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璧传+番外(145)

然而现在却是毫无头绪。照着他们的想法,现在只要死死抓住粮草便能控制全局,不太像晋王的作风,而且丁瑁既然要临终前奋力一搏,自然会面面俱到。

宋登才不管那么多,将手中的剑随意一抛便恰恰挂到墙上,“我进来时派人去检查了,粮草的确都没有问题,晋王他也是藩王,即便是加上庆王也不可能有那么多军备物资。我看仅是这里便都够他所有兵马消耗一段时间了。而且那消息不就是用来让我们打胜仗的嘛……先把眼前顾好再说吧,晋王马上就要经过了,能截住最好,截不住凭着缺粮还能再堵一段时间。”

沈迟刚好写完,将纸递给他,上面竟与那封信上内容一模一样。江怀璧眸色一动,似是没想到沈迟也有过目不忘地本事。她记忆也好,却是不能做到像他这般一字不差,只记得住所有细节,全文因实在太长便也没多记着。

宋登仔细看完后心中已了解情况,随即转身去吩咐了下属去准备,时辰不早了,他们是时候动身了。

这场本应轰轰烈烈的战役,似乎有些诡异。

.

景明三年八月初二,晋王秦珉自晋州起兵造反,口号自然是自古以来常用的“清君侧”。这所谓的“君侧”,竟是京城近日以来炙手可热的周家,矛头对上了首辅周蒙。

“……受封以来,惟知循分守法,今上嗣位,信任奸宄,不能进贤黜恶。周氏谗佞专权,以权谋私,盗名暗世……先帝封建诸子,藩屏天下,传续无穷,一旦残灭,皇天后土,实所共鉴,祖训云: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今祸迫予躬,实欲求生,不得已也,义与奸恶不共戴天,必奉天讨,以安社稷,天地神明,昭鉴予心。”

檄文仅半日时间已传遍天下,但晋王此时早已出了晋州城,城西那批铁骑加上王府护卫军,分两批带出城,还未等京城穿出动静,已经先行北走了三百里。

不过有些急躁的宋登并没有看清楚,先行出城的并不是晋王本人所带军队,而是另一支。埋伏倒是设的很好,这一场是打胜了,但因为并没有晋王本人,他还是有些失落。

虽先有了一战,但晋王自然不会变成惊弓之鸟,若无其事继续前进,仿佛那一支并非他的人一般。

仗一开打,晋州方圆百里便已经乱了起来,百姓争相逃亡,官吏也都为了保命一个个卷了钱财走人,毕竟刀剑无眼,利禄功名可以先放一放,保命要紧。走不了最后剩下的,总是老弱病残,倒是有一些地方官肯留下来与民共生死。

果然不如当日想象的那般简单。那批粮草用处是大,原庆王手下的五万人被困在了离晋州仅两城之隔的倪州附近,而过不多久京城也及时派来军队,庆王一部被全部拿下。

然而晋王毕竟是晋王,不慌不忙地仍旧北上,粮草地不止这一个,他不可能将赌注都压在宥安。

晋王到达涞州后已是三日后,魏王也派了军队,但是远不能敌。

景明帝已经下令让调回三万人的北境,忽然又开始打了,北戎再一次集结兵力,对绥州进行猛烈的攻击。常汝君即刻上书说军队离不开,若强行调走则绥州不保。

景明帝此时才觉得局势已是非常紧迫了,晋王的军队战斗力似乎比任何军队都要强,所到之处所向披靡。

涞州处于魏王封地边界,晋王自起兵以来便一直被防范着,在他自己封地内虽然也有京城派来的,但是毕竟他治理的时间稍长,其中不乏有他自己的人。然而一旦出了封地,魏王再往北可就是京都了。

京城中晋王一派的人也在加紧时间利用一切理由机会弹劾周蒙,为晋王造反的旗号增势。尽管知道其中构陷不少,但景明帝还是一一阅过,觉得有些还是可以一举扳倒周蒙的。

其实除却那些不安好心的官员整日叽叽喳喳,京城相对来说还算平静。

晋王的重心不断北移,晋州城便逐渐安定下来。江怀璧与沈迟二人看大势也不是他们能改变的,索性也不再插手,一时便闲了下来。江怀璧想了想,又去了一趟晋王府。

沈迟显然不大理解,“便是没了晋王本人,晋王府也不是那么好出入的。你进去做什么?”

