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苏联美女的悲欢离合(46)

作者:啸歌城阙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伊戈尔双手握着刘大槐的肩膀,灰蓝色的眼睛温和地看着对方,对他说,“我们之间没有个人矛盾,都是为了工作。希望您能谅解我!”

吴芳翻译过来,刘大槐的□□眼居然湿润了,他的几绺头发在晨风中飘摇,“哪儿的话……中国俗话说‘严是爱,宽是害’,您严格要求,也是为了我们好……”

娜塔莎握着李兰的双手。感情的闸门打开,表白像渲泄的洪水,“兰,真心祝福你!虽然我也很喜欢斯拉瓦……但你在车间救过我,不然我一定会同你争到底……我相信,斯拉瓦与你会幸福的……你是个不错的好姑娘……好了,你和斯拉瓦多说几句吧……”

李兰拥抱了娜塔莎,转身与斯拉瓦缠绵,“记得我,回国后尽快返回中国来娶我……”她白皙的脸颊流下晶莹的眼泪。斯拉瓦红着眼睛,郑重地点了点头。他伸出手掌,为心上人擦去泪水。

“江,感谢你无私的帮助……辛勤的付出……这是给你的小礼物……”瓦洛加拉着我的手,真诚地说道。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同样也感谢您……感谢您的教诲……”这是我发自内心的声音。在我们的交往中,瓦洛加就像一位可敬的长者,在你人生成长之路上,谆谆教导、为你解惑。在你生病的时候关心你,在你遭遇失恋的时候开导你,在你遭遇挫折的时候鼓舞你,让你持一份平常心,重新鼓起对生活的热望……

我的手,一一握过伊戈尔、斯拉瓦、谢苗、娜塔莎。托尼亚还是对我有误会,没有同我道别。我心里难受,其实,在这些苏联专家中,我最喜欢他。一天到晚,他就像个慈爱的大叔。

娜塔莎表情复杂,我握着她的手时,能感觉明显的颤抖。她突然扑向我,紧紧搂着我的脖子,“江,我爱你……”

我闭上眼睛,泪水横流。我亲爱的娜塔莎,既然你爱我,为何又冷淡了我。

我抱紧她,再一次感受她迷人的气息。我的心头很伤感,这恐怕是最后一次与她相拥了。

分开之后,娜塔莎向车厢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泪光盈盈,“……江……嫁给你……不是我个人所能决定的……请原谅我……”她抹着眼泪,转身离去。

我愕然了,我们两个之间的感情,还要谁来决定?!

“打蛙力士,该上车了……上车了……”我听见伊戈尔在一旁催促道。

娜塔莎红着眼睛,“记住我,江……别忘了给我写信!”

“娜塔莎,我永远忘不了你……”我喉咙哽噎,追上去把一首诗塞到她手中。那是她态度对我突然冷淡后,我夜不成寐,半夜写下的。

《致娜塔莎》

感情的春笋,

在你晃动的身影下萌芽。

心不再平静,

涟漪,

伴随着每一个雨落的黄昏。

回想,

你灿烂的笑靥,

曾怎样点燃我青春美好的记忆。

如今,

你冷冷的目光,

时时烧灼,

我本已龟裂的心田。

黄叶纷落的季节,

独坐无语,

唯让我独饮这段晶莹的往事。

看窗外寒风吹起,

亲爱的,

你可知道,

我对你的思念,

早已弥漫了整个冬季。

娜塔莎捏着那首诗,转身向车厢走去,伊戈尔把她拉了进去。

火车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吼叫,哐当一声启动了。

驶出好远,中苏双方人员还在不停地眺望挥手……

送走苏联专家,杜师傅开着中型面包车,载着我们返回,他先把厂长潘达志、副厂长姚文明、现场总指挥杨新军、工程队负责人唐武、电气工程师李兰、电工马梅、机械工曹轲送回家,又把我送回单身楼。

与杜师傅道别时,我把瓦洛加刚刚给我的小礼物送给他。我心里还是很敬重他。不管加班到多晚,他都随叫随到,毫无怨言,真是个敬业的好司机。他无偿地加过多少班,多少次空着肚子送苏联专家回山城宾馆。当我们已经睡下的时候,他还奔波在返程的路上。

