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贵妃长寿(141)

作者:花气薰人欲破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没了让人痛苦的哺乳和各种手忙脚乱伺候吃喝拉撒,乳母每天都会把和顾收拾的干干净净抱了来,高静姝就负责跟女儿培养感情。

于是高静姝觉得孩子真是可爱——她几乎没见过和顾不可爱的一面呢。

后宫的妃嫔,任务就不在哺乳上。

从产育后,太医院就会给开调养的方子,让产妇回乳。每日会有内务府专精此道的嬷嬷来给按摩身子,帮助身材恢复。

别看宫里产妇生产的过程很简陋,都靠自己硬生。

但产后关于女人恢复身材容颜的秘方却是数不胜数——毕竟整个皇宫里所有人的第一要务就是伺候好皇上。什么能讨皇上开心,什么就会兴盛——这些美容美体行业自然就格外发达。

宫妃们从不在这上头吝啬。

就算是愉嫔,当年生完五阿哥手头再不宽裕,也不敢少了给这些嬷嬷们的钱财。

还是要尽早恢复身子伺候皇上才要紧。

如纯嫔嘉妃这些不只生育一次的人,更是轻车熟路,基本能做到出月子就把绿头牌放回去,积极投入到后宫侍寝的洪流中去。

高静姝这种连着歇三个月的已经是少数了。

这还是夏院正跟林太医一起为她背书,跟皇上说,女人坐月子如果调理的好,能去掉往日的女儿病根,再是难逢的机会。

所以高静姝才得以休三个月的假。

如今她手足冰寒,气虚体寒等弱症确实都好了不少,皇上想来也是得了夏院正的汇报。

今日都问到她跟前来,估计她也不能再偷懒了。

于是她带着假期结束的悲壮心情,对着皇上笑了笑。

皇上用手背贴了贴贵妃的腮:“果然是热的,等过几日去圆明园就好了。”

再次提到圆明园,高静姝才有点惊讶道:“今年还去圆明园避暑?那七阿哥的种痘是等着回宫再说呢还是在圆明园。”

“就在圆明园。那里地方阔朗些,朕要单独拨一个四面环水,与外隔绝的院落给永琮,一应吃食用度都从里面走。永琮若有事,那一座岛院上的伺候的人也不必活了。”

见贵妃惊得眨眼,皇上拍了拍她的手背:“也是为了以防万一,宫里奴才多,到底人多口手也杂。”

“你不必担心永琮,朕还特意命人从苏州请回来一位神医。”

想起贵妃看医书,就道:“《伤寒杂病论》你是自然是看过的。”

“是,太医院至今还流传一句话呢,惟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

“医圣张家这一脉也有后人,皇玛法在位时,张家就为了种痘之事推行出力不少,就是从《张氏医通》成书后,不但宫廷王公之家,连着民间才开始盛行种痘。许多婴儿得以保全。”

“如今张家后人还在苏州开医馆,朕已命人速速从江南带张登回京,与夏子鱼一起照看七阿哥。”

皇上握了贵妃的手:“你放心,如今民间种痘都很熟络了,何况宫里。到时候咱们和顾,也叫夏子鱼看着好不好?”

六月底,皇上圣驾到了圆明园。

高静姝照旧住了万方安和馆,每到了夏日,她真是甚为想念圆明园。

宫里宫道两旁都是红墙琉璃瓦,晒人不说,还刺目反光。圆明园可就大不一样,处处浓荫垂地。每日请安的时候,只要选对了树木枝叶繁密的路,日光就一丝半缝也透不进来,阴凉清静,

做皇上就得是忙命,皇上本人在圆明园呆了十几天后,又要带着诸臣工往木兰围场去。倒是没带什么妃嫔。

皇上走之前对皇后嘱咐一二:“朕今年必要行木兰秋狝,只是宫里孩子多且年纪小,经不起折腾。只怕连皇额娘都不肯放下永琮,跟着朕去木兰围场。既如此,朕就预备轻装简行只带颖嫔和穆贵人这两个蒙古嫔妃随侍。”

“等朕九月份回圆明园,就忙永琮种痘之事。”

