝尝,想必我也能指点一二。”
周皎自知厨艺不佳,也不反驳,道:“就算不好吃……你也得委婉一些,知道吗?”
诸葛亮连忙笑着称是。
※※※※※※※※※※※※※※※※※※※※
我终于赶上整点了,我太难了……上起课来更新更麻烦了……
爱你们嘻嘻嘻w
*
感谢在2020-05-05 23:56:00~2020-05-06 23:42:3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咖啡喵铺子 5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咖啡喵铺子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5章 宏图之下名利收
荆州大局已定,周楠却是主动从周皎这里辞去了周家铺子的“代理”职位,当初他的目的就不大单纯,还想着坑周皎一把,周皎再怎么好心也不会让他继续干下去,于是派遣了周家在荆州留下的可靠的人掌管大局。
周皎本来也无意在荆州多待,事情办得差不多妥当了,又带着诸葛亮与练师他们跑去洞庭湖游玩一趟,提前感受了一下两千年前的洞庭风光——虽说和后世《岳阳楼记》的风光有些许不同,但另有一番未曾雕琢的璞玉之美。
更重要的是她真的在君山岛上找到了君山银针的茶苗,游玩之兴和发财了的快乐并不冲突,是以周皎在安顿手下的人雇佣一些茶农人工种植准备明年赚钱之后,好几天都是脸上带笑、脚下生风,因此还被周瑜嫌弃了一句“庸俗”。
事情处理完,周皎就收拾收拾回去张罗着给自家搬家了,随行的还有诸葛亮等人,至于黄月英以及她说服的一些愿意为孙策效力的人,则是到时候跟着孙策大军直接前往秣陵安排家人。
乘船回丹阳顺流而下,速度远比来荆州的时候快多了,周皎一路上和诸葛亮大概说了说自己家里的情况,还有母亲的偏好什么的,虽说周夫人性情温和,但还是让诸葛亮谨慎为上比较好。
等到了丹阳的码头,周家安排来接应周皎的人已经到了,仆从们把周皎从荆州带回来的几箱银钱利落地搬上了车,先行将货款运走,随后周皎才同诸葛亮走到马车边上,驾车的人正是洪谷,周皎冲他笑了笑,道:“好久不见,最近家中怎么样?”
洪谷露出一个谦和的笑容,道:“小娘子不必担忧,家中一切安好。”
说罢将板凳放在地上摆好。
“那就好。”
周皎踩着板凳上了车。
因着诸葛亮这个“姑爷”在,练师也不好坐在马车内,于是与驱车的洪谷一同坐着。
周皎惬意地靠在马车壁上,对诸葛亮道:“亮亮你放心,母亲待人很好,也很喜欢均儿,不会像阿兄那样。”
“我明白。”
诸葛亮半开玩笑,道:“莫非阿皎比我还紧张。”
周皎急忙道:“你可不要胡说,只要过了阿兄那一关,我觉得天都敞亮了一些。”
诸葛亮被她的话逗笑,道:“若是兄长知道了,恐怕不会高兴。”
周皎横他一眼,道:“怎么,你还要告黑状啊?”
“自然不会,阿皎放心就是。”
周皎哼了一声,却又忍不住露出一个笑容,道:“这么久不见,均儿一定想坏你了,你可要好好安慰安慰他,别摆什么兄长的架子。”
“好。”
不一会儿马车就到了周府,两个人一同下车,从正门进了周府,路边有人看到两个人相携进门,不由都有些诧异与好奇,暗中打量着周皎和她身边的人。
听闻周娘到了二九年岁还未嫁人,反倒是在吴侯麾下官运亨通,与吴侯手下的一众男子相处得极好,前段日子还为了保护吴侯受了伤,更有人听说吴侯是为了给她报仇才攻打荆州,倒是很有故事里“快意恩仇”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