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就是说,只要熬过去了这一阵,那他可就该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了。
他当然不希望再出任何差错。
这帮读书人他是知道的,脑子是一根筋,从来都不会转弯。
最近他们为了这个闹的天翻地覆的,天天都闹着要去宫门口请愿,阻止朝廷派遣使团,这事儿他们宫外这些人都是知道的。
现在他们出现在这儿,还能是做什么?无非就是为了太子的事儿。
他头痛不已,十分怕这帮二愣子再闹出什么事来。
那帮二愣子却已经出声了,不仅理直气壮,而且义愤填膺,指着朱元的脸大骂:“我们是读书人!我们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请愿的人!太子妃,你的丈夫自己言行不谨,以至于陷入瓦剌人之手,成了我们大周的耻辱,瓦剌人用他来要挟我们,要求我们朝廷,羞辱我们,还要我们付出大笔的赎金,太子妃,你可知道这些都是民脂民膏?!你可知道为了这个无能的太子,我们要付出多少?要被瓦剌人如何羞辱?”
七皇子迟疑了一下,一下子不知道该说森么。
他觉得这事儿不能这么算,不过这些读书人向来最是固执,又很烦人,跟他们逞口舌之利半点用处都没有。
他后退了一步,又有些迟疑着想要上前,怕太子妃受辱。
但是朱元却站的笔直,对着那些气势汹汹的读书人也并没有半点退缩的意思,站定了脚看着他们挑了挑眉:“你们和我谈礼法?既然说礼法规矩,你们可有功名在身?见了本宫为何不跪,公主去世众人凭吊,你们挑选这个时候来闹事,是何居心?”
书生们没想到朱元这样冷静,态度这么冷淡,一时有些群情激奋。
他们做错了吗?
他们是在为百姓鸣不平,是在为朝廷打算。
朱元呢?
她丈夫做出这样的事,她竟然还有脸这么理直气壮,半点都不觉得自己有错,这凭什么?
他们果然是最不要脸的两夫妻。
一个白衣书生忍不住嘲讽道:“太子妃难道一点儿都不觉得羞耻吗?大周立朝以来,可从来没出过被俘虏的太子,您的丈夫可是唯一一个,现在你们夫妻俩还要占用民脂民膏,来偿还你们的罪过,难道你们心中半点都没有愧疚吗?!”
是啊,都没有愧疚吗?大家都忍不住愤怒起来,一个个的恨不得把朱元给叮出一个窟窿来。
太过分了,不知廉耻,横行霸道!
书生们三三两两的议论起来,有人已经忍不住大骂了。
七皇子忍不住看了他一眼,有些茫然,这些人为什么对朱元这么大的意见?
说句实话,这又不是朱元的过错,她不过就是个女人而已啊。
第1240章 紧逼
皇室尊贵这的确没错,但是百姓们奉养宗室,百官替他们办事,为的是什么?为的还不适天下安居乐业?
老师也说,民为贵君为轻,若是一国之君不修德行,那又怎么能让人心悦诚服?
何况如今楚庭川还只是太子,东宫就如此无能,等到以后岂不是要葬送整个天下?
读书为了什么?
读书还不是为了知道廉耻,知道礼仪,他们怎么能被这样的人所驱使?
朱元嗤笑了一声。
驸马已经满头的汗水都冒出来了,急急忙忙的跑到朱元跟前低声说:“都是一群读书读傻了的年轻人,您千万别跟他们一般计较。”
这些书生们大多数都是死脑筋,要是惹急了,真有以死明志的,那到时候事情就麻烦了。
要是换在别的时间别的地方,驸马倒是也懒得理会他们闹事不闹事,朱元会不会恼羞成怒,但是这毕竟还是在公主府。
眼看着就是最后一关了,只要这一关过了,他以后就能平平顺顺的当个没公主辖制的驸马,过的不知道能多快活,可不能在今天遭了秧被牵连。
七皇子一直没说话,到了这个时候也跟朱元小声的说:“别惹事了,否则到时候难以收场的。”
读书人,谁都怕他们。
热血年轻人,什么事做不出来?
