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何华一时沉默,“算算路程,郑业和梅启英也差不多快要回去了,他们两个回去后东海郡会是个什么局势还是个未知数。”
这二人都是偏执之人,否则也不会随林成义行那祭海之事,想到这个封何华又是一阵叹息,“按照乔闻珂的性格,在审讯出结果的时候,应当便已经派人去天落山了。”
说着站起来打开窗子,外边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出了乌云,天上黑压压一片,看起来像是要下雨,已经是初春,夜风仍旧带着些冬天的寒意。
“殿下。”夏兰站在窗前,“可是有什么要的?”
“没什么。”封何华摇头,然后回头对左悠之说道,“我想现在进宫去等消息,不知道缘由我实在是不放心。”
“父皇叫你好好歇着,这个时候去怕是会被赶回来。”左悠之笑了笑,对她陈述这个事实,“不是都夸乔大人办事妥帖吗?你对他是该放心的。”
“我自然信得过乔闻珂,虽说古板,办起事来可绝不含糊,只是到底心里装着事,睡不踏实。”
“那便明日早些起来?”左悠之已经摸透了封何华的性格,知道劝不住,便主动提议,“早些去也一样,毕竟这个时候父皇应当已经睡下了,你去了也是惊扰,叫父皇一块睡不安稳。”
想想也是,封何华便同意了,却也不准备回卧房去,想着就在书房凑合一夜了事,左悠之好不容易才把人劝住。
他们的卧房里点着两支银烛,是当初成婚时朔皇给的,据说是奇珍异宝,若是说起来历甚至可以写上个话本,按照朔皇的说法是这东西可以燃千年而不灭,这点封何华倒是看出来了些,毕竟已经点了好几个月了,看起来仿佛丝毫没有减少。至于所谓的能燃千年,权当笑话揭过了。
换了衣裳走到床边,就看到左悠之躺着在对她笑,封何华已经拿掉了那张面具,好在屋子里光线够昏暗,一些细小的情绪变化还是看不出来的,便拉下了帘帐躺下,结果刚刚躺稳,左悠之就从后边抱了上来,惊得封何华险些一拳打过去,好在想起自己的承诺,生生地忍住了。
没有被推开也没有挨揍,左悠之心生欢喜,把脸贴在封何华背上,“殿下还是太瘦了,得多吃些,每日操劳国事,若是身子垮了该怎么办?”
“嫌瘦那你便放开。”封何华道。
左悠之叹了口气,他的何华师姐,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去思考风花雪月啊。
便就这样抱着没有再说话,过了一阵听到封何华轻浅的呼吸声,便知道她是睡过去了,左悠之叹了口气,单臂支起身子,盯着封何华的睡颜,漂亮的面孔在银烛的光下显得温柔了许多,却仍然带着那种可以让人沉沦的神奇力量。
忍不住低下头,如蜻蜓点水般,以嘴唇在封何华侧脸上碰了一下,然后心满意足地躺下闭上了眼睛。
次日封何华醒时,天还黑着,外边是哗啦啦的雨声,她眯着眼睛躺了会儿,没有惊扰左悠之,小心翼翼地把在自己腰上的手挪开,掀开帐子下了床。
外边在下着雨,封何华过去开了窗子,尘土的气味扑鼻而来,青石板的地面湿漉漉的,在屋内的烛光下有些发亮。
左悠之似乎对她的起身毫无察觉,仍旧在原处睡着,封何华又听了会儿滴滴答答的雨声,便关上窗子,走回床边给左悠之掖了掖被子,这才出了门。
时间尚早,怕是连要上朝的臣子们也都还睡着未起,封何华心中挂念着事,在府里是一刻都呆不下去了,只是距离开宫门还为时尚早,她若是此时过去,恐怕又要破例,先前是她思虑不周,如今却是再也不肯去做这种犯律的事情了。
小厮已经牵好了马车在府外等着,封何华走到门口,又改变了主意。
她回去换了身衣裳,又撑了把伞,吩咐小厮不必跟着,准备走去宫里。
街边的灯笼尚未完全熄灭,路上也不算黑,虽说是雨天,街上的铺子外已经有人在打扫了,一些卖饭食的铺子更是开始冒热气了,香气漫着满街都是,同尘土味混着,成了一种奇特的烟火气。
封何华今日穿了身白色的袍子,袍角被雨水打湿,沾上了泥土的颜色,宽大的衣袖也有些湿意,她低下头,盯着那污迹发愣。
