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芳(299)

作者:须弥普普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透过户部繁缛的公文,周弘殷不费吹灰之力,就寻到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

朝廷一年所得,仅有三成为田赋所得,其余大半源自商税,商税之中,盐铁、茶酒占头最大。其中盐税并无多少变动,与去岁相差仿佛,茶税却是先增再减,最后所得的数字只比去年添多了一点,唯有酒税,足足增了三成,可再仔细比对,增项全数集中在最后一季,短短两个多月时间,酒税添了一倍还多。

户部的折子写得很详细,后头甚至还逐月附上了酒税构成明细,叫人一眼就能看到其中增项全数来源于两处,一处是酿酒坊,另一处则是京城新设的隔槽坊。

酿酒坊倒是其次,先前就曾经下过任务,必要如期完成的,可这隔槽坊却是很出乎意料了。

周弘殷很快就记起来,当日石启贤来报,说要用前朝隔槽之法提增收项,等到支应过去这一段,战事渐歇,国库负担渐轻,便做停用。他当时听得说只是试行,虽然觉得未必有用,却也没有否决,自批了同意。

谁料得不过短短几个月,寻常新设的衙署,能将架子搭起来就不错了,这隔槽坊居然如此能得钱。

周弘殷一时心动起来,略一思忖,粗粗将那折子看完,没寻到自己要找的内容,便打铃叫了外头黄门进来。

此刻刚到丑时,正是常人最困的时候,周弘殷不知是不是因为今日吃了下头奉上来的丹药,又有宫中的地龙熏着,却是全身发着温温热,暖洋洋的,整个人甚至有种晕乎乎将上天的飘忽感。

他并不困倦,脑子是清醒的,矛盾的是,一双腿脚十分矛盾,又自觉有力,又软绵绵。

摇了摇头,将那奇异的感觉甩出脑子,周弘殷对着进来应话的小黄门道:“去查查隔槽坊的宗卷,将那衙署里头官吏、构架、账目全数取过来。”

他要使人去仙山、仙境、仙岛求药,需要新开财源,也要肯卖命、干实事的人才。

若是没有记错,当日石启贤说过,欲要用越州裴家剩的独子去弄那隔槽坊。

毕竟是士族出身,做起事来,果然卓有成效,又有见识,正好去为自己所用。

晾了这几十年,一家人都约莫要死绝了,总该清醒了,难得此刻得个机会,应当即使是卖命也会死命抓住的吧?

第331章 青眼

外头夜幕低垂,裴继安站在左久廉的下首,也不择座,而是虚指着桌上的文书,一一同对方解释里头各项内容。

他方才应付了对方半日,所答之事,无一不是之前上报时在折子当中写过的,却又被其反复盘问,其中刁难简直太过明显。

左久廉对着文书,对当中问题翻来覆去地询问,除却担心再次出现上回被石启贤发问却无法回答的情况,自然也另有一种隐秘的企图。

司酒监就在御街临街之上,此处虽是后衙,却也当着街巷不远,两人正说着话,忽听得外头更鼓声响,凝神分辨,原来已经丑时了。

左久廉年龄渐长,精力早已不如年轻时旺盛,眼下见得裴继安半晌没有疲惫的意思,问了足足两个时辰,依旧精神奕奕,回答起来滴水不漏不说,还一丝苦累都不叫,也不说要回去睡觉,终于忍不住暗暗叹了一口气。

如此不骄不躁,叫他不禁有些怀疑自己原本的打算能不能做成。

裴继安没有熬不住,此时倒是左久廉有点受不了了。

他想了想,看着对方腰身还是挺得笔直,面上的神情都没有多少变化,一副沉稳踏实的样子,终于放弃地将那文书轻轻合上,抬头叫了一声裴继安,复又道:“这几个月,你在隔槽坊中做得很好,我同石参政说过数回,先前还欲要为你引荐,只是接连遇得潭州霜冻、蔡州、登州两地地动,兴元府又有蝗灾,再兼翔庆战事不歇,中书忙得厉害,他实在腾不出空来,只好就此作罢。”

他这话中真假参半,却是毫不客气地向裴继安卖了一个好。

最近小半载,大魏确实多灾多难,石启贤也的确忙得不行,据说政事堂、枢密院中主事之人几乎已经常年歇在宫中,而朝中因有急事,好几回都罢了常朝。除此之外,甚至今岁太后与皇后生辰都是停而不办。

