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门贵嫁(731)

这么一想,太后对上恭妃的语气就更加的冷淡疏离了:“现在太子已经正位东宫,既如此,你原本是太子生母,母族便自然该有应得的恩泽,李大人他们现如今也封了正四品的轻骑将军之职了,你母亲也有了四品恭人的诰命,你做女儿的,该有的孝敬不能没有,皇家也最是重视孝道的,平常妃嫔,娘家尚可每月初一十五有至亲入宫相陪,你自然也不例外,得闲了便多和娘家人走动,少思量些自己不该思量的事。”

太后看着恭妃的眼神意味深长:“人家养育你一场,该有的公道,总不能不给人家。”

第1021章 弯腰

恭妃被太后这一袭连消带打的话说的连抬头的勇气都没有了。

主要是太后的话说的虽然有水平,但是也不跟从前那样顾着体面云遮雾绕的了,太后就只差指着她的鼻子说皇家都是孝顺的人,你算个什么东西,连养育你的爹娘都不孝敬,给你儿子丢脸!

这样的话,哪怕恭妃糊涂到了家,她也知道自己不敢再反驳一句。

可恭妃是真的怕她养母啊!

倒也没什么别的缘故。

这一点,等到太后听说李家夫人进宫了,便明白为什么了。

恭妃战战兢兢的回了自己宫里,也不折腾了,也不记得找未来儿媳妇的麻烦了,更忘了自己还想拉拢儿子跟自己亲些和皇后远些了-----她养母要进宫了!

天啊!

恭妃晚上蒙着被子哭了一场。

等到第二天李太太一进宫,恭妃好险没病一场。

李太太一进宫,不说别的,请了安之后就似笑非笑的看着恭妃娘娘,目光紧紧的盯着她说:“娘娘如今飞黄腾达,不敢见我们,是不想我们来揭娘娘的底么?”

恭妃当即就差点给李太太跪下了。

她吓得眼泪鼻涕都一齐出来,根本就叫不出个娘字。

大家都以为她是嫌弃李家,所以才会昏了头,连罗家那样的人家都肯认,可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她其实就是害怕罢了。

这么多年来,她其实一直都很怕养母家会因为她得到什么,最后恐怕还得进宫来瞧她。

因为她没脸去见养母。

当年朝廷来选人入宫,原本养母家里是不打算让她去的,觉得去宫里不是什么好事,闹的骨肉分离。因为名额本来便选中了李家,刚好李家二叔家乡靠着女儿飞黄腾达,有那等想头,养母家中是打算把名额让给侄女儿的。

是她拿了糖把那个小女孩儿给引得从墙上摔下来,断了腿,她顶替上去,被嬷嬷选中了。

恭妃后来知道后悔了。

她进了宫,却没得到什么好处。

她不是很聪明,但是偏有一张很不错的脸,以至于被嘉平帝看上了一次,却没能有留住嘉平帝的本事。

这么多年,她其实早就后悔了。

如果留在家里,或许她还能有一门不错的亲事,当人家的正头娘子,不必这么日复一日的苦熬。

当年盛贵妃在的时候,她简直连呼吸都是困难的,时刻提心吊胆。

现在也没多少自由,上头一个太后一个皇后,两座大山把她给压得死死的,她连动弹都动弹不得。

想到这些,恭妃哭的更厉害了。

李太太神情复杂的看了她半响,忍不住哂笑:“这么多年过去了,娘娘还是跟在家中的时候一模一样,可娘娘这么哭着,也回不到从前了。”

恭妃噎住。

李太太便冷淡的道:“云姐儿从树上摔下来不久就去世了,二叔伤心过度,也差点儿没了,后来生计所迫跟您父亲去跑船,遭遇了洪水,后来又遇上了土匪……”

恭妃无地自容。

她在李太太跟前是半分底气都没有,简直不敢开口说话,更不要说辩驳。

她捂着脸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李太太的面色就更加冷淡。

哭。

这个女儿从小最擅长的就是哭。

李家人看她可怜在雪地里捡回她,后来还拿了银子打发罗家那些见钱眼开的人,把她真正当成亲生女儿来养。

恭妃自小就喜欢哭,兄弟姐妹们但凡有不如她意的,她就哭。

她天生似乎就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柔弱来换取别人的注意力和同情心。

当初让李云从树上摔下来也是如此。

好在,李太太不是来跟恭妃置气的,真要是置气,早气死了,等不到今天。

她看着恭妃终于哭不下去了,才道:“娘娘,咱们都心平气和坐一坐吧。”

