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盲女的英雄之旅(643)

作者:青薇筱语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点,楚丽华很认同。

她从小寄宿在各个亲戚家,她的生存之道就是得到认可。

但是无论是从亲戚还是父母那里,她得到的都是更多的指责。

所以,她就一直养成了这样讨好型人格了。

但是,遇到问题不能只是归罪于小时候,毕竟人已经长大了。

原生家庭不幸的人同样也有活的精彩的人。

而那就是楚丽华的目标。

兰芝是带着一大堆吃的东西回到病房里的。

她走过去,把买给小七的婴幼儿零食递给孟宪祥。

然后又拿出来一盒饼干递给孟宪祥。

就在接东西的时候,两人的手碰在一起了。

一抬头,四目相对,兰芝从孟宪祥眼里看到了深深的心疼。

她的眼泪掉了下来。

第861章 远方的善源

孟宪祥才一句,“不哭。”

兰芝就扑进孟宪祥怀里,差点把小七都挤掉出来。

小七也不闹,抬起软绵绵的小手,抚摸着兰芝的脸。

被这柔软的触感温暖了心,兰芝擦干眼泪,握了握小七的小手。

是呀,孩子是多么的无辜,如果没有楚丽华的慷慨,估计小七都不能出生吧。

转过头看楚丽华,她正低头吃饭呢,青云飞把精细的肉夹到她碗里。

这样的女子,真值得温柔以待。

吃完饭,楚丽华拿起手机打算继续听课。

——“楚楚,你帮我查一下我的快递到哪里了?”

孟宪祥边吃东西边说。

楚丽华点开某度,“好,哪家快递公司,单号多少?”

还没等到孟宪祥报的单号,楚丽华先看到了一个新闻,还是新京报报道的。

因为标题太吸引人了,楚丽华就点进去看了。

是南通万善寺一个叫道禄的和尚和300多个女人的报道。

他法号道禄(常灯法师),今年42岁,于2010年出家。

短短几年间,他帮助了300多个女人,生下了300多个婴儿。

由于道禄长时间带领产妇奔走医院,导致很多不知情的人以为他是个不正经的花和尚,还有人说他是“高级的人口贩子”。

庙里供奉的牌位中,九成以上都是超度堕胎婴灵的。

不管是未婚先孕的女人还是婚外恋的女人,道禄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一视同仁,耐心的开导她们,为她们谋求后路。

而要说他和这些孩子之间的缘分,恐怕还要从他个人的经历讲起。

道禄,俗家名叫吴兵,出家前是个普通人,他开过工厂,做过外贸生意,过着有房有车、衣食无忧的生活。

就像采访中所说:世间所有男人经历的,他也都经历过了。

1999年他和近亲结婚的妻子有了孩子。

因为血缘的关系他们十分担心孩子的健康。

他曾到寺庙求愿,如果孩子生下来健康无恙,他就50岁出家为僧。

幸而上天眷顾,女儿平安无恙,倒是几年以后,他和妻子感情破裂,两人以离婚收场。

35岁,安顿好女儿后,他决心皈依佛门。

过往的经历和对佛学的思考,注定了道禄无法成为清修和尚。

在佛门清修的这些年,他遇上的大多是堕胎之后为孩子超度祈福的母亲,这让他同情也让他感到痛心。

在这场没有前例可遵循的民间救助样本中,道禄游走在“道义上获得支持,但无政策支撑”的尴尬夹缝中。

多数孩子都被生母带走了,道禄身边陆续留下了四十来个孩子。

他留下生母们的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并与对方签订一份书面的监护权委托协议,承诺可以帮忙把孩子养到18岁。

这期间如果母亲具备条件可随时把孩子带走,小孩成长过程中遇到意外、死亡、残疾等问题,委托人承诺不追究道禄任何责任。

他从不追踪离开的生母和孩子,只对留在身边的孩子负责。

其中一些孩子就留在道禄的大本营——位于南通如皋老家的一栋3层灰色小楼,这里被取名为“护生小居”。

房子原本是道禄留给女儿的私宅,现在看起来更像是一处育儿所。

一楼客厅的楼梯转角处变成了临时库房,堆满纸巾、奶粉、尿不湿;孩子的衣物按照外套、秋衣、裤子被收纳叠放在十几个透明的储物箱中;卧室、餐桌、茶几上随处可见儿童读物和小玩具。

楚丽华看着这些文字和图片,她的心仿佛被重重的撞击了一下。

这就是最大的善啊!