这个道理连七皇子也知道。
可是驸马挥挥手让侍卫们出来维持秩序,那些书生却闹的更厉害了。
“是不是不把我们当回事?!”白衣书生声嘶力竭:“我们做错了什么?我们是在为圣上着想,为万民计!”
“太子妃你作为未来的中宫之主,难道不觉得惭愧吗?!”
另外的人也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忽然都亢奋起来:“太子妃!太子无能,为何要我们这些无辜的老百姓去收拾烂摊子?!他如此懦弱无能,往后能是个明君吗?!”
驸马都快哭了。
我的老娘哎!这些话是能胡乱说的吗?
未来的明君不明君这种话都说的出来,也真是欺负东宫现在势弱,否则的话,这未来就是妥妥的死路一条了。
真是,也不知道是哪家书院的书生。
这些人都疯了吗?!
家里竟然也不管他们,由着他们出来胡闹!
场面乱糟糟的,侍卫们都已经控制不住这些群情激奋的学生了,后来来的客人们也都被这一幕给镇住了,马车堵了一路,整条街都堵住了。
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公主府旁边的几家府邸都有人出来瞧。
连坐在马车上还堵在后半段的范夫人和王嫱也都听说了此事,对视了一眼之后都很震惊和担心的问:“怎么回事?那些书生怎么混进去的?”
公主府治丧,场面都是有官府控制的,五城兵马司和巡检司的人都到哪儿去了?竟然让这么多人冲进去冲撞阻拦太子妃?!
这还有没有规矩?
还是有人故意为之?
肯定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范夫人满脸都是担心,心里怄火:“这帮子没见过世面的蠢钝学生,肯定是被有心人给挑拨了!可是令人为难的是,哪怕知道是这样,若是真的用强制手段压制住这些学生,也不行……”
是啊,学生自来就是很特殊的群体,这件事若是处置不好,那是要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的。
问题是,如今朝堂上当官的,有几个不是正统的读书人呢?
背后调唆的人也太狠毒了。
王嫱点点头,见范夫人频频掀帘子去看外头的动静,就也道:“不如我跟夫人一道先过去吧?有您在,或者会好一些?”
范大儒毕竟是天下读书人的典范,只要是个读书人就把范大儒看的如同神明,范夫人自然也在这些读书人里头有着天然的重要性。
有她在场,场面或者会更好控制一些。
范夫人却摇了摇头,有些为难的咬着唇:“恐怕不行,若是这个时候我出面维护太子妃,事情只会闹得更大,到时候朝中只怕又有一场风波,刚刚才定好了的使团出行的章程只怕也又有改动……”
那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朱元受辱吗?
既不能动手,妥协的话就是默认了东宫理屈,这一关朱元要怎么过?
王嫱忍不住心急如焚。
那一边的学子们却更加来劲了,人越是多,他们就越发觉得自己如今是当世的拯救者,是为了公道百姓而在跟权贵抗衡。
读书人的血性往往是不带理性的。
不过朱元不是读书人,所以她的脑子始终都很清醒。
在驸马已经实在顶不住要让五城兵马司和巡检司的人来以聚众闹事的理由把人抓走的时候,她摆了摆手,示意驸马不必如此,站在台阶上看着众人,环顾了一圈之后,目光定格在领头的那个白衣书生的身上,挑眉问:“你似乎是神威将军府上的?”
她的记性一直很好,刚来京城在朱家那些日子,她去陈老将军府上处置陈信安的病情的时候,见过这个年轻人,而后就记住了。
果然,见她这么说,那个白衣书生的气势就微微弱了下去,抿着唇梗着脖子问:“是又如何?”
众人都轰然闹起来。
“怎么?太子妃认出了他的门庭,所以想要仗势欺人吗?!”书生们大声冷笑。
“是啊太子妃,怎么了,知道他是神威将军府上的,就要让他闭嘴,当心到时候被清算吗?”一个穿黄衣服的书生哄然大笑,又拍着手道:“您这样可不行啊,他的确是被您认出来了,或许会碍于您的身份退让,可我们这些可都是无权无势的人,难不成,你也想用这一招来威胁我们?还是说,我们反正也无权无势,您就干脆想着镇压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