值此忙乱之际,左久廉惯来长于看风向,自然不会凑上前去触霉头,又怎么可能为了一个与他不同党也不同脉,甚至战队也截然相反的裴继安执着引荐,此时不过说个嘴响罢了。

裴继安微微一笑,道了一声谢。

左久廉见他毫无动容之色,也不像十分感激的样子,只给点面子情敷衍,虽然心中恼火,奈何此时不是发怒的时候,只好将那不悦之情压下,面上又勉强露出一个笑容来,还将那音调压低,同春风般和煦地道:“我其实原来就有个想法,若对上的是其余人,倒也不好说,不过继安你是个能担大任的,不同那等小家子气,一心只想着眼前蝇头小利,不顾长远之谋,却能好生商量一回。”

他顿了顿,见裴继安已经抬起头来看向自己,复才用已经商定的口吻道:“我有意将你调回酿酒坊,你意下如何?”

左久廉说完这话,也不待裴继安回答,径直道:“这不单是为了司酒监,也是为了你着想——能将隔槽坊从无到有,可见你胸中有料,只是隔槽坊毕竟只是过渡而已,用不得两年,就不能再做,此等旁门左道,不得长久,长远计,还是得看酿酒坊。”

“正好酿酒坊今次虽然得酒不少,已然及了中书下派的数额,却并无什么出彩之处,以你之能,又熟悉酿酒坊各色情况,想来回得那一处,很快就能重新上手,做出另一番功绩来。”

左久廉一派谆谆善诱。

“也是为了你好——你在司酒监已近半载,应当晓得我这话并非虚言,只要能在酿酒坊做出东西,自然能入得了参政的眼,说不得还能叫其余官人青眼有加!”

第332章 感同身受

裴继安走出司酒监的时候,天边已经鱼肚白。

他方才面对左久廉的问话不置可否,只说一切听从部司安排,可心里却十分清楚,一旦对方开始生出这个念头,无论自己答应与否,都不可能轻易更改。而两人一边在上,一边在下,无论上峰的做法有没有道理,是不是另有心思,又对错与否,石启贤都不会为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喽啰,去与得力臂膀相悖。

进入司酒监虽然只有半载不到,裴继安却是已经深知左久廉是个爱憎分明的,只要被他看进眼里,一定会设法提携,与之相反,若是给先入为主生了偏见,怕是使出再多力气,也难以弥补。

眼下显而易见,对方已经把他视为异己,再做挽回虽非不行,可所舍与所得相差太远,实在没有必要。

既如此,不如另辟新径,不再执着于此。

司酒监临着御街,眼下正是上朝的时辰,裴继安一出衙门,就有司酒监的杂役牵了马出来。

他本就是衙门胥吏出身,十分清楚司酒监这等衙署里头的吏员俸禄少得可怜,而被临时抽调过来值夜的,多半不是衙前役,就是没有后台的,衙门自然也不会给什么补贴。

大半夜的守在此处,寒风呼啸,明明是最为困顿的时候,却一点都不能睡,实在是辛苦得很。

裴继安看到对方手中举着灯笼,映出满脸的疲惫,却也勉力睁着眼睛将马鞭递了过来,不免想到自己从前与现在,与这杂役相比,其实没什么差别,看着由吏转官了,归根到底也不过如此,实在感同身受,便从袖子里取了一小角银子出来,捏在手心,也不多说,却是在接那鞭子的时候顺手塞进了对方手里,口中则是道:“去休息罢,今晚应当不会有人再用马了。”

他出门时正见得有杂役端了饮食进门,不多时,又看秦思蓬去寻左久廉,两人平日里单独说话,没有一个时辰讲不完,况且还有那一大盘子饭食、酒水饮子,另又有人抬了两大箱宗卷去偏厅,想也知道最早也要耗到天亮。

那杂役听得裴继安说话,只觉得心中一暖,道:“多谢裴官人。”一面说,一面又笑着把手中灯笼同裴继安手里提的那一个换了过来,“官人不妨用我这个灯笼,里头蜡烛长些,免得走到一半灯火就熄了。”

他在司酒监中做了两个多月的衙前役,因是个彻头彻尾的白身,也不认得几个人,又因家贫难以交际,一向都被迫去干衙门里最脏最累的活计,上头官员们从来视为理所当然,眼睛压根不会往下看,譬如今夜,只有抱怨自己牵马来得慢的,哪里会注意旁的,此时得了裴继安一句暖语,虽然也只是顺口一,却叫他十分感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