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娘欣慰的点了点头。
阿月也忍不住凑了上来,“夫人,你真的成功了。”
“是啊,叫你过来尝一下,你都不过来。”阿仙开口道。
“那太好了夫人。”阿月说道。
周晚清马上开始做了起来,很快就做了一份出来。
“夫人,我们现在端给大人去尝尝看吧。”阿月连忙开口道。
周晚清带着做好的菜品,去往书房。
“林楚,大人在里面吗?”周晚清看书房的门关的紧紧的,开口问道。
“在,不过还请夫人稍等一下,我进去叫一下大人。”林楚说道。
周晚清觉得有些疑惑,自己直接就进去不是就好了,“不用了吧,我自己直接就进去就好了。”
周晚清刚想要进去,没想到被林楚给拦住了,“夫人,还是等属下进去通报一声,夫人您再进去吧。”
阿月看这样的林楚有些生气,“林楚,你这是什么意思,夫人想要进大人的书房怎么还要通报。”
“夫人,还请您别为难属下。”林楚低着头说道。
周晚清倒是觉得这也没有什么,也不想因为这样的事情让江谚不开心,“好,你进去通报吧,我们就在这里等着。”
“谢夫人理解。”林楚说完推门进去。
“夫人,你干嘛这样。”阿月一脸十分委屈的样子看着周晚清。
周晚清哭笑不得,“没事的,这只是一件小事罢了,也没什么好计较的。”
“奴婢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夫人你是大人的妻子,怎么进大人的书房还要被阻之门外。”阿月实在心里很不舒服,为自己家夫人打抱不平。
周晚清推门进去之后,打开了书房的暗格,进入了密室里面......
密室里面,刚开始很灰暗,但是再走一段路之后,就到了一个宽敞舒适的房间。
“大人。”林楚喊道。
江谚此时正坐在椅子上,看着近些日子来发生的一些事情,江谚虽然表面上对国家社稷好像漠不关心的样子,但是背地里还是很关心的,一直在背后关心着这些事情,想着为百姓谋些利益。
“什么事情。”江谚脸色凝重的开口,近日来各个地方都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了,但是这些上报给君上都没有给出一个好的解决方法,反而每天在朝堂上都在说一些有关官员的事情。
“夫人来了,她来找你,应该是有什么事情,大人您要不要出去看看。”林楚说道。
江谚抬头,嘴角一抹浅笑,“我们出去吧。”
林楚看到江谚的反应,心里不禁感叹果然还是只有夫人才能让大人心情舒畅一些。
二人回到书房。
“好了,没事。”周晚清刚说完,林楚就从里面把门打开。
“夫人,请进。”
周晚清走了进去,阿月也拿着周晚清刚刚做好的菜跟着周晚清进去。
江谚正坐在书房的桌子上写字。
“夫君,我今日与厨娘学习了一道菜,已经做好了,你要不要来尝尝。”周晚清开口道。
阿月上前把饭盒子打开,里面放着一道周晚清刚刚做好的菜,“大人,您尝尝看,这个可是夫人做了很久才做出来的。”
江谚很是开心,拿起筷子尝了一下,味道对于周晚清这样一个刚刚学习的人来说,已经是做的十分的好吃了。
-
江谚放下筷子,周晚清十分期待的完道,“怎么样,好吃吗?”
“很好吃”江谚笑着说道。
“真的吗?那我也尝尝看。”周晚清拿起筷子马上也尝了一口。
马上面露苦色,“夫君,这......”
