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儿啊,这容易。”李先生从摇椅上坐起来,“我今年又分了不少盆儿出来,送人了不少,还剩下两盆呢,我去给你们拿过来。”
进门的时候后石蓁蓁就被满院子的各色花木吸引住了目光,趁李先生去拿花的功夫,她打量了一下李宅。
只见西墙边上种着一个葡萄架,上面已经结了很多很多的青色小葡萄。葡萄架下种着各色的月结,有白的、粉的、粉橙色的、每一朵都有巴掌大,白色、黄色、蓝色的蝴蝶围着花儿飞舞。
月季花儿往东是一颗柿子树,树上也结了很多青青的柿子,秋天了柿子吃不完可以做柿饼。再往东看,那窗户前种着颜色各异又硕大的牡丹花儿和美人蕉。再往东看是一棵桃树和一棵木槿。东厢房的门前放着几个水缸,水缸里种着还没打苞的荷花,也不知那水缸里有没有养金鱼儿,东厢房的窗前种着一大丛不知道开什么颜色的菊花,
东厢房的垂花廊的柱子后面站着一个十三四岁的黄衣姑娘,怀里抱着一个雪白的鸳鸯眼儿狮子猫,她把脸埋在狮子猫长长的白毛里,侧着脸看石蓁蓁,特别的可爱。石蓁蓁想这应该就是李先生家的姑娘,便对她微笑着点了点头。那姑娘见到石蓁蓁注意到她,便问道:“你是谁?”
钱大娘听到孙女儿李霜华的声音,介绍道:“这是隔壁莫家新来的丫环,来找你爷爷讨一盆茉莉花回去种。”
李霜华听了把猫平抱在怀里,抬起头来对着石蓁蓁道:“我问你呢,你怎么不说话?”
石蓁蓁觉得这李家小姐的态度有几分奇怪,哪有长辈说话了还这么问的,压下心中的讶异道:“我叫石蓁蓁,是隔壁莫家新来丫环。”
李小姐继续不客气地发问:“新来的?什么时候来的?”
石蓁蓁要是再感觉不到这位李小姐对她有敌意,就是傻子了,可为什么呀?虽然莫名其妙,还是回答道:“昨天才来的。”
“难怪,我说以前怎么没见过呢。”李小姐上下打量了石蓁蓁一番,“不过一个丫环。”
这时候李先生抱着一盆打满了花苞的茉莉过来了,把两个小姑娘的对话听在耳里,对自家孙女儿道:“霜华,怎么说话呢?!”
“哼。”李家小姐抱着猫哼了一声,扭过脸去,低头专心摸怀里的猫。
“不好意思,这丫头都被我宠坏了,小姑娘别介意。”李先生把怀里的茉莉放在地上对石蓁蓁道:“你看看这盆花行不行?”
石蓁蓁弯腰把花儿抱起来,“有什么不行的?我喜欢的不得了呢。”
“不忙,不忙。”李先生阻止石蓁蓁道:“你先把花放下,我教教你怎么才能养好这茉莉。”
“好呀,我求之不得呢。”
“这茉莉花喜欢疏松的土壤,你得哥一两个月就给它松松土,不然容易烂根儿;它花期也长,所以得定时追肥,但也不能太肥了,太肥会把它给烧死了,粪肥是最好的,要是没有粪肥、鸡蛋壳、沤酸的淘米水都可以。”李先生细细地叮嘱石蓁蓁,看得出来是真爱花的人,“这茉莉怕寒怕涝怕旱,大概五天浇一次水,浇头就行,盆内不要有积水。冬天要搬到屋子里过冬,夏天要搬到太阳底下晒太阳。所谓‘晒不死的茉莉’,就是因为它喜欢晒太阳。”
“我记下来了。”石蓁蓁点头应道:“谢谢李先生了。”
李先生挥了挥手道:“不必谢,不必谢,你把它养好了我就高兴了。这花儿要是生了病或者怎么了,你再来找我就行。”
“好。”
抱着茉莉花回去的路上,赵婶对石蓁蓁道:“这李家的小姐就是这么个脾气,让李先生给宠出来的。钱大姐跟我说过,她说李先生说‘小姑娘脾气娇气点儿才好,娇气点儿嫁人了才不会被欺负。’所以把一个小时候乖乖巧巧的小姑娘生生给宠成了这么个、这么个脾气。”
石蓁蓁听到赵婶停顿了一下,想来她应该是想说怪脾气的,石蓁蓁也觉得那李小姐脾气与众不同。石蓁蓁没说话,又听赵婶叹了口气道:“也难为李先生一片祖父的慈爱之心。李先生前头一个妻子难缠去了,只生了一个儿子,可惜这儿子又英年早逝,儿媳改嫁了,只留下一个小孙女儿在身边。”
“那钱大娘……”
“钱大姐和我从小就认识,命苦啊,嫁了人因为生不出孩子来,总被婆家的人打。后来那家人为了娶新人,就把钱大姐休回家了。”说到这里,赵婶冷笑了一声,“可笑的是那家人后来娶的老婆也没生出个什么来,我看就是那男人有问题。一家人没个好东西,活该落得个断子绝孙的下场。”
石蓁蓁没说话,心里有点同情钱大娘,不过钱大娘现在嫁个了李先生,李先生是个很好脾气的人,这日子应该过得不错。同时也解开了为什么赵婶和钱大娘关系好的疑惑。
两人回到了莫宅,赵婶说到了兴头上,拉着石蓁蓁坐在垂花廊底下,继续道:“前面说到哪儿来着?哦,说到李先生一片祖父的慈爱之心。在娶钱大娘之前,李先生已经做鳏夫十几年了,你知道他为什么突然续弦吗?”
