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甜蜜蜜+番外(53)

等她晚饭快做完时两位长辈带着孩子们回来了,看到家里有客人,自然得过去寒暄一番,唐彩芹把孩子留给女婿,自己到厨房来给女儿帮忙。

“妈,我记得爸的生日是十月份。”

唐彩芹点头,“可不是,还有半个月就是你爸的生日,不过只是零碎的散生日,过不过都一样。”

暑假苏致霖原本是打算看看女儿,看看外孙外孙女的,可他们从武汉搬到首都,怕他跟着后面跑来跑去的麻烦,打算在首都安置好了再等他过来。

苏致霖在家没事做,熟人请他帮忙给孩子补课他推托不了就接了,谁知道那孩子基础忒差,他又是好为人师不肯半途而废的,一直补习到开学才停,令他高兴的是,孩子开学后测验,几门功课都提高了十分到二十分,从中下游升到了中上游,接着努力不说重点大学,起码普通大学是没问题的。

“妈,要不我给你买张机票你回去陪爸过生日呗,有婆婆和孙婶在,两个孩子没问题的。”

唐彩芹摇头拒绝了,“不用,反正过年会回去的,也不在乎多等两个月,你还是问问你婆婆,她过来的时间比我长。”

苏雯慧搂着她妈的肩感动道,“妈,你对我真是太好了,等佐佐和悠悠长大,我一定让他们好好孝顺姥姥姥爷。”

唐彩芹转头笑着说,“我啊用不着孩子们孝敬我,只要你这个当妈的知道孝敬我就行了。”

“那肯定的啊,不光我孝顺,你女婿也得孝顺。”

“翰东的孝心是没话说的,不过我们现在还没老到要你们照顾的时候,我估摸着还能再给你们帮上十来年的忙。”

“不会的,你肯定能长命百岁。”

“哎呦,那我可不敢想,能活到七八十我就知足了。”

苏雯慧想到上辈子,母亲八十五岁寿终正寝,倒是父亲,生病后七十来岁就没了,这辈子一定要每年给他安排体检预防疾病,注意饮食,哪怕能多活五年十年也是好的。

晚饭的时候,李翰东陪着季航一起喝酒,苏雯慧也跟着喝了一杯红酒,听季航说了不少李翰东在军校里的趣事,例如比赛时一个人干翻一队,几次刷新了校内记录,军区射击比赛的枪王,教官们的得意门生,到现在还有两项记录没人破呢。

苏雯慧眼睛亮亮的,这些都是她没有听过的李翰东,原来他的过去那样的璀璨夺目,可惜这些都是她无法参与的过去,不过没关系,他们还有几十年的人生要共同度过,就让她慢慢去了解他的一切吧。

这天夜里,在酒精的作用下两人的夫妻生活更添了一份激情,李翰东仿佛不知疲倦,苏雯慧也全身心的配合,直到客厅里的自鸣钟敲了十二声后,两人才相拥着沉入梦想。

第二天,苏雯慧跟婆婆说了回老家的事,问她想不想回去看看公公,陈美凤跟唐彩芹一样拒绝了。

“不用,我知道你有孝心,不过你爸在家挺好,还有你大姐照顾,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带好佐佐和悠悠,等他们上周岁了,那我就可以少操点心,没事回去看看,现在不行,他们还小呢。”

“妈,你什么时候想回去了跟我们说,我给你买机票,飞回去很快的,我也跟翰东说好了,今年咱们回老家过春节,也让佐佐和悠悠见见家里的亲戚。”

“可不是,你大姐老想看孩子了,我说那你过来啊,她又撂不下家里的事,得照顾小澈还得上班。”

苏雯慧给婆婆带起了高帽,“大姐是挺辛苦的,主要是她没有像我这样事事操心帮忙的婆婆,什么都得自己来。”

陈美凤听了这话挺舒坦,面上还是谦虚的说,“你跟你大姐也不一样,你生了两个,我们做长辈的不帮忙就说不过去了,除了带带孩子,其他的也帮不上什么。”

按照老家传统,媳妇生了孩子公婆得给一笔“辛苦费”,当时他们准备了八千的红包,可儿子儿媳说什么也不肯收,让他们自己留着花,平时儿媳也经常给自己买衣服买鞋子,上街买菜也是有生活费的,多少人家为了钱的事闹矛盾,自家因为儿子儿媳出息,能挣钱,从来没有过这个矛盾,这一点陈美凤也是很满足的,家和万事兴,一家人能够和睦相处比什么都重要。

