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宸意的性子本来就偏向武人,更喜欢直来直去,杜恒这样将所有的事情都摆明,谢宸意一时间倒是认真思考了起来,片刻之后她说道:“那既然如此为了防止你此言被识破,不妨在兵部尚书身上……”
“郡王若是如此,那我今日便与郡王一决生死。”
谢宸意没想到杜恒的性子这么烈,她刚刚只是想说想在杜廖身上下点毒,这样她能更放心,也好用解毒的药物进一步牵制杜恒,而杜廖一副病恹恹的样子也更容易取信于人。
不过这也并非是关键,到时候多派些人手控制杜廖也是一样的,而且之前的散力散明显作用也不错,倒也不一定非要给她下毒,毕竟真的将杜恒逼急了,鱼死网破那就坏了大事了。
事情最后就这样定了下来,杜恒给京中去了奏折,奏折上的内容皆是按照谢宸意的意思写的,谢宸意全程在一边看着,就怕杜恒做什么手脚,数个幕僚也是先后做过检查,确定没有丝毫的问题之后这才将这奏折送去京城。
谢宸安收到杜恒的奏折之后自然也是觉得意外,但她和杜恒自幼一起长大,默契还是有的,虽然奏折在内容上并未有所表示,但言辞间的语气和态度还是给了谢宸安几分暗示。
谢宸安当即将这奏折给萧敬之看过了,两人商议片刻,而后决定让杜恒回京,并同时让禁卫军和兵部做好万全准备。
谢宸意这边得知谢宸安果然准许了杜恒的请奏,准她回京之后顿时激动起来,是非成败就在此一举了。
谢宸意也明白恩威并施的道理,之前的时候一直强横的用杜廖作为筹码,而这个时候再如此便是不妥了,于是她亲自表示若是杜恒这次能够帮助她夺得皇位,那她自然不会亏待杜恒,也不会亏待杜家云云。
她这意思是表示到位了,态度也足够诚恳了,至于杜恒听没听进去,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此之后不久杜恒一行人便向京城之中进发。
按照常理来说,女皇大丧之后一个月谢宸安便可以登基为帝了,而谢宸意为了在此之前赶到,特意找了船只,沿着人工运河带人回京,而对外的说法则是杜廖的伤情严重,不能耽搁。
杜恒手上有谢宸安的诏令,其他人也不敢质疑,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由于走水路的缘故,一行人在预定日期之前便到了京中。
杜恒带着一行人到了城门之外,按理来说将士归京,属下需得在城门前二十里之外驻扎,而将领只能带少数人马入城门进宫面圣,这是大饶先祖传下来的惯例,目的就是防止有的将领借此机会图谋不轨。
谢宸意自然清楚这一点,她也一早就预料到了这件事情的发生,于是在此处便与杜恒分开,同时嘱咐杜恒带着部分她的人马先行入城,之后控制住城门,将她们放进去。
第216章
杜恒没理会谢宸意, 直接从怀中掏出了信号弹,而后看着信号弹升空,她手下的人马也随之同时调转利刃。
这时林中也飞快的窜出了大量的人马, 直接将一行人包围。
谢宸意直至此时方才意识到中计了, 自从杜恒归降之后她就一直对其严密监控,可以确定她绝对是没有办法私下里往京城之中传信的,而那封奏折更是被检查了多遍,没有丝毫的端倪, 她们回京的路上也是一路都有人监视杜恒, 按理来说她是万万没有可能提前传讯回来的。
她们走水路本就日夜不停息,又一路加速航行, 提前了数日抵达京城,就算是有人给京城之中报信,此时也应该是落在他们身后, 还没抵达京城才对, 万万不该是这样。
谢宸意自然不会想到京城之中早就有所准备,而且禁卫军的人马混在京城各处,早在他们从船上下来的时候就有杜恒的人趁人不备暗中发射了信号弹, 而那时就有人收到了传讯,同时给出了回应。
如今信号弹已经经过了几次改良,根据颜色和发射的间隔时间,已经能传达很多的意思, 这就使得消息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就快速的传播开来, 而杜恒虽然没有回复,却也明白了信号弹内中的含义, 知道京中已经做好了准备,而她刚刚发射的那枚信号弹, 则是攻击的信号。