“江翻译官,谢谢你!”他陪我走到山城宾馆的大门口,站在路边,目送我沿着那条大坡道走到单身楼前。

我转过身,看见他依然在路口远远伫立挥手……

回到祖国

1992年初。莫斯科。

苏联虽然不复存在,但是它留下的痕迹,随处可见。

高大的列宁塑像,CCCP苏联缩写词,在一些地方依然保留着。

只是,政府机关上空飘扬的已经是白兰红三色旗了。

“去苏联化”运动还在继续,一些雕像被拉倒,苏联书籍被焚烧,镰刀锤子的雕塑倒在街道上,一片狼藉。

几乎每一天,街上都有民众集会和□□,大批军警维持着秩序。

头颅攒动,旗帜挥扬。密密麻麻的人群,在街道上缓缓蠕动。高举着的巨大横幅上写着不同的诉求。有的写着“我们只想活下去!”,而有的写着“民主!自由!”

示威者与头戴钢盔的、手拿盾牌的军警们对峙,并发生了骚乱。

这个冬天,对于广大俄罗斯人民来说是异常严酷的。刚刚独立的俄罗斯,正面临经济大滑坡、民众大量失业以及严重的通货膨胀等问题……

莫斯科的一座公寓楼中,谢尔盖耶芙娜紧紧拥抱了远道而归的儿子。

她喃喃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现在国家那么乱,我成天提醒吊胆的!”她抽泣起来,眼泪流了下来。

斯拉瓦在妈妈的肩头上笑了,“亲爱的妈妈,我这不是好好的吗?别哭了!”他离开妈妈的肩头,双手握住她的臂膀,看着妈妈泪光闪闪的眼睛。拿起纸巾,为母亲拭掉泪水。

妈妈仔细打量他,用手抚摸着儿子的脸庞,抿着嘴,点了点头,脸上的泪珠滴落下来。

斯拉瓦打开行李箱,拿出一条披肩,披在母亲的肩膀上。

“这是我在中国给您买的……”

谢尔盖耶芙娜摸挲着,脸上浮现出幸福的神色,“谢谢你……儿子……披肩的花纹很有中国特色……”

“这是送给外甥的……”斯拉瓦又拿出一只棕色的小毛熊。

“哦……他一定会高兴的……他会高兴的……”谢尔盖耶芙娜看着小毛熊,高兴地说。

“妈妈!我爱上了一个中国姑娘……那个中国姑娘也爱我……”斯拉瓦又拿出一张照片,兴奋地伸到谢尔盖耶芙娜面前,“妈妈,您看,这是她的照片!”

谢尔盖耶芙娜接过照片,仔细端详,脸上浮现出喜色,“这个中国姑娘很漂亮!儿子,你很有眼光!”她看着一脸幸福的儿子,忽然忧伤地说道,“要是你爸爸还活着,他该有多高兴啊……只可惜,他生前喝酒太多了……”

“妈妈……我要把她娶回来,我问过她,她愿意嫁到苏联……嫁到现在的俄罗斯……”斯拉瓦接连说道,他认为母亲肯定会为他高兴。

但谢尔盖耶芙娜的脸上,没有了笑意。她放下照片,若有所思。

“只是……”她看着兴奋的儿子,叹了一口气,“我们国家现在这么混乱……她来不安全……还是等局势平稳下来再说吧……”

门铃响了,斯拉瓦走过去,开了门。

“啊……斯拉瓦……你从中国回来了……”、“妈妈昨天给我们打了电话……”、“舅舅……”来访的一家人,先后开口说道。

“请进……请进……”斯拉瓦把姐姐姐夫和外甥让进屋里。

他抱起了外甥,“廖瓦……想舅舅了没有?”他拿起小毛熊递给小家伙,“喜欢吗?”

“死吧睡吧……”小家伙高兴起来,亲了斯拉瓦一口。

“什么都贵!攒的钱,越来越不值钱。原来的一大叠钞票,现在只能买几个洋葱……唉,这往后……日子怎么过呀!”谢尔盖耶芙娜坐在沙发上,同身边的女儿女婿抱怨道。

“商场货架上,空空如也,商品奇缺……买个面包,还要排半天的长队……”女儿柳芭望着妈妈,同样感到无奈。

“一次性大范围放开价格,已经从1992年1月2日开始了,90%的零售商品和85%的工业品批发价格,都直接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女婿科斯佳也愁眉不展地说道,“物价大幅上涨,是必然的……”

“姐姐、姐夫……这是我在中国挣得专家补助费,你们先拿去用,先度过眼前的难关……”斯拉瓦拿出一沓美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