虽然苏雯慧他们没有回老家,但苏致霖过生日那天她还是跟唐彩芹一起打了个电话回去,接到电话的苏致霖非常高兴。

他在电话里笑着说,“我自己都不记得今天生日,没想到你们还放在心上了。”

“爸爸,生日快乐,你记得今天一定要吃面条,还要给自己煮个鸡蛋。”

唐彩芹了解丈夫的为人,让他自己煮是不可能的,他平时都是去学校食堂吃饭,周末的时候去大伯家蹭,这也是自己给惯的,让他一点做饭的技能都没学上。

“你爸才不会煮呢,还是让他去胡同口的面馆买一碗吃来的实在。”

苏致霖听了老婆的话憨厚的笑了,不否认、不辩解,直接顺从了下来。

“好,等会儿我就去买一碗,再让人给我加颗鸡蛋。”

苏雯慧问,“爸,你过生日有什么生日愿望吗?比如想让妈回去看看你之类的。”

唐彩芹在旁边笑道,“你这丫头,这么大了还拿你爸妈开涮呢。”

苏致霖在电话里说,“不用,你妈晕车,来来□□的她也吃不消,等放寒假了我过去找你们。”

苏雯慧指着电话冲她妈笑,“妈,你看爸多心疼你。”

唐彩芹睨了女儿一眼,最后也跟着笑了。

陈美凤坐在另一边的沙发上看她们母女两打电话,跟身边的佐佐悠悠说,“你看,妈妈在给谁打电话啊,是姥爷,姥爷今天过生日。”

两个孩子已经会说一些简单的音节了,跟着奶奶的话咿咿呀呀的说着,发出“妈妈”“姥姥”的音来。

电话里的苏致霖听到孩子的声音,自然问起了外孙外孙女的情况。

“孩子们都好吗?好久没见他们了,心里还怪想的。”

他还是今年过年后请了几天假去了武汉,之后就一直没见过孩子了。

“挺好的,他们刚刚在拍手呢,等下次见面他们就会叫你姥爷了。”

“那就好,你们好好照顾孩子就行,我在家没什么,不用挂念我。”

快挂电话的时候,唐彩芹的眼眶突然红了,再怎么说不想丈夫心里还是惦记的,何况他们和睦了一辈子,从来没有分开过这么长时间。

这天苏雯慧接到首都出版社钟主任的电话,说有人跟他打听“南山子”的情况,想买下《大宋奇案》的影视版权拍成电视剧,问苏雯慧有没有意向见一面。

“拍电视剧?是改编还是使用,需要我署名吗?”

署不署名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是尊重她作为作品创作者,后者则是将她看作写手、抢手之流,如果是后者,苏雯慧是懒于理会的,既然对方不尊重她,她又何必凑上去找不痛快,但如果是前者的话,她倒是可以考虑见一面。.

第四十章 影视化的可能性

“肯定是要署名的, 对方看中的就是你‘南山子’的名号。”

如果说南山子的作品之前在江城一代影响较大的话,那么《大宋奇案》出版后,影响力则扩大到了全国, 这与首都报社不遗余力的广告宣传有关, 兼之港台小说涌入内地, 咱们自然也得多捧捧自己的作品。

除了作品过硬,苏雯慧军属的身份也给她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名利场上的人都是人精, 自然能发现苏雯慧的潜在优势, 又怎么会找到她面前还给她不痛快呢。

苏雯慧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才松了口,“可以,那就见一面吧, 但具体情况得面谈。”

一直以来小说影视化的作品不少,比如着名的《康熙王朝》、《活着》等,苏雯慧自认作品无法与这些经典比肩, 历史描述中肯定会有不够严谨的地方是需要修改的。

他们约在一家很有情调的咖啡厅里见面,十月的首都天空蔚蓝, 气候高远,梧桐树叶在秋风的吹拂下飘落, 苏雯慧穿着套裙长发披肩出现时, 对方甚至不敢相信,诧异着问钟友民, “这是‘南山子’?”

钟友民狡黠一笑,“没想到吧,我啊就是故意不跟你说,好让你大吃一惊。”

对方也笑着摇头,“你不厚道啊, 想让我出丑,不过我确实没想到,你说作者是位女士,我想的形象跟文学教授一样,戴着眼镜一股子书香气的那种,没想到是个时髦女郎,这种形象应该写言情小说,当咱们内地的‘琼瑶’,保准卖座。”

洲是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