众人此举可谓是让谢宸意一点儿准备都没有,谢宸意此次一共只带了几千人,在上万人的围攻之下很快便兵败垂成,而杜恒的手下也不负所望,将杜廖给完好的救了下来。
谢宸安知道杜恒的困境,刻意派刑戮等人过去救人,如今眼看杜廖得救,刑戮所幸转变目标,直接将谢宸意给拿下了。
众人眼看情况如此,纷纷跟着弃甲投降,于是一场战乱还未曾开始便就这样结束。
谢宸意知道大势已去,竟是直接撞在了刑戮的长刀上,当场毙命。
她会有这样的勇气,倒是让所有人惊讶,不过她就算不如此,以她谋反之名,就算是性命能够勉强留下,日后也不会好过就是了,这么想着,她行此举倒也就不让人觉得意外了。
众人将谢宸意的人手尽数拿下,而后杜恒便随着刑戮一同进宫面见谢宸安。
谢宸安见到杜恒好好的回来,听闻刑戮汇报,知道谢宸意已经自裁,而杜廖也已经被救下,总算是松了口气,却不想这个时候杜恒在她面前跪了下来。
谢宸安匆忙将杜恒给扶了起来。
杜恒为自己的阵前判敌而请罪,谢宸安却在此时问道:“当初行此举真的只是为了救下兵部尚书么?”
杜恒看向谢宸安,谢宸安忽然就笑了。
救出杜廖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要采用阵前判敌的方法,杜恒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么做,定然是考虑到了双军的情况和当时的形势,他们这边的粮草能够支持多久这是杜恒心中十分清楚的情况,她在这样的情况下定然是为了尽快拿下谢宸意,这才假装叛变。
此后杜恒带着谢宸意回来京城,让谢宸意脱离了大部队,从而顺利将她拿下的计策就更是最后取胜的关键了,而这样的杜恒又有什么过错呢?相反的,她的功劳更大一些才是。
谢宸安想到早些年杜恒对宏宗时期正德将军阵前叛变的行为十分不耻,如今杜恒为了她,为了大饶,却这般的做了……
谢宸安无意用谢宸意的尸身做文章,于是让人按照礼仪将她下葬,不过谢宸意身死的消息却先一步让人传了出去。
得知谢宸意身死的消息之后,谢宸意手下的十几万大军之中有不少人直接投降,而剩下的人虽然顽强抵抗,但没过多久便被接连击溃,一场内战至此完全结束。
一个月之期已到,登基大典随之到来。
谢宸安此前的时候就很想让萧敬之给她取字,但是奈何女皇先下手为强,而这个时候这皇帝的封号谢宸安倒是十分期待萧敬之能够代劳。
萧敬之这一次也的确是没有拒绝,他为谢宸安取了一个‘仁’字,于是谢宸安便有了仁宗的称号。
这段时间里为了准备登基大典的事情,礼部上下忙得人仰马翻,而登基大典可谓是十分繁琐,真的到了登基大典当日,被翻来覆去折腾的人就变成了谢宸安和萧敬之了。
大饶尤其重视孝道,在新帝登基当天,是要先穿孝服祭宗庙和先帝的,而后才能换上皇袍,也正是因为如此,未免耽误登基大典的时辰,这天谢宸安和萧敬之天未亮便起床,忙完祭奠之礼后又开始被人伺候着更换衣服。
为了彰显帝后威仪,这龙袍和凤袍做的都是相当的繁琐华贵,衣服上分别刺了十二种图案,以示帝后驾驭天地万物,独享尊贵。而除了内外衣之外,还有蔽膝、裳、大带等配件,虽是由人服侍着,这一件件的衣袍加身,仍旧是耗时良久。
除了衣衫之外女皇的皇冕也是极度的奢华,上面以五彩丝条作为垂绳,垂绳上还坠着玉珠,等到这皇冕上头之后谢宸安这才算是体会到了前一世里面流行的那句‘欲带皇冠必承其重’的含义,好在这身衣服和冕冠只是大礼的时候才用,不然谢宸安当真是要怕了。
谢宸安装扮得当之后看向身侧一身明黄色盛装的萧敬之,在这精致绝伦的凤袍的衬托之下,萧敬之显得越发绝美,而这绝美之中偏生带着威仪与清冷,让人只敢远观,生不出分毫逾越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