江怀璧张了张口,说出来的却是:“去看看,以前或许有些地方没看清楚。”

沈迟轻怔了一瞬,还是跟了上去。片刻后又道:“咱们这边也都没多少事了,我打算让管书他们回来,总住在霍家也不是办法。我就是有些奇怪,晋王若从增城过其实用时还少,怎么就恰好绕过了那里?难不成因为太小了,他还看不上?”

回答他的自然还是沉默。沈迟暗自叹了一声,无奈地摇了摇头,紧了紧手中的缰绳,赶上她。

走在前面又回头看了她一眼,正好看到她的眼眸,忽而跟个孩童一样得意一笑,然后大喝一声,马儿飞奔前去。

江怀璧一直都在思索那幕后写信之人究竟是谁,也就没有搭理他。似乎忽然想到了点苗头,一抬头正好与他对视,沈迟仅仅一眼便转了头不见踪影。

她却觉得那一瞬他背后的阳光恍然有些耀眼,那随意的笑倒不同于往日所见轻狂浮浪之色,颇有一番鲜衣怒马少年时的风采。

她只觉得微微一晃,然后便想不起来方才想到哪里了。之后便是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

.

晋王府依旧如同往日,庄严肃穆,一切以玄青色为主的暗沉色调,让人依旧是望而生畏。似乎一站在门下便感受到压抑,如同千斤压顶。

晋王走的这几天,看来晋王府并未受到什么影响,门前石阶上竟无半点灰尘,似是日日都有人打扫一样。可都到这个时间了,还能有谁愿意这样认真地打扫呢。

沈迟低声问:“我们怎么进去?”

江怀璧答:“敲门,从正门进去。”

说罢果然抬步去敲了门,沈迟伸出手刚要拦她,她却已敲了门。他微不可闻地蹙眉,便不怕有机关陷阱了?

片刻后有人来敲门,竟是一位女子,面容憔悴,却衣着华丽,满头的珠翠钗簪。面上挂着温和的笑,看到有人后便兀自端庄笑了笑,扯着涩哑的嗓子请他们进去。

口中仍旧念念有词:“殿下不在家,我为主母,当待好客人。”

两人具惊奇,这女子看上去绝对不是晋王妃陆氏,可这“主母”二字又从何解释?

第122章 青窈

两人先跟着进去, 那女子将他们引进前堂, 又殷勤地去拿了茶杯倒水, 可那水却是凉的。他们看了看桌子上和椅子上的灰尘, 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坐呀。先别着急, 殿下马上就回来了……”女子笑眯眯地看着两人, 眼睛中是一片澄澈, 如同一张白纸一样。

看样子大概是疯了。不过他们还从未在晋王府听说过这里有什么痴傻的女子,即便沈迟与晋王关系最好的时候, 也未曾听过。

江怀璧略微蹙眉,刚要开口, 沈迟便已拦住她,低声道:“你别吓着人家。”

随后问了几句, 弯弯绕绕过来问三句答一句,却一直没问清楚。她咬定了自己姓陆, 一开口便东拉西扯。

晋王府现在空空荡荡,自晋王走后连下人也走了不少,能留下的也都基本上是孤苦无依别无去处的人。尽管生活已大不如前,锦绣堆已快变成荒草园,所有人心里念着的只有活命。

唯有这女子却依旧妆容精致, 没有半点将就,即便面黄肌瘦也依然点了黛墨胭脂, 年纪看上去也不年轻,偏鬓边簪了朵海棠簪花。看不出来半分豆蔻娇俏,只有岁月磨尽的沧桑柔和。

“殿下说了我叫陆青窈, 我就叫陆青窈。他说过喜欢我戴海棠,十年前就说过了……”她只痴痴地笑,眼神中竟带了光,略有些枯瘦的手微微扶了扶鬓边,只当仍旧芳龄年少,“即便我入府没有穿正红的嫁衣,他也说过,我是她的正妃的……他梦里都还唤着我的名字呢,青窈,青窈……”

沈迟看她入神的模样,只低低叹了口气,转头问江怀璧:“我们进来可不是要看她的吧。”

江怀璧恍然一怔,似是在沉思些什么,听他开口,又回过神来。

“去后院看看吧,我总觉得还有什么东西是我们以前漏掉的,或许能找到线索。”

两人便不再理会那妾室,出门时她竟也没跟上来,只是站在那里一遍遍地斟茶,斟满了再倒回去,行礼动作标准,口中是一声声的“殿下”。

上一篇:夫人,嫁我!下一篇:农家小娇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