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福女之王妃有点辣(23)

作者:墨语烟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此时,张文远刚从地里回来,见有个老道站在自家门口,以为又是来募化的,忙上前施了个礼。

“请道长稍待片刻!”

“且慢!”那老道依旧闭着眼,缓缓开口道:“贫道正与文曲星仙人对坐论道!”

张文远抬头仔细瞧了瞧天上,“道长说的仙人在何处啊!”

那老道人哈哈哈大笑,“张善人,这文曲星就在你家中啊!”

张文远吓了一跳,“就在我家中?道长这是何意?”

老道捋着胡须,呵呵笑道:“令郎乃文曲星下凡,状元之才啊!”

张文远乍一听,惊喜万分,“道长说的可当真?我儿三郎果真能做状元?”

而那老道却只笑着,不再言语,显得高深莫测。

张文远是个明白人,立刻将老道请进屋,吩咐婆娘张赵氏端茶倒水,殷勤款待。

喝了一盏茶,张文远迫不及待问道:“先前道长所说……”

“善人信不过贫道?”老道将茶杯放下,慢条斯理道:“说来也是张善人你广结善缘,乐善好施,才有这善果!”

张文远激动不已,“如此……那可真是我张家之福啊!”

这张文远虽不信佛信道,但是却时常捐些香油钱。遇上有道士,和尚上门募化,也是丝毫不吝啬。他万万没想到,这平时的善举竟带来这样的造化!

当他正高兴之余,那老道又开口道:“可是,令郎虽乃文曲星下凡,可眼下却有一桩灾难,若不化解,轻则霉运缠身,屡试不中,重则还有血光之灾!”

张文远一听吓破了胆,慌忙问道:“那敢问道长如何化解?”

“这化解之法嘛……”老道不再往下说。

张文远明白他的意思,吩咐张赵氏拿出一两银子来,恭敬的递给那老道:“还请道长指点迷津!”

道人收了银子,开口道:“要说这化解之法,便是为令郎寻一门亲事,越快越好!”

“亲事?”张文远有些意外,“如此便能化解?”

道士摇摇头,“非也!这定亲的人家可不是哪家都行!须得是上天注定的姻缘!”

张文远紧皱眉头,“这天意难测,到底哪户人家才是那注定的姻缘?还请道长明示!”

“唉……”那老道叹口气,“这本是天机不可泄露,因你善缘深厚,便向你指点一二!你听清楚了:出门东三里,宅前一棵树。鸟上九重天,便是好姻缘!”

张文远将老道送出门后,回屋细细想了一下午,的亏他读过几年书,终于想明白了!

往东三里,那是安宁村。宅前有树,不就是个“宋”字,鸟上九重天,那就是个“凤”字!不就是那宋家的大孙女,宋明凤!

张文远虽解了这谜题,但又犯了难。这宋明凤早前便有媒婆来说过,模样生的好,她爹宋老三也是读书人。算起来也是门当户对!可张桓卿却说什么也不愿意,加之那宋明凤还大两岁,便回绝了。

如今,竟是天意!

张文远还记得老道临走时千叮咛万嘱咐,那定亲的人家决不能改,只那一家的闺女,天生凤命,能振兴家宅,旺夫旺子!

张文远管不了那么多,这次也不管张桓卿愿不愿意了,当下就打定了主意,嘱咐张赵氏明日去请那媒婆。

不过几天,宋张两家的亲事便定下来了!两家各有目的,可谓一拍即合!

而这次,张桓卿却没有反对!

乔氏将一堆柴抱进厨房,宋乔安正在擀面。

她犹豫了半晌,才缓缓说道:“今儿我听你张婶说凤丫头要出阁了!”

“哦?是吗?”宋乔安面无表情道:“她终于要嫁出去了!”

“那……你知道她嫁的是哪户人家吗?”

宋乔安无所谓道:“不知道,反正她这样的人,嫁去哪家都是那家家门不幸!”

“是张家!”乔氏停顿片刻,“张家的张三郎!”

宋乔安手里的活没停,脸色也无异样,“呦!那这就是王八看绿豆,对了眼了!”

乔氏惊讶于她的淡定,她知道,宋乔安从小心里就一直装着张桓卿。

“唉!”重重叹了口气,“安儿,你要想开些,是咱们没那个福气!如今你已不再是宋家的长房孙女,又住在这茅屋中,与那张三郎已是天壤之别,更何况,你的脸……”

“娘~”宋乔安停下来,“那你说是那张三郎好,还是阿夜好?”

