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某清贵当当一件真正虫吃鼠咬的狗皮袍子。
朝奉写成貂裘。
大月朝俸禄低, 官员当当不是稀奇。
反之,官员从当铺购物,二百银子可以购买价值两千两的宝物,出去大吹特吹捡漏了。
这个捡漏只有特定的人才能捡到,等闲之人没有机会。
这跟当初废太子把证据当当在四方当, 一个噱头。
小花精收下了证据,然后观察了乾元帝两天,再观察锦衣卫对待周家的态度。
小花精得出结论, 陛下没想过灭除周家。
周家老爷子在治军一道很有些见地。
他跟当初的黄尚书一样, 乾元帝还是有些惜才。
周家没对辽东驻军造成损失, 没对百姓造成伤害。
乾元帝闻听周老将军身上有大小三十六处刀伤抢伤, 几乎不再理会灭杀周家的建议。
唯一让乾元帝厌恶就是, 乌仁是周家引荐,差点伤害了太子。
钨纲其实对太子既抱愧,也很感激。
若非太子敏锐,他已经万劫不复了。
钨纲恨不得周家死绝。
他详细禀奏,有那些人去过锦衣卫,要求探视周老将军。
周老将军虽不能轻易见人,却没上刑具。
钨纲凶名在外,又被周家牵连,若非陛下吩咐,他肯定不会善待周老将军。
小花精觉得这个折子可以上,但是,小花精不能亲自上这个折子。
这个折子上去,必须要那些咄咄逼人的文官,能就此平息灭杀周老将军的呼声。
这需要张首辅首肯。
这个折子得由与张首辅的徒子徒孙去上,最好投效张家或者贾府的隐秘的御史,那就万无一失。
此刻,贾琮入了国子监做祭酒。
贾瑚离京,贾珠尚在京都。
贾赦与贾政都没有政治头脑。贾琮却是从小接受张家几个舅舅的培养。
张家有百余年的为官经验,非同等闲。
荣府最有政治头脑的自然是贾瑚贾珠贾琏与贾琮。
贾瑚琏鞭长莫及,剩下贾珠与贾琮。
而今,这两人也代表了荣府的当家人(贾代善喜欢贾瑚,贾母喜欢贾政,荣府两个顶端人物,从来没把贾赦当成家主培养)。
当晚子时,陛下安睡之后,小花精给坤宁宫设了结界,然后一个挪移到了栊翠安道观。
贾珠贾琮都收到了信息,一早等候在道观之中。
小花精拿出周家的筹码:“你们两个是荣府的当家人,你们看看,这事儿划算不划算 ?”
贾珠基本不会违拗妹妹的意见。
且,贾珠知道乾元帝对周家没有杀意。
他看着贾琮:“陛下对周家没有杀意,眼下就是心疼泽儿,觉得要给泽儿一个交代,也给天下一个交代。
我们荣府今后至少三十年内,必须手握兵马,确保泽儿安全登基,我觉得可行,琮儿呢?”
贾琮完全是文臣的脑袋:“泽儿已经是太子,按照大姐姐的说法,陛下有迷恋修道之意,正在交接权柄给泽儿,没有必要沾染这些东西。
周家也说了,这些人原本就有荣府的旧部,贾府人去接收,肯定不会有什么阻碍。
我这些年不在京都,干不干,就看这事儿对于大姐姐有无好处?”
小花精道:“保住周志远,我就信守了诺言。”
贾琮道:“这就是周家死不死的问题。
周家只要不被打成谋逆,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周家二房原本不受重视,在军中只是低等副官。
他的职位没有人觊觎,即便发配,我们动用人脉,可以给他安排一个轻松的差事,女眷开恩遣返老家。
反而是周大老爷是登州卫所指挥使,多少有些不干净,又去了辽东这个尴尬的地方,很可能墙倒众人推,他可能被翻出许多新的赃证。”
小花精对周家大房没有好感,道:“琮儿,用这些证据换取那些文官改口,不再咬死处斩周老将军,把他定性为老迈昏聩,误交匪类。
周家二老爷就是个六品官职,罢黜也罢了。
周志远的七品,能保则保,不能保住让他蛰居几年,等太子大婚大赦天下,起复旧员,替他谋个外放的县令。
周大指挥使随意。
这般安排,琮儿能说服张大老爷吗?”
