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魔月人的地盘不敢冒进,只在外围转来转去,想寻找番突兵的踪迹,他们倒也不是全无收获,挖到了几具死尸。其中一个浑身上下血肉模糊,没有一块好皮,根本就是团血肉。有经验的唐兵道:“被拖死的。”
另外几具死尸全是番突人,尸体完好。杜宁启猜测,那些死人应该是被护送小队的兵卒杀掉的。所以,那些番突人在俘获了军乐队后,曾在这里驻扎过,处死了一个被俘唐兵,或军乐队成员?并就地掩埋了死掉的番突兵。
杜宁启便以发现死尸的地方为中心,围着这个中心不断搜寻,范围越找越大……然而,再无发现。
杜宁启明知龙江司马的话是对的,但是,他不能做出放弃安然的决定。
就在杜宁启沉吟之时,派出去值哨的兵卒已经大叫了起来:“有人过来了……是魔月人,穿的魔月人的衣服……有上百个!”
不等杜宁启下令,兵卒们已经一跃上马,做出了应战的准备。这些人都是战兵,作战经验丰富。
很快的,魔月氏的人朝唐兵喊话。
杜宁启本来还想从魔月氏逃奴嘴里问问有没有看见大股番突兵,可惜,双方语言不通,各喊各的,魔月氏逃奴气势汹汹,似乎觉得唐军进犯了他们的领地,这片土地本来就贫瘠,逃奴们求生艰难,当然不愿意唐兵还侵占他们的生存空间。
双方各说各话的叫嚷一阵子,魔月氏逃奴人发一声喊,挺起手中的兵器,憨不畏死地朝唐兵冲了过来。唐兵仗着人多,从容应战,但杜宁启并不想招惹魔月氏,只得指挥着唐兵且战且退。
正在此时,一股番突兵不知从哪里忽然出现,而在唐兵前方的魔月逃奴们显然非常兴奋,叽里咕噜地朝那些番突兵叫嚷起来!
丽龙八城的唐军跟番突人打仗打了这么多年,他们听不懂魔月话,倒有不少人听得懂几句番突话。一听双方这叫嚷,顿时就有几个人醒悟过来,叫道:“都是番突兵,假装的魔氏人!”
操,这些魔月逃奴竟然是突番兵假装的,目的是要把他们逼进包围圈!突番兵什么时候也会兵法计谋了?
包围圈尚未合拢,一个缺口在西北方,一个缺口在东北方。杜宁启游目四顾,果然指挥道:“向东北退!”
龙江司马赶紧提醒:“再向东北,就会触怒魔月人了!”杜宁启气道:“向西北突围,到番突人的老巢自投罗网?”
龙江司马道:“咱们突围出去后,折向南行。”
“你以为番突人会给你折向南行的机会?”杜宁启道:“往东北。咱们不敢招惹魔月氏,番突人也不敢!他们就想逼我们去招惹魔月氏。”
番突人想逼着唐军给他们打头战,试试魔月氏的实力和反应,显然,番突人垂涎着魔月氏拥有的那片盆地。或者说,觉得大唐的丽龙八城不好啃,转而准备先取得魔月氏那片盆地?
因此,番突人故意留出来的两个缺口,都是陷井,他们甚至把杜宁启看成了到嘴的肉,不急于吃下去,而是想驱赶他们为自己试挥魔月氏。
是啊,上千番突人围着两百唐兵,这一仗,不用打就知道胜负。
杜宁启嘴角却抿起一抹冷笑,再次下令:“向东北去,一路留下我们的讯号!”
