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导致亲家关系不合,也极易延伸出婆媳关系乃至夫妻关系的不合。
除开那种漫天喊价,卖女儿式的要彩礼,正常的情况下,彩礼不仅可以看出女方在男方心中的地位,更可以看出双方原生家庭的三观是否契合。
在中国,彩礼的数额不在多少,而在于男人对彩礼的态度,是否舍得,以此看出男人的责任心和担当。
所以,我奉劝在座的各位姑娘,不要嫁给那个为了彩礼和你撕破脸的原生家庭。要知道,中国的彩礼是爱更是责任的表现。”
没想到,张凡一番话,反而引起了陈伟东的一通感慨。
——“经理说这话的时候感觉好像悟的很深呐。”
楚丽华觉得自己以前似乎想的真的有些太简单了,但是又想再听听更多的关于这方面的事情。
——“那是肯定的啦,毕竟身边的亲戚朋友见多了,所以说也就感悟的多了。就拿我来说吧,我现在也算是有房一族了吧,但是我为什么还在北京这么拼命的打拼呢?不就是我还要给我女朋友赚彩礼嘛!这是作为一个男人的担当啊!
我必须要趁着这几年行情还算可以的时候,赶紧把钱积攒下来,等到再过一些年估计这个行业就会渐渐没落下去啦。那个时候我也就只能回老家去了。不过大笔的开销和花销都已经提前做好了安排。之后哪怕回家找一个几千块钱工资的工作,安安心心的成家立业生子养育,就算是不错的一种生活了。”
陈伟东的话,让楚丽华很触动。
说实话,她一直觉得,来北京打拼,最终的有一个是为了可以衣锦还乡,过个安稳的无忧无虑的日子。所以说,陈伟东说的这番话真的不是单单对于男同胞而言比较有用。楚丽华一直觉得,现在的女性如果没有点自己安身立命的本事的话,恐怕以后就只能事事按照男人的意愿而活着了。
虽说家庭主妇的生活并不比职场轻松多少,甚至更加繁重,但是,只有女性自己会这么认为。
第384章 不要彩礼,才是平等
换言之就是,男人会说,你不过就是在家洗洗衣服做做饭,带带孩子而已,有什么辛苦的。
所以,楚丽华想要的婚姻是那种你我势均力敌,共同为小家打拼,包括孩子,也都是共同抚养。必须要男人理解这其中的艰辛。
当然,关于彩礼,楚丽华还是不可置否。一旦收了人家的彩礼,不就是意味着对方把自己“买下了”吗?这样,反而会显得女方很被动。
——“其实,我觉得两个人准备结婚,为什么男方要平白无故地给女方一笔钱?
当然,如今很多彩礼的形式不再是赤裸裸地给现金或银行卡,而是“隐形彩礼”:
男方要出房子出首付,为女方解决户口问题,或为女方找一个安稳清闲的工作等。本质上,都是男方要为女方提供便利的物质或生活条件。
当然,大多数女方家也会回礼,但有一个不成文的原则要遵守:女方的回礼不能多过男方。不然“嫁出去闺女还要倒贴”,在亲戚朋友面前简直丢大了脸。
我也听过那些所谓的过来人说过:“要彩礼只是入乡随俗,你不用想那么多。”就算这只是风俗,但风俗背后的含义——婚姻对女人来说就意味着牺牲,我无法苟同。
在过去,婚后的女性必须承担起生育子女和照顾家庭的责任。作为其经济回报和精神安抚,彩礼因此而诞生。
我并不愿意接受在这种语境下诞生的彩礼,也不愿意从心理上默认这种话语体系。
即使在两性更加平等的今天,这种话语体系背后的价值观依然变相存在。你常会听到因彩礼谈崩的人气急败坏地说:“要我出30万?也不先看看自己条件值不值?”
在这种逻辑体系中,不论是女方“开价”还是男方主动给与,彩礼的钱数在潜意识中会与女方的外貌、学历、工作和家庭条件进行等价估量。甚至有“得到越高的彩礼,则意味着女孩身价越高”的吊诡现实。
作为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灵魂的人,我不愿意被这样评估,也不愿被“等价交换”,这与钱无关。
我其实能理解希望婆家出高价彩礼的女方父母。毕竟在从前,大家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结婚这件事更显得尤为昂贵,因此彩礼的经济功能非常重要。
这笔钱将作为女方家缺少一个劳动力的抵偿、婚宴的支出或女方兄弟娶媳妇的财产资本,或者对女方家辛辛苦苦供出一个女儿的经济补偿。
彩礼的经济和现实作用如此重要,因此天价彩礼依然会在穷困地区屡屡发生。
随之如今经济水平的发展,大多数人的工资水平已经提高到足以养活自己的地步。婚姻本身对于女性的经济援助作用逐步减少,彩礼在经济上的吸引力对于现代女性就更低。
我的家庭不需要彩礼的“援助”,我本身的工作也足以支付我的生活开销,那么为何还要求对方在结婚时给我一笔钱?
的确,很多人要彩礼不是图钱,而是看中这份彩礼背后所带来的安全感、尊重或爱。
既然法律上指定的婚前财产协议已经成熟到谁也不可能通过结婚占便宜的地步,那么男方自愿赠送的彩礼似乎就更凸显:他对我是真爱。
因此,经常会有人这样强调彩礼的必要性:
“不要彩礼,那你就把自己看轻了。婆家瞧不起,男方也不珍惜你。”“他一想娶你花了几十万,就不会轻易离婚。”
不好意思,我的婚姻需要建立在两个人互相欣赏,互相认可的基础上,如果是需要钱才能“镇得住”的婚姻,那我根本不想结。
更何况,一个女人的安全感应始终来源于自身,与彩礼无关,甚至与婚姻无关。
我理解每个人的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女儿,要求未婚夫的家庭付一份彩礼作为“女儿嫁的幸福“的安心保障。
但我更希望我爸妈鼓励我,要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赢得幸福,要“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不是“努力嫁给一个更好的人“。
就如波伏娃所说,
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不论在成年还是小时候,他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
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通常为时太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距波伏娃说完这句话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我们所处在的环境,依然不鼓励女孩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赢得幸运与幸福。亲戚们聊天依然会赞叹:“谁谁谁家的普通女孩嫁了个条件特别好的男孩,真是有本事。”
潜台词里,似乎只有依靠比自己强的男性,女性才能过上更好更自在的生活——而这种奇迹的境地是女性努力一辈子都换不来的。
但我已经明白,命运不会因“一场完美联姻“而改变,只有付诸努力、拼搏闯荡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即使这一切艰难而不测,但这才是获得幸福的必经之路。
而婚姻之于女性,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的途径,并非最终的庇护所。
正如电影《绿皮书》说:“改变人们的观念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我们无法将“女性要依附男性”的传统观念一下子被连根拔起,但至少可以慢慢松动。
我觉得就先从女孩不要彩礼,舆论不再把女孩放在婚姻的弱势一方开始吧。这样,应该才是真正的男女平等吧。”
楚丽华也不知道是怎么一下子就触动了那根神经,一下子就噼里啪啦一顿说。
她没想到的是,因为他们人数不多,不足以在包间里用餐,所以被安排在了大厅,她这番话一说完以后,整个餐厅的人都给她鼓起了掌。
就更别提一起在这一张桌子上用餐的这一群同事了。
就因为这段话,楚丽华一下子就变得在同事中不一样了。
第385章 轻松的日子
当天晚上,饭局散了,还没有到家的时候,楚丽华就收到了全组其她没有她微信的人的好友申请。
不过全都是男生,因为就他们三个没有加楚丽华微信了。
张凡、于林、张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