“在我看来,阿夜比他好!”乔氏想都没想便回答了,“这张三郎虽然有学问,有前途,但终究受缚于那些礼法,往后这三妻四妾的,你得吃多少苦!可阿夜就不一样,阿夜老实,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这便是傻人傻福吧,傻的只对一个人好!”

“那不就行了!既然阿夜这么好,我为啥要在意那张三郎。”宋乔安耐心解释着:“其实我对那张三郎真的一点意思都没有!就算有,也是以前小,不懂事!”

乔氏放了心,“那便好!往后你与阿夜好好过日子,相互扶持,日子总会好的!”

慕瑾夜正巧在院子里听的母女俩的这番话,不觉嘴角上扬……

第三十五章 挑拨

张家急得要把宋明凤这旺夫儿媳娶进门,而宋家急着将大龄闺女嫁出去,两家在亲事商量上出奇的和谐,张家给了不菲的彩礼,刘氏便一切都由男方做主。

日子很快定下来,也是下月初五。

与宋乔安和慕瑾夜成亲之日是同一天!

这个日子是不是张宋两家故意为之,宋乔安已不在乎,因为她已经忙的晕头转向了。

宋乔安做的馒头在升平镇已经算是一大特色了。有些人家祝寿,小孩子满月,婚丧嫁娶,也会预定些花样,让宋乔安做出来,以宴宾客。

有时宋乔安甚至要熬一整夜。当然,辛苦是有回报的,馒头卖的好,荷包也鼓起来了。这样,离她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纸包不住火,宋乔安馒头生意火爆,赚的盆满钵满,让宋家的人很是眼红。

明明眼看着那乔氏母女俩就要走投无路,如今竟然日子过的风生水起,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娘,那乔氏走的时候,不知道带走多少东西,竟在镇上开起馒头铺子了!”刘氏满是抱怨。

“怎么?难不成你还以为我老婆子偏袒她,私下给的?咳咳……”宋婆子咳了几声,自打割了麦后,她这身子骨断断续续地不大好。

刘氏不耐烦的解释,“您知道我不是那意思!”

宋婆子喝了一口茶水,缓了缓,“她们走之前,那包袱里面的东西,是你一样样检查过的。首饰细软你都私藏了,难不成,她们变出来的?‘庄稼靠人管,人勤地不懒’,像你们这样不下地的,坐吃山空,迟早连这几间破屋子都卖了,就等着别人看笑话吧!”

刘氏听着这话刺耳,心里老大不痛快,如今与张家结了亲,腰杆子也硬起来了,“哎呦!我的娘诶!我就说一句,您这顶我八句。您这话说的,谁不下地啊?我这马上就生了,怎么下地,老三那是你儿子,让他读书的也是你。二哥躺在床上,整天疯疯癫癫。您呢?三病两痛的,这一大家子,还不得我照应?若不是我生了个好女儿,攀上张家这门好亲事,咱们这家,还不定什么光景呢!您这倒埋怨起我来了!”

“你……咳咳……”宋婆子又猛咳了几声,直咳的脸色发白,全然没了以往的威严。心里虽有气,眼下却只能憋着。

“哎呦,您这病着,就好好歇着,别操心了!回头我让凤丫头去镇上在抓几副药来!”刘氏说罢,脸上带了一丝嫌恶,急急出了宋婆子屋子。

隔天,宋明凤去镇上为宋婆子抓药,从药房出来,没走几步便看见宋乔安的铺子,用几根竹子支起来一块油布用来遮阳,下面摆着两张桌椅,铺子前围满了人。那一个个铜板叮叮当当的直往下面的篮子里仍。

而同一条街上的几家馒头铺子却生意惨淡。

也不知道那小蹄子去哪学的这手艺!宋明凤白了一眼,突然心生一计。

她走到一家馒头铺前,蒸笼热气腾腾,那老板却闲得的打瞌睡。

重重咳了一声。老板醒了过来,满脸堆笑,“小娘子,买馒头吗?我这馒头又大又香!”

说着,那老板揭开蒸笼,馒头整整齐齐码放着,似没卖出去几个。

宋明凤嫌弃道:“你这都是普通馒头,可有路口那家卖的那种好看的馒头?要有的话我买几个!”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