“为什么?”
“啧,就为了他的孙女儿,李家的小姐呗。他那儿子去的时候,那李家的小姐才两岁,他一个老鳏夫怎么带得了一个两岁的小丫头,更何况还要操持孙女儿以后的婚事,所以才起了续弦的心思。”
“李先生竟然是因为这个才娶了钱大娘?”石蓁蓁原来以为钱大娘嫁给李先生能过上好日子,没想到李先生娶她是为了照顾自己的孙女儿,这、这跟奶娘有什么区别?怎么这样啊?
“哎哟,钱大姐嫁了李先生好福气哟,她这日子是先苦后甜。”赵婶羡慕道。
“好福气?”
“钱大姐嫁到李家的时候,李先生还没功名呢。就是俩人搭伙过日子呗,摆了一桌差不多的酒席请了附近的邻居吃了饭,屋里连个红纸都没贴。谁能想到后来李先生考上了秀才啊,我那钱大姐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了秀才娘子了。哎呀呀,好福气啊,不知道红了多少人的眼。”赵婶拍着大腿兀自感叹,对着院子感慨了一会儿后又道:“不过说来说去,李先生都是为了他那孙女儿。”
石蓁蓁疑惑道:“咦?怎么又是为了他的孙女儿?”
“嗨!李先生这秀才就是为了他孙女儿考的,只为了以后李小姐说亲的时候体面,能嫁个好人家。原来吧,这李先生小时候也是读过书的,不过读书费钱嘛,一般人家里哪里供得起,大部分就是认几个字就行了,可以做个账房啊什么的。李先生也是这样,读了几年书就不读了,挣钱去了。后来他那儿子去了以后,谁也没想到这李先生又把书本捡起来了,用了十来年的功夫硬是考了个秀才回来,这秀才的功名就是李先生去年才考下来的。”
石蓁蓁长大了嘴巴,“这么厉害啊?”
“可不。”赵婶看石蓁蓁这吃惊的样子,对自己讲的事很得意,“要说这最好命的是那李小姐,有个这么疼她、时时处处为她着想的爷爷。有个秀才公爷爷,咱这南屏镇上,她哪户人家嫁不得?我看她好福气在后头呢。”
作者有话要说:李家的院子我参考了我小时候我姥爷家的院子,我姥爷家的院子特别大,我姥爷又特别喜欢种花,印象最深的就是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半枝莲,又叫掐不死。这种花不需要特意去种,院子里种上十来棵,一年又一年下来,它的花籽就会洒的满院子都是。我要姥爷家那些半枝莲,一到夏天开的特别漂亮,粉的,白的,红的,玫红的,浅黄的,橙的,单瓣的重瓣的,天天有花开,还有指甲花,鸡冠花,大月季小月季,萱草、勿忘我,仙人掌,仙人球,草莓,柿子树,爬山虎爬满了院墙和屋檐,秋天的时候,爬山虎的叶子红了,特别好看。
院子里还有一棵碗口粗(北方人吃饭的碗,不是南方人的)的冬青,我那时候调皮,爬过那棵冬青,承担一百来斤重量完全没问题。我姥爷家还有一只,黑白花的大猫。
后来我初中时候,我姥爷就去世了,院子里的花没人管,都锄掉了。冬青树也砍了,两个指头粗的爬山虎也砍了,现在那院子就剩下几棵柿子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