周晚清没想到这一次的味道还是没有放好,还不如刚才做的那一份好吃。
“没事的,夫人,已经很好吃了。”江谚说道。
江谚现在心情已经好很多了,而这都是周晚清的功劳,“夫人,谢谢你,这么用心地为我做这些。”
周晚清有些奇怪,“大人好端端的为何要和我说谢谢,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没事。”江谚轻轻笑道。
周晚清也不明白什么,也只能跟着笑了笑。
但是心里还是有些不服气,没想到自己还是没有成功。
☆、灾情
周晚清回去之后,一直闷闷不乐的,“阿月,你说我是不是没有做饭的天赋啊。”
“不是的夫人,你这才学习没多久,没有做的很好吃是很正常的,之后再多学习学习就好了。”阿月安慰道。
-
皇宫。
“君上,李丞相求见。”太监进去说道。
“让他进来吧。”君上冷凝着脸开口道。
李丞相走了进来,“参见君上。”
“爱卿平身吧。”君上说道。
“不知爱卿此次前来所谓何事。”君上开口道。
“回君上的话,臣此次前来是为了颍河村的事情而来的。”李丞相说道。
“那丞相对于这一次颍河村发生的灾情有何见解。”君上问道。
而且这一次颍河村的事情发生的很突然,一时间确实还不知道该怎么办,毕竟这件事情已经拖了很久了,不得不尽快解决,不然百姓们将会出现异议......
-
上报的奏折也是一本接着一本,大家都在讨论这件事情。
“回君上的话,臣以为宣扬侯大人回来已经有些日子了,而且宣扬侯大人对于朝廷的事情也毫不关心,臣以为从此可以派宣扬侯大人去往颍河村去抚平灾情,安抚民心。”李丞相说道。
君上有些犹豫,心里其实不太愿意让江谚去,江谚这才刚刚征战回来,还是不要让他再去冒险为好。
“丞相的意见郑会好好考虑的。”君上说道。
李丞相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那君上一定要好好考虑,颍河村的事情一定不要再拖下去了。”
李丞相一看就知道君上并不想让江谚去往颍河村,心里对他还是很关心。
君上应了下来,“既然如此,朕也乏了,丞相要是没有什么事情,就先回去吧。”
“是,微臣告退。”李丞相走了出去。
李丞相出去之后,君上陷入了深思......
“君上打算如何做。”太监林思问道。
“这丞相不知道安了什么心。”君上说道。
“这件事情还需要再想想,还是不能让江谚去冒险。”
李丞相出去之后,唐诗连忙走过来,“如何,君上怎么说。”
“君上还能怎么说,就只知道一味的保护他,看来我们还是要逼他一把了,昨天说好的计划现在实施。”李丞相冷凝这脸说道。
唐诗点了点头同意。
唐诗一直都看江谚很不爽,所以对于这件事情,自然是同意了。
等到周晚清回去之后,江谚再次回到密室,看着这几天颍河村灾情的资料,那里的灾情越来越严重,可是君上却迟迟不给出解决的办法。
要知道每拖一天,颍河村的村民就多一天受难。
-
第二天上朝,君上一脸愁容的模样。
“参见君上。”众臣行礼。
等了许久,君上才开口道,“平身吧。”
“谢君上。”
“你们也知道近日颍河村的事情,你们对这件事情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吗?”君上开口问道。
“启禀君上,臣有一看法,不知当讲不当讲。”唐诗走上前去说道。
“说。”
“君上,臣以为这件事情可以交给宣扬侯去做,让他实地勘察一番,而且我相信凭借宣扬侯大人的聪明才智,一定可以安抚百姓的。”唐诗上前说道。
江谚一诧,看了一眼唐诗,不知道他心里到底在打什么算盘,这不是要拖自己下水吗?
陈东林听到之后连忙上前说道,“君上,微臣觉得十分不妥,宣扬侯大人这才刚刚回来,还是不要让他去冒险为好,让其他更有能力之人去更好。”
“你这是在说我们的宣扬侯大人不够有能力吗?”唐诗怒斥道。
“我自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你这样子做的用意何在,你到底安的什么心。”陈东林同样回绝道。
“好了”君上大喊道,这些天这件事情也搞得他睡不好觉,也想不出一个什么好的对策来,要是没处理好的话,恐怕会引起民愤。
君上这样说了一句,下面的人也就安静了下来,“还请君上定夺。”李丞相站了出来说道。
江谚看着君上一副十分为难的样子,确实这件事情不是一件好差事,而且要是没有处理好的话,后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