大小金川之战已经开始,早在端午过后里皇上就命张广泗围剿大金川土司沙罗奔,七月里更是全面跟大小金川开战。

因而木兰围场之行势在必得。

和亲王最近都夹紧尾巴做人——皇上用蒙古之时,自家女儿居然躲过一劫没有去和亲,真的是万幸。

于是在此次木兰秋狝中难得规规矩矩,对待蒙古诸部尤其是巴林部格外客气,心道:谢谢你儿子狂饮纵马摔死,让我保住了女儿。

皇上对颖嫔与穆贵人也是多加恩赏,蒙古各部均表示收到皇上的指示,必将为皇上分忧。甚至还雇笔杆代笔,上了几封拍马屁的奏折。

什么皇上威武,必是能让叛军拱手俛头缘远来降,再有什么皇上之威令四海宾服,八方宁静,蒙古必好生为皇上效力军前。

皇上木兰秋狝的政治任务完了,刚想松一口气,好好享受一下围猎的痛快,谁料八百两加急的奏折,报江苏六塘等河道又塌了,皇上一边责令工部报上上回修河道的所有流程和官员,一面又要选一位军机处大学士去坐镇江苏,瞧瞧到底是怎么回事!

今年的工作重心在征战上,皇上不欲各地再起乱事,尤其是江南还是交税重地,自然要早早平复了此事才好。

大小金川战役初开,讷亲这个首席军机处大臣是走不开了,张廷玉倒是办事老道为人谨慎,但他马上八十了,皇上也怕他被河水冲走,和鄂尔泰就伺候先帝爷去了,因而还是点了高斌出差——横竖江南他也最熟。

只是上回出差去云贵平白莲教也点了他,这回又是辛苦的差事,想想高斌也过了五十知天命之年,皇上就格外勉励了两句,又特许他去圆明园见一回贵妃再走马上任。

因高斌要回京城才好走水路去江南,去趟圆明园倒不耽误太多时间,皇上便给了这个恩典:“说来贵妃诞下公主后,你还未曾见过外孙女呢。”

高斌叩首:“河道水患重要,臣早到一刻也是好的,皇上恩典臣铭感五内,请皇上暂且记下,等臣从江南回来,再许臣叩见贵妃与公主。”

皇上微笑点头:“也好。”

高斌心道:现在跟皇上相处都靠猜啊,天子心里记账可是有点吓人。

比如方才,自己要因为贵妃诞下公主而骄矜,不顾国事反而去见贵妃和公主,皇上肯定会在心里记一笔。

七月底的圆明园。

太后正带了皇后与众妃嫔泛舟消暑。

大船停泊在密树浓阴之下,稳如平地后,太后方才登上甲板,立于船头。见水波初兴,荷叶田田,水色荷影在天边汇成一色碧痕。岸边芳兰草木的清香,与荷花的甜香夹杂,熏人欲醉。

太后看的舒心,心情极佳,就命船娘划着船去采荷叶和荷花来赏玩。

笑呵呵道:“谁愿意跟着船娘去就去吧。或者愿意在这船板上赏景也罢,哀家是要到船舱里去吃点心喝茶去了。”

说完就扶着孟姑姑的手自顾自进去。

纯嫔刚想跟着进去服侍,太后就道:“你们年轻人取乐,何必跟着哀家这个老婆子,哀家自个儿在下面听小戏还自在些罢了。”

纯嫔有点尴尬的止住脚步。

旁人也都耳聪目明,于是都不曾跟了太后去室内,便是太后甚为喜欢的娴妃,也自在站在船头赏景,见远处有九曲廊桥可通岸边一座雕镂小楼,便与皇后请示道要上岸去更衣。

嫔妃们站的三三两两,俱是让宫人打了伞或是带了纱帽。

皇后和娴妃刚说完话,一转头就见贵妃已然走到大船边上连着小船的木板上去:“扶我一把,我去掐几个嫩莲蓬吃。”唬的上头两位船娘连忙一边一个的扶着贵妃上了小船:“娘娘快舱里面坐吧,外头暑气大得很。”

大船上总共就拴着两条小船备用。

娴妃想了想,就扬了扬手帕道:“贵妃,你的船把我捎到岸边可好?”免得两条船都划走,一时大船上太后皇后有什么吩咐。

众嫔妃就见贵妃的面容从船舱里露出,银纱的围帽也掀起了一半,粉面半张,竟然与身后的荷花分不出谁更娇艳细嫩些。

“好啊,你下来,我先送你再去寻荷花和莲蓬。”

纯嫔不免有些发酸,对旁边的嘉妃道:“也是生了个女儿的人了,贵妃容貌倒与十年前没什么分别。”

嘉妃轻笑:“据说生女儿养人呢。况且宫里的女人,下了多大的力气保养?又花了多少天材地宝,能不青春久驻吗?”算来嘉妃自己也是三十三岁的年纪了,可她每日晨起对着自己的面容,仍旧是一丝皱纹也寻不出,哪怕休息不好气色欠佳的时候,只需巧手宫女妆饰一番后,看起来也如二十许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