如果有一天自己有钱了……

估计道禄法师现在的开销都是都是捐赠的吧?

救助始于2012年,他在普贤寺看到很多香客前来超度的往生牌位都是写给自己堕胎的腹中婴孩,便想做点什么。

最初,他只是从佛家不杀生的角度,帮助少数不想堕胎的女人生产,并临时代养孩子一段时间。

“第一年救助了8个、10个。”他不缺钱,出家前攒下几十万元的积蓄,一个孕妇的生产费用也就几千元。

但后来,他做的事传到网上,找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他停不下来了,道禄常年带着两部手机,切换着三个微信号,有超过12000个好友,其中20%是找他咨询过怀孕生子的女人。几乎每隔两三分钟,便会涌入新的来电。相似的开场白重复过无数次,“对的,我是道禄法师,你讲......”

女人们认识道禄的方式千差万别。有人是在朋友圈里看到10万+的网络爆文,有人是从抖音刷到了介绍道禄救助孕妇的小视频,还有人由学佛的师傅介绍过来。

这是一个相当完整的救助链了。

——“兰芝,你过来一下。”

楚丽华把我兰芝叫过来以后,就把手机递给她看了。

——“还有这样的事情,真的假的啊?”

——“看这情况,应该是真的。只是,估计网上应该有很多假冒的道禄法师。只要找到那个真的,那就没问题的。”

楚丽华看了看不远处的孟宪祥和青云飞,附在兰芝耳边轻声说,“我刚开始还想着这个孩子我们可以自己抚养。你说,送去这里,等到我们条件好一些了,再接回来怎么样?”

兰芝愣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和楚丽华说自己把孩子“卖”了个好价钱。

不明所以得楚丽华问,“怎么?你担心什么?”

兰芝咬了咬下嘴唇,最终,她还是决定过两天再跟楚丽华说。

——“我觉得还是再考虑一下吧。”

——“好,到时候,我就可以陪你去了。”

楚丽华甚至想着到时候可以去那个充满善意的地方去看看。

然后,等以后有机会,这样的救助方式,自己也可以来一个。

不知道有人开了先河,是不是在孩子上户口方面就会宽松了呢?

不然,这么多孩子户口怎么办?

以后孩子长大了要上学,没户口的话,难道就学佛吗?

算起来,道禄法师那里应该已经有学龄前儿童了吧?

他是怎么解决的呢?

楚丽华拿过手机,继续从自己刚才看到的地方看。

第862章 两全法如何开始

在被救助者眼中,道禄“神通广大”,但他并非全能,他只能掌控他所管理的范围空间。

有人在网上截取他的微信头像,冒充他募集善款,光去年就被道禄逮住四个,随后是漫长的纠缠,辟谣、举报、封号。

现在最让道禄头疼的,是如何给留在身边的孩子们上户口。他曾想把孩子的户口落到万善寺的地址,以集体户的名义。但这块土地性质复杂还涉及拆迁,短期内无法落实。

道禄抚养的孩子中,有好几个将在今年秋天读小学,没有户口意味着无法入学。他有些慌了。

他的手机里存着当地负责户籍管理的领导电话,他反复催问多次,也没得到确切答复。

过去几年里,他跑遍了能够咨询到的所有部门,没有谁能解决他的实际问题。

事实上,在这场没有前例可遵循的民间救助样本中,道禄游走在“道义上获得支持但无政策支撑”的尴尬夹缝中。

原来,这现在依然是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楚丽华悄悄看了看兰芝,一个不能上户口的孩子,就不能上学,现在这个社会,这样也是不行的。

或许,自己真的是有些太想当然了。

4月中下旬的一个下午,道禄又一次跑去当地民政局询问,一个领导在办公室接待了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