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门贵嫁(409)

张显麟到底没有连中三元。

不过倒不是因为他殿试发挥的不好,文章不到,而是因为这一科中文章最好的几个,一个个的要么已经是四十岁上下,都快当人祖父了,要么就是长的有些上不得台面。

这么一来,年少风流长的俊俏的张显麟,自然只好当个探花。

不然总不能让那些长的丑的去当。

如今张显麟可成了京中人人都要争抢的佳婿了,苏家竟然提前跟张家有了默契?

苏夫人脸上带着笑意,听见朱元说起张显麟,又看了女儿一眼,急忙摇头:“不不不,张家倒是这个张家,可是却不是张公子……是张公子的弟弟。”

朱元想起来,张显麟的弟弟张显祖,如今也正在京城读书,今年秋天应当是要回家去下场的。

苏夫人也没有跟朱元卖关子,咳嗽了一声,请苏付氏带着苏星月下去重新梳妆,自己便低声跟朱元说起来:“从前跟张家也并无什么往来,可是张家后来跟您走的近了一些,我们又仰仗着王太傅……去年冬天,我们家送年礼进京,恰逢张家二少爷也要进京,想着他一个少年怕是不大妥当,便让家中人捎带了他一程……”

这么就结下了渊源。

苏夫人也不瞒着朱元:“我是想着,两家知根知底,二少爷虽然大了星月四岁,可是我们也正想让星月多留几年,二少爷人品也贵重……两家亲上加亲。”

这也是好事,朱元便点头:“夫人这回上京来,也是因为这件事吧?”

其他的倒是都靠后了。

苏夫人点头,又忍不住叹气:“可不是,现在找一门合意的亲事实在是不那么简单。朱姑娘,这小丫头你是知道的,她是个跳脱的性子,总是欢欢喜喜的,什么也不知道,我只盼着她能安安稳稳就行了,实在不敢盼望更多。这一项,我们苏家在京城也的确是没什么来往的多的亲戚,您要是得空……还得劳烦您在其中帮帮忙。”

当媒人吗?

朱元想起苏星月的小表情,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也觉得有趣。

她上一世什么都经历过,就是有一样不行-----襄王死了几个妻子,她自己都是第二个填房了,大家都嫌弃他们夫妇不顺,意头不好,没人敢托她来当这媒人的。

没想到这一世十四岁,就能当媒人了。

甚好甚好,她连连点头:“苏夫人的意思我知道了,过些天想必有些机会,我会带着星月一道去赴宴的,见到了张夫人,便跟张夫人提一提。”

苏夫人松了口气,真心实意的笑了起来。

等到送走了苏夫人,苏付氏便进来朱元的房间,神情有些凝重的跟她说:“元元,刚才向问天来说,贺家出事了。”

又是贺家。

朱元挑眉,转过头看着苏付氏问她:“是贺二吗?”

苏付氏站定了脚,见她一脸笃定,倒也跟着镇定下来,眉眼之间都是冷意,点了点头:“是,贺家二姑娘去看望牢里的贺老爷,被贺老爷扑头盖脸的骂了一通,逼着她去求英国公府,英国公府倒是并没有冷待贺二姑娘,好好的招待了,只是说事关国法,不敢插手,让贺二姑娘安心,这件事不管结果如何,婚约仍旧会履行的。”

明面上的功夫是做到了十分,再也灭有更好的了。

“贺二姑娘听了,谁知道回了家就不知道为什么跟家中的继妹起了冲突,两人很是闹了一场之后,今天傍晚,贺二姑娘被人发现死在了自己房里的床上,应当是吞金自尽的。”苏付氏语气幽幽的:“顺天府已经上门去了。”

贺二怎么可能会为了跟继妹的一场冲突就吞金自尽?