安然等人被横担在马背上一阵疾驰,个个苦不堪言,直吐得胆汁倒流。等到了番突人的营地,把他们住地上一扔,他们全都像死狗一样瘫在地上喘气,半天缓不过神来。
安然等人还没喘过气来,就听见身边不远有人问:“你们是什么人,怎么被抓来了?”竟是一口纯正的大唐话。几人赶紧勉强抬头去看,却见另有十多名唐人,跟他们呆一起。
这些唐人没有被绑着。他们一边问,一边就给安然等人解了绑搏的绳索,又劝道:“不要想逃,蛮子盯得紧,逮住不光是打死。”
终于松了绑,安然几人更是瘫手瘫脚地倒在地上喘气,还没等他们喘息过来,就有番突蛮子叽里咕噜地叫着,把他们驱赶了起来,让安然几人跟着那十几个唐人一起行动。
结果却是押着他们去切牧草喂马匹,那牧草也是唐人被押着去远处收割回来的,有干料,有青料。喂了马匹,又把马匹的草栏打扫干净不说,还让唐人们把马匹拉到河边,给马刷毛洗澡。
安然等人刚学会骑马,哪里懂得伺候马祖宗?跟其他唐人比起来,就显得笨手笨脚,并且拖慢进展。
番突兵便穷凶极恶地挥起皮鞭,劈头盖脸地朝动作慢的几人抽过来,直抽得几人皮开肉绽,痛得浑身颤抖。
喂完马,收拾了马棚,又把马拉去河边清洗了,一路上,安然等人的都是生手,吃了无数皮鞭拳脚。
杨胡茄被番突人催促得手忙脚乱,毛手毛脚不知碰到马匹哪里了,被那马匹一声怒嘶,抬起后蹄,把杨胡茄一脚踹出老远,倒在地上,头破血流,晕了过去。番突人一边笑一边说话,仿佛寻了个开心乐子。
随后,唐人们又被驱使着,干这干那,几乎一刻不停。直到天色晚了,唐人们才被像牛羊一般被赶回他们的圈里,得以休息一会儿。
看样子,番突人是把他们当成苦力来用。想一想,觉得还松了口气,如果番突人不是想把他们抓来当苦力,只怕被捉当时就要杀掉他们了,谁会把些平民百姓俘虏回去养起来?
安然几个凑在一起,相对无言,但从彼此的眼中,都看出了绝望。他们被圈禁在番突人的中间,哪里有机会逃出去?
他们一队人都被抓了,也不知丽龙八城那边发现没有?更不知道会不会派人来救他们?大约不会吧?
毕竟他们在兵营里又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杜宁启怎么会为了救他们这么不相干的小人物,而牺牲更从的兵卒呢?
柯轧筝小声地道:“刚我和其他几个人被押去挖了几个坑,是不是要埋我们?”不管是不是,其他人都不想说话。
番突人大多住在帐篷里。晚上的时候,番突人在空地上升起了十几堆篝火,人们围着篝火烤羊肉吃。安然听见他们说说笑笑,打打骂骂的,后来似乎还有哭声,又有人大声争吵起来,似乎中间还夹杂着女子的声音。
吵完了,番突人开始唱歌,唱得鬼哭狼嚎一般,安然虽然听不懂,但听曲调和那些人的神情,安然猜测应该是挽歌吧。柯轧筝挖的坑应该是用来埋葬那些死掉的番突人的吧?
挽歌唱完了,曲调一变,那歌声变得明快而奔放,便有三三两两的番突人站起来,围着篝火跳舞。
安然懒懒地从地上爬起来,远远地朝番突人的篝火堆那边望了一眼,这一望之下,安然只觉得心头一热,他分明看得出来,那些番突人跳的,竟然是胡旋舞!
重要的是,安然仿佛看到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第167章 番突斗舞
胡旋舞是从极西的西域流传过来的, 因其舞曲明快奔放,舞步简单,易学易会, 十分容易入门。
当然, 要真正把胡旋舞练好练精, 却又非常困难。不懂跳舞的人, 几下就可以跳得似模似样,随众起舞。懂得跳舞的, 可以更加钻研精进,舞技超拔。
就因这舞入门极易,又难易随心,所以,胡旋舞在这个时代风靡一时, 大唐及周围的国家或没有立国的民族都十分流行。
安然一直觉得这胡旋舞有点类似于竞技性舞蹈,竞技性强于观赏性, 不是很喜欢,本来不是很想练,但架不住凌肆热情洋溢,按住安然苦心教学, 以至于安然被迫练过一段时间的胡旋舞。
不过, 安然不喜欢这种竞技性的舞蹈,只是却不过凌肆的情面,练得不上心,这舞跳得并不太好。
安然拿眼一溜, 走到日间觉得某个脾气比较好的番突人跟前, 道:“大人,我们是大唐乐伎, 可以给那些跳舞的大人们伴奏。”
大约番突人演奏用的是他们民族的乐器,听上去吱吱呀呀,既单调,又难听,远没有唐朝乐器管弦丝竹,林林总总却样样动听。
安然是穿越过来的人,见识自然比别人高,他知道,这种情况下,一昧藏拙是不可取的。他们必须表现出他们的才能,让他们被番突人需要,这样才能免于被随意处置的命运。因此,安然才自告奋勇,要求给番突人伴奏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