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我一个拥抱+番外(89)

作者:叶见秋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刚才他们让师兄把评审意见都打印出来了, 这样大家都可以好好学习一下。

宋瑾看了下,庄辰给的评审意见有满满五张A4纸, 密密麻麻的字,上百条评审意见。另外六个答辩委一般只有一张, 最多不到两张纸。

宋瑾大概扫了眼庄辰的评审意见,很震撼,就连论文里哪一页哪个图中的单位备注有问题都指出来了, 更不要提里面写的很多关于研究结果和方向上的一些讨论。

从单个错误,以及这个课题还可以继续改进的地方,事无巨细。

这必须是把论文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全部看完才能做到的。应该是除了写这份论文的人之外, 另外一个用心对待这份论文的人。

其实这份论文宋瑾看过,给出过修改意见,但是她看得比较粗略,从大方向上提了一些意见, 书写细节交给学生们自己检查。

就算如此,在庄辰眼里还是有一大堆问题。

这份评审意见看得人头皮发麻。

宋瑾经历过博士答辩,也看过以前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收到的答辩意见,但从没有这么多,也没有这么详细。

并且现在很多教授太忙,有时候有些毕业论文都是学生看了写的评审意见。

庄辰写下这份评审意见,背后花了多少精力,宋瑾不敢想象。

只觉得手中几张纸沉甸甸。

这个男人时常让她震惊。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学术上,从没见过像他这样的人。

克制、严谨、认真、严肃且专业。

但是同时又是个非常温暖、温和、儒雅的人。

他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结合的非常好。

宋瑾坐在实验室仔仔细细看了这份评审意见,有种自己连带着被教育了一番的感觉。

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功力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言辞锋利精准,切中要害。

写这份论文的博士生徐涛的年纪比庄辰的还大。

一般庄辰这个年纪差不多是博士刚毕业,但是他在克服了重度抑郁症之后还能在年纪轻轻的年纪做到这份上。

这得是非常自律、努力且天赋极高的人。

可是为什么这样的人,他的家人居然都不把他当家人?

宋瑾一时间百感交集,迷惑万分。

***

六月下旬,答辩这天,宋瑾一大早就到了会议室。两名答辩的学生穿着正装也早早到了,检查了一下需要准备的各种文件、答辩PPT等。

对于这样的场合,不管准备多久都会紧张,永远没有准备好的那一天。

两名学生坐在一边不由自主的抖腿,像是等待被“凌迟”那种感觉。

其中一个学生走到宋瑾旁边,小声问,“宋老师,今天庄辰教授不会拿我们开刀,让我们下不来台吧?”

庄辰是他们俩最害怕的答辩评委。

“你们做得很好,庄教授只会从学术角度给意见和你们探讨,不会存心为难的。” 这是宋瑾对庄辰的了解。他不会在学生身上找自信,刻意批判谁。

“哎,还是害怕。昨晚失眠了一晚,我都紧张到浑身发冷了。”硕士生于敏说。

“深呼吸,最后一次了,过了就好了。没事的。”宋瑾安慰。

八点四十,西装革履的庄辰走进来。

正在准备材料的宋瑾,扭过头看了眼,愣了下。这次他戴上了眼镜,是之前讲座上戴的那副金丝边眼镜。

只是这次有了不一样的味道,不仅仅是儒雅,更透露出一种斯文败类的气质。这种感觉是基于最近对他的新的认识。

宋瑾不着痕迹抹去脸上的表情,走上前,笑着说,“欢迎庄辰教授,谢谢来参加我们实验室的答辩。这边坐,有一些材料等会需要签字,我跟你说一下。哦,对了,你是想喝茶还是喝咖啡?”