贾琮沉吟,他大舅舅的性子他知道,等闲不爱沾惹麻烦。
虽然跟荣府是姻亲,从来不说拥戴太子,口口声声要做纯臣。
他不知道会不会被打出来。
小花精又道:“张大老爷这个首辅可以一直做到老,直到他自愿乞骸骨。”
自愿乞骸骨的首辅,拥有推荐继任的资格。
张大老爷而今也算是太子太傅。
他若继续与水泽君臣相得,就是三朝元老,死后可入文渊阁。
不过,这得看后代君王之意。
小花精这不是单单帮助大周氏。
大周氏效忠与她,她这个举动相当于千金买马骨。
朝中那些尚在犹豫要不要一心一意抚保太子的官员,会因为皇后信守诺言,而不再摇摆,要不要去另择金大腿。
贾琮应了。
贾珠却道:“这个折子得从锦衣卫出来,方才彰显周老将军立功赎罪之心。”
小花精道:“这容易,长兄去告诉钨纲,本宫不会追究他失察之罪。”
钨纲再是陛下亲信,小花精身为苦主,若是让人在朝堂死咬他居心叵测。
他也做不得这个锦衣卫指挥使了。
这一次会见两个弟弟,小花精看出来了,贾琮比贾珠更有谋算,或许是受了张家的影响,或许是磨砺中积攒的经验。
贾代善到底是武官,他倾囊相授,也不如张家百年沉淀。
周家是被人利用,无心之失,还是有不臣之心,朝堂上争吵将近半月。
金銮殿,几乎天天吐沫横飞。
乾元帝从开始的气愤周家,开始气愤那些涛涛不绝的文臣。
二月中旬,乾元帝已经忍无可忍了。
张阁老禀奏了周老将军的请罪折子。
这个折子一出,张大老爷顺便清除异己,敲掉了吏部尚书。
百官选拔首先是吏部推荐,如今出了这样的蛀虫蟊贼,周家该死,行贿受贿的官员也该死。
救灾安民,征集粮草,一个个喊穷,却有银子行贿。
选拔这些贪官污吏的难道没罪?
罪不至死,但是,吏部尚书做不得了。
乾元帝很高兴。
吏部尚书可是有能力的干将,大手一挥,乾元帝开恩,把他贬谪去了广东省做知府,给贾珠打下手去了。
三年若是新作物推广无作为,两罪并罚。
吏部尚书是二辅杜家的派系。
乾元帝还暗暗偷笑,三个阁臣张家与杜家是转折姻亲。
他们从前一起掐顾阁老,乾元帝就怕他们一起联合对付自己,架空皇权。
如今他们掐起来了,乾元帝就成了仲裁者,可劲儿使唤他们。
周家的案子,最终判决,周家抄家,周大老爷罢黜官职,发配山西效力。
周老爷子以及周家二老爷则是贬为庶民,遣返原籍。
涉案官员的审查结果出来,乾元帝的心情就很不美了。
吏部尚书落马,他家里不过搜出来一万银子,乾元帝开恩,家财返还给他,让他老娘返回原籍养老去了。
二十八名江南的官员,抄家之后,出现了巨贪。
扬州知府,苏州知府,布政使,两江总督家里各自抄出来百万家财。
乾元帝气得差点吐血,江南官员如今家资十万者,还是百姓口里的清官了。
他为了支持水师,打击瓦刺,都不敢大摆宴席了。
这些狗东西,胡吃海喝,家财百万。
乾元帝朱笔勾决,凡是贪墨五十万两以上者,斩立决。
贪污在五万以上五十万两一下,秋后问斩。
贪墨五万以下,积极退赔,并间距揭发同流合污着,且政绩卓著者,也就是说,你虽然贪,但是却有真本事者,罢官抄家发配。
乾元帝跟小花精叹息:“按照高祖爷的执法从严,贪污千两斩立决,估计天下无官可用了。
小花精只能安慰:“这事儿不怪陛下,水至清则无鱼,官场名利场,大家都这么干,风气如此。
反而不行贿受贿者寸步难行。但看能否替朝廷分忧,替百姓谋福吧。”
乾元帝看着小花精:“朝廷的俸禄不够花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