恭妃睁大眼睛看向养母,目光闪烁。

李太太便有话直说:“您命好,生了殿下这样出色的儿子,往后余生是不必再发愁的了,只是,娘娘也该有自知之明。”

恭妃震惊的猛地抬头看向了李太太。

李太太喝一口茶,缓缓对着恭妃说:“娘娘这一生,最大的依仗也就是您的这福运了,从前的事,不必再提。李家只会盼着娘娘和殿下好,绝不会盼望娘娘和殿下不好,娘娘若是聪明,您是堂堂天子妃嫔,生了太子,何等尊荣显贵?往后只要您诚心侍奉太后和皇后娘娘,圣母皇太后这个位子,恐怕也是指日可待,既如此,何不安安分分呢?以您的脑子,也做不出什么有用的决定,这么多年都是殿下靠着自己走过来的,娘娘就算是不给殿下支撑,也不该给殿下添麻烦了。”

恭妃又气又怒又难堪又委屈又愧疚,一时之间面色青了又白白了又青,整个人的表情都有些扭曲。

如果换一个人来说这样的话,恭妃指定让她滚,指着她的鼻子骂她失心疯。

但是偏偏说这话的是她正经的养母。

哪怕恭妃素来糊涂,她也知道,今时不同往日了。

太后瞧她不顺眼,皇后就更是厌恶她。

如果她还在娘家这一件事上头犯糊涂,对养母不敬不孝,那天下都会指责她,而太后和皇后就更有机会料理了她。

她现在不能不听李太太的。

否则李太太把当年选宫女的秘辛一说,她就完了!

知女莫若母,李太太一出马,恭妃立马老实了。

李鹤去接李太太回家,回程的马车上还问呢:“娘受委屈没有?”

恭妃可是个糊涂人。

李太太嗤笑一声:“谈不上,她还跟从前一样,既胆小又糊涂,有贼心没贼胆,若不是为了你,为了给未来太子妃一个面子,我是断不会这么开导一个蠢货的!”

这话说的直接而丝毫不加遮掩里头的厌恶。

李鹤也默然半响。

可他终究只是道:“有一个明白的,便罢了。”

虽然恭妃是糊涂没错,但是奈何人家真是命好,生了个脑筋清楚的儿子不说,未来还有一个同样脑子清醒又极为好用的儿媳妇呢!

朱元其人,实在已经值得李家弯腰。

第1022章 马氏

李家解决了朱元的后顾之忧。

有了李家太太这根定海神针出马,恭妃从未有过的老实了,哪怕是这一次宫里赏东西出来,恭妃也随大流的赏赐了丰厚的东西,给朱元当及笄礼。

朱元收了这东西,让绿衣收起来。

绿衣就笑着玩笑两句:“恭妃娘娘从前可待咱们半点儿不亲近,现在倒是跟从前不同了。”绿衣是知道恭妃的糊涂的,当初罗家的事,连绿衣这样的人都险些被气出个好歹,她对于恭妃的观感实在一言难尽。

可原本还以为恭妃又要生事,没想到恭妃却就此偃旗息鼓了。

真是有些怪异。

唯有花楹和叔晨他们都心知肚明,这哪里是恭妃改了脾气了,这分明就是朱元一物降一物,借助李家直接灭了恭妃的威风罢了。

叔晨啧了一声,心里还是忍不住思量一回。

当初顾传玠到底哪里来的信心跟姑娘斗呢?再来十个顾传玠呢,那也不是姑娘的对手啊!

想想当初跟着顾传玠时的处境,再想想如今的意气风发,叔晨也得在心里庆幸一下自己真是命好,跟到了朱元这样的主子。

往后飞黄腾达,根本就不在话下了。

有这个想法的显然不只是叔晨一个,整个朱家上下现在都喜气洋洋,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在这样喜气洋洋的气氛里头,杨蔼然和苏付氏终于到达京城。

他们两人一进京城,就听说了朱元被封为太子妃的事,两人对视一眼,都看见了对方眼里的惊喜。

事情尘埃落定,总是惹人高兴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