当时她亲娘死了,小妾成了继母,她都能忍的下来。

现在眼看着一直充当吸血鬼的父亲已经进了打牢,贺家族中其他未获罪的人都指望着她这门背靠国公府的亲事,一个个都诚惶诚恐的巴结着她。

哪怕这门婚事最终拖三年拖黄了,她也不会想死的。

苏付氏自然是想明白了这一点,她坐在床沿上,不由得有些齿冷:“国公府做事,可真是一环扣一环,丝毫不给人翻身的机会啊。”

相比起来,前头几次竟然都只是小打小闹似地。

忍了这么久才动手,而且这事儿谁也不能说跟英国公府有关系。

说到底是贺坤自己不争气,竟然狗改不了吃屎,又是赌又是故技重施杀妻,英国公府竟然没有因为这个就反悔,已经是极为尊重圣上。

贺二扛不住压力,也是她自己没福气。

这一招,可真是又狠又准啊。

正中靶心。

朱元眯起眼睛,仔细的打量着桌角那张已经被压住了的帖子,脸上的表情掩映在烛火里看不大真切。

英国公府如果对贺家都这么厌恶的话,那么对她这个毁了他们这一代最优秀的一对孙子孙女的人,当真是毫无芥蒂的吗?

这怎么可能?

苏付氏皱起眉头满脸担心:“这一次是贺家,下一次是不是就轮到咱们了?”

朱元就握住她的手,笑了笑安慰她:“还不至于,我如今怎么说也刚刚得封县主,他们既然已经顺心的除去了贺家这门烦人的亲事,就不可能会再冒进了。再搭上一个我,就太显眼了,他们不会这么做的,不但不会这么做,最近恐怕还会尽力的招揽我,拉拢我,他们家这个女儿,怎么也不可能放弃的,他们还指望着跟我处好关系,让人家知道,徐游跟当初的事情是真的没有关系呢。”

苏付氏没有放松,她知道朱元分析的很对,但是英国公府始终是势大又能忍,心机深沉,以后真是很难对付啊。

第571章 顺眼

可偏偏因为一个徐游,两家已经现在到了结仇的地步。

不说朱元放低身段吧,恐怕就算是放下了身段,英国公府也不是那么能容人的人,这脸皮揭下来了,就已经装不回去了。

她摸了摸朱元的头,到底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路漫漫啊!”

朱元忍不住笑起来了。

不管怎么说,如今的处境,总要比上一世要好上千倍百倍了,要是姨母也知道上一世的遭遇,这个时候只怕要双手合十的去拜神酬谢了。

她笑过之后,便重新梳理起了这里头的关系。

母亲的大仇是已经报了,心中最重要的事情已经做了一大半,剩下的,无非就是安安稳稳的扶着弟弟成才,看着弟弟能够过上好日子,娶妻生子。

报仇人人都看着难如登天,可是靠着上一世知道的一些蹊跷事,到底还是磕磕绊绊还算顺利的在楚庭川和卫敏斋的帮扶下做到了。

这让弟弟过好的愿望,才是真的有些难。

毕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成的事,简直是水磨工夫。

她开了丰乐楼,是要赚银子,给将来朱景先走仕途准备后盾,进宫陪伴伺候太后,是要博一个外在的面子和名声,不说能怎么样,至少也要先让朱景先的出身不被那么多人指摘。

可是就算是已经成了圣旨亲封的惠宁县主,看来是鲜花着锦了,其实前路却真的还是如同苏付氏说的,仍旧很艰难。

别的不说,光是得罪过且不能再修好的大户,便有一等国公府和武宁伯府,还有陆家……

如果这些不解决,往后朱景先是不能一帆风顺的。

她为了朱景先找先生和书院读书的事情已经忙了很久了,王家也心知肚明,可是哪怕她跟王嫱的关系如此亲近,王太傅也并不曾透露过半点要指点朱景先的事来,让他进王家家学的事情更是提都没提过。

终究是因为忌讳天下读书人和文人都对朱元姐弟的评价不好。

这一次肯借着王先生的口压制住那些不好的声音顶着压力让朱景先进王家的家学,说到底只是因为看了楚庭川的面子而已。

但是以后她们姐弟要一直靠着楚庭川的面子和安排过日子吗?

如果有一天靠不住了呢?

她不能不为以后做打算。

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许多下,她抬头看着苏付氏,轻声说:“姨母,送给王先生的礼物,咱们家有没有合适的?”

苏付氏出神,听见她问话,才转过头来哦了一声:“正要跟你商量,王先生是读书人,这送读书人的东西,总是要格外慎重一些的,免得一不小心,反而触了他们的霉头,倒不好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