旁边是个卖粥的铺子,封何华走过去要了碗粥,坐在那儿就着咸菜一勺一勺地喝。
味道自然比不上宫里厨子做的精细,封何华喝得很慢,她的位子离灶台近,卖粥的是个胖胖的中年妇人,一边看着锅里用小火熬着的粥,一边和着面,看那样子是准备要包包子,封何华探着头看一边小盆里的馅料,那妇人发现了她的动作,笑着说道,“公子我观你是生面孔?这包子可是我们老张家的秘传,公子若是等中午来,必然是能吃上的”
声音里满是骄傲与夸耀之意。
封何华笑了笑,也跟着夸了几句,“那我中午必然要来。”
那妇人更高兴了,眉飞色舞地开始给封何华讲,左右时间还早着,铺子里又只有她一个客人,封何华也不急,含笑听着,偶尔还会插几句话,忽然就听到后边传来个男人的声音,“公子莫怪,内人就是这个性子,一说起来便没个完。”
接着出来个中年男人,一身书卷气,看着应该是某个学堂的教书先生,他走过来坐到封何华面前,“公子不介意在下拼个桌吧。”
又从里边跑出来个小少年,喊着饿坐在那中年男人旁边,那妇人笑着骂了句,然后端了两碗粥上来,小少年低着头拿了碗吃着,中年男人转头喊自己的妻子,“你吃了没。”
“我早吃了。”妇人一边笑一边麻利地包着包子。
封何华不由莞尔。
中年男人把那碟子往封何华那边推了推,封何华愣了下,然后道谢。
这时外边又陆陆续续进来不少人,都是要喝粥的,那妇人忙着招呼客人,也顾不得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中年男人喝了自己的粥,便去后边帮着清洗碗筷,那小少年跑来跑去忙着端粥和收拾桌子,封何华搅了搅面前的半碗粥,又夹了一筷子咸菜,忽然问道,“店家,你这咸菜卖不卖?”
第53章 截杀
出了粥铺,封何华提着一包咸菜缓慢地往宫里走,天色仍旧阴沉沉的,雨倒是小了些,封何华索性合上伞,淋着雨走。
路边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有要出去上工的,还有要出去务农的,从封何华身边匆匆走过。
忽然有一人迎面走来,封何华起初并未在意,就在离得咫尺之遥时,内心忽然没来由地涌上一阵危机感,不由往旁边一躲,再回头,对方满脸诧异,手中的短刀刺了个空。
“殿下真是好身手。”这人说着,从两边的人群中又走出来两个同他一般打扮的人。
“你们是何人?是谁派你们来的?”一面躲着这三人的攻势,封何华试着问他们话。
三人用的都是短刀,封何华虽无武器在身,好歹有那么一把伞,倒也不至于真的伤到,路两边都是寻常百姓,一辈子都没见过这种阵势的大有人在,早就被吓得跑了,有些机灵的已经跑去京兆府求救,一时间街上除了他们外空无一人。
刺客不答话,手上的招式却越发狠厉,三个人把封何华围得没有半点脱身之机。
封何华年少时也在外祖家跟着几位表兄一起学过武,后来在紫衡也学了些,说是高手自然夸张了,但这三人却是叫她不放在眼里的,应付起来游刃有余。
忽然自一边的屋顶上又窜出了五六个人,俱是白布蒙着面有人持剑,也有人持弓,看样子也是冲她来的,封何华有些遗憾地叹了口气,人数一多,她便难以应对了,更何况还有在远处持弓之人还是快些解决得好。
她按了伞柄上的一个机关,精致的伞面登时便脱落,伞柄变成了一柄细剑,闪着寒光。
最开始试图偷袭的那人尚未来得及反应,便被封何华一剑穿胸,封何华夺过他手上的短刀,用足了力气,向着屋顶上已经搭弓的那人掷了过去。
几乎同时,闪身躲过了刺来的剑,反手一剑送这人归天。
远处的街道上已经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应当是京兆尹带着人赶来了,刺客们下手便更加狠了,大有不死不休的架势。
这便更加让封何华确定了他们是死士,彻底下了死手,等到京兆尹来时,看到封何华满身血的站在一地尸体之间,吓得腿一软,直接就跪下了,说话哆嗦着,“殿……殿下……臣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