答辩现场准备了一些茶水和点心水果,一方面是因为答辩时间比较长,另一方面是让气氛缓和一些。

“一杯咖啡,谢谢。”庄辰回。

在现场帮忙的郑馨月赶忙泡了杯咖啡,递过去,“庄教授,您的咖啡。”

不管是哪个实验室,答辩都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全员都得上去帮忙。

“谢谢。”庄辰坐下后回,“之后想去学实验,可以跟着何飞、夏沁他们学习。他们现在的实验技术很熟练。欢迎你随时过去。”

郑馨月自从上次哭着从庄辰实验室出来后,就不敢再去学实验。现在听到庄辰这么说,很惊喜,“谢谢庄教授!我等会跟他们俩联系。之后我会好好学习。”

跟着学生学总比跟老师学压力小,也会比较自由、轻松

庄辰笑着点了点头。

宋瑾手上拿了几份材料走到庄辰身边,弯腰,翻着资料指着相关地方说,“庄教授,这几份文件在答辩后,需要签字,麻烦你到时候在这里写答辩意见和签字。”

“好。”庄辰手上握着一只钢笔,是之前宋瑾父亲送给他的,这是他第一次拿出来用。

其他答辩评委陆续进会议室,宋瑾上前接待。一共七名答辩委员,其中三名是外校的教授,两名是本校其他系的教授,两名是本系的老师,其中一个是庄辰。

她把答辩意见表分发给各位答辩委员,挨个叮嘱。

有些文件学校是发了通知必须要按照规定签字写意见,否则答辩可能被判无效。

另外答辩要跟学院报备答辩地点和时间,随时准备迎接学校学位委员会的突击检查。

这些事很琐碎,宋瑾这些天穿梭在各个办公室,仔细咨询了很多,确保没有遗漏的地方。

过了会,满头白发的许怀国院士进来,大家都自动起立打招呼。

许院士笑着挥手,示意大家坐下,“辛苦各位来参加我的学生的答辩。大家不用给我面子,做得不好的地方,尽管说。”

大家寒暄交谈了一会。

九点钟,答辩开始。宋瑾站起来,笑着说,“谢谢大家前来参加我们实验室的答辩,首先需要推选答辩主席。各位答辩评委,你们看谁愿意?”

一个评委说,“我今年就不参与竞选了,去年是我。大家轮流着体验一下。”

其他评委笑起来,“那要不庄辰教授来当主席?”

“我没意见,庄教授回国没多久,久仰大名。我正好认识交流一下,以后说不定可以合作。”另一个评委说。

“庄教授,没事,主席就是要多签一些字,最后宣布答辩结果。不用有压力。”其他评委解释。

坐在宋瑾斜对面的庄辰看着其他评委,笑了笑,“那恭谨不如从命?”

宋瑾笑着接话,“那我们这次答辩的答辩主席是庄辰教授。”

接下来开始答辩。

博士答辩演讲和提问至少一个半小时,硕士至少一个小时。这是学校规定的时长。

宋瑾安排硕士于敏先答辩,这样不用跟博士形成对比,压力小一点。

在院士念完于敏的简历后,于敏上台,战战兢兢的,拿着激光笔的手抖得很厉害,说话的声音都在明显发颤,PPT刚讲了几页就卡住了。

之前在组会上,宋瑾安排他们练习试讲过几次,他们私底下也练习过无数次,但是这种事到了现场就真的没法控制。

答辩氛围一下紧张起来。室内落针可闻,底下坐着的学生也替师姐捏了把汗。

越是卡住,越是紧张,于敏有点讲不下去了,伏在讲台上,低头,不敢看下面的评委,有种要放弃的感觉。

宋瑾准备起身上前安抚,结果听见庄辰说,“试着深呼吸,平静一下,不着急,我们等你准备好。你的毕业论文我看过,对于一个硕士来说,做得很出色。课题的创新性和完成度都很好。你照着PPT讲完就可以。”

于敏站直,点了点头,缓了两分钟,鼓起勇气,“不好意思,我接着讲。”

还好之后的汇报还算顺利,至少流畅地讲完了。

之后的提问环节,评委们指出了一些问题,给出了一些意见。底下安排的速记的学生疯狂记录。这些是需要在答辩后给出书面回应的。

一开始大家都挑优点说,慢慢的开始说课题中存在的问题。

硕士课题最大的问题是做得很浅显,因为没有那么多时间。

大家挑了一圈问题后,庄辰最后问,“如果这个课题要接着往下做,你打算从哪些方面着手?”

于敏想了想,“应该会做一些神经环路层面的研究,具体做哪一块,我还没想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