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受兴许也觉得有些不妥,他减少人祭一来杀奴隶浪费劳动力,二来就是存心想跟乌弃对着干,但这些并不能成为他简办帝乙葬礼的理由。父王生前待他还算不错,没理由不给他厚葬,然后子受又给帝乙增加了十个奴隶,又下令命商朝贵族官员死后不得再用人祭,只能拿动物代替。
命令一下,朝野又是一片哗然。
苏书最喜欢听那些老臣的墙角,不出所料听到一大片哀嚎,对于子受的这道命令臣子都觉得很过分,但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君继位自然也一样,众人满腹牢骚也只得忍着,因为通过一系列事下来,他们都瞧出这位新主是个说一不二的人,你若反驳他,他能让你哑口无言。
太聪明,太独断,也太自我了。
拥戴他的人,相信跟着他商朝会蒸蒸日上,反对他的人,总觉得日后生活会水深火热,不得宁静。
反对派的预感很准,帝乙入土为安的当日,子受就和乌弃大闹一场,许多人跟着遭殃。
苏书记得,那日的天气算极好的,晴空万里,众人庄严肃穆地立在帝乙墓坑前,面容上都带着“淡淡忧伤”。
子受站在最前面,乌弃立在一旁祷告鬼神,行了祭祀仪式,然后重头戏上场,轮到殉葬环节。
用活人殉葬,是奴隶社会的一种非常残酷的制度。殉葬人有活埋的,也有被杀或自杀后陪葬。封建古代的殉葬制度,最早就始于殷商。
商人相信人死以后,灵魂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墓葬是墓主在另一个世界的居所,一切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礼制办事。比如奴隶主贵族死后,都用奴隶为之殉葬,以供其死后奴役驱使。
时间再往前些,几千年后有考古学家开墓做研究工作,发现殉葬者的姿势身份都不一样,有的骨架旁放著刀剑是武士奴隶,有的骨架旁摆著车马是驾车奴隶,有的骨架残存有狗骨是养狗奴隶,有的骨架旁没有头骨,头骨在另一边,是被杀后殉葬的奴隶,有的骨架上手骨还被反绑在背后,并有明显的挣扎痕迹是被活埋殉葬的奴隶。
苏书看过考古资料,这已经是她第三次看见真实的活人殉葬。
第一次是她刚到殷都不久,乌月打算用一百人祭祀神明,后来因为她的搅和被破坏了。
第二次是她死后下葬时,也按规格杀了几个奴隶,还是帝乙亲自下的令,毕竟她是以夫人身份下葬,死前还救了子受一命。见到活生生的人因她被杀时,她是愣了许久的,没想到也会有人因她而死,连死了都让她背几条人命。
没想到如今她又要眼睁睁看着一群奴隶被杀。
虽然时空手链失去效果了,但苏书还是担心时空守则会将人命算在她头上,把她关入时空监狱,索性十年过去了,她依旧是商朝的一抹游魂。
就在帝乙下葬当日,乌弃违背了子受的命令带来三百奴隶,预备让他们全部殉葬。当日,所有王公贵族都在场,只有包括王后在内的妃嫔不得前来观礼。
这是一个男权社会,身为先王的女人是不被允许来参加祭祀仪式的,因为按照规矩,她们也是殉葬祭品。
虽然子受还没举行登基仪式诏告鬼神,但他新君的身份毋庸置疑,然而大祭司乌弃却违背君王命令,擅作主张,任何君王都不能忍,何况还是视神权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子受。
“乌弃,汝此举乃何意?“
“禀告王,臣用大龟占卜,卦象显示帝乙乃九五之尊,应用奴隶三千妃嫔数百殉葬才得以祭告帝乙王灵。”乌弃微微俯首,说的很是真诚恳切。
如果忽略他口中的殉葬,连苏书都觉得这是个很尽职尽责的臣子。
乌弃缓了缓又说:“然则,王宽厚仁德不喜人殉之举,臣这才将奴隶三千减少至三百,至于妃嫔……帝乙生前待先王后不薄,卦象说“以后殉葬”乃大吉之兆!再则,帝乙去了天上也需要贴心人伺候,王后身份尊贵,此一去,必然能与帝乙做一对神仙眷侣,共同庇佑我大商!”
卧槽!
苏书震惊了,这用三百奴隶不够,还让王后殉葬?
乌弃祭司的脸够大啊!
“放肆!”子受直接怒目直视,狠狠瞪着乌弃,乌弃一惊,连忙跪了下去:“王后身份尊贵,岂能殉葬!何况,先王生前最厚爱的乃温夫人,尔等是要连同温夫人一起殉了?”
乌弃埋着头,他和大殿下关系最是不错,又怎忍心让大殿下生母殉葬,但是这老祖宗定的规矩,连子启都没办法更改,他摇着头:“妃嫔殉葬乃祖宗规矩,与臣无干呐!望吾王明鉴。”
“若孤今日非要下令废除妃嫔殉葬呢?“这是一种试探,也是一种决心。
乌弃行了个五体投地的大礼,众位大臣都跪了下去:“望吾王三思!”
几乎所有人都在反对他,包括他的叔父他的兄弟。
子受深深的看了眼跪在地上的人,冷冷一笑:“尔等是否无母?”
众人皆是一震。
他又轻声问了一遍:“尔等是否无母?”
众人都不敢吭声,诸臣子再次感叹新王难伺候,照规矩来不就对了,反正人终有一死,替先王殉葬还死的光荣,连家族都会跟着沾光。
子受厉声咆哮问最后一遍:“孤问,尔等是否无母?!”
比干在肃静的氛围中抬起了头,他朝子受摇摇头:“妃嫔殉葬乃祖宗立的规矩。”
子受忽而笑了:“王叔,祖宗规矩是何人所定?”
比干缓缓答:“历代商王。”
“孤是商王否?”
比干略为难:“这……”
子受奇了:“怎么难不成尔等要覆先王旨意,另立商主?”
比干立马五体投地拜了下去:“老臣绝无此意……”
众臣纷纷说:“微臣不敢!”
“不敢?”子受的声音渐渐加重:“孤才下一令,尔等就纷纷反驳,有何不敢的!”
众人沉默片刻,最终还是乌弃大着胆子说:“王还未祭山川河流、诏告祖宗鬼神,殉葬一事还须依历代先王的规矩行事。”换句话说,你只能算准继承人,你一天不诏告鬼神不举行继位仪式就不算真的商王,就没有权利推翻先王所下的任何命令。
何况在这个年代,如非必要没有哪个商王会费力去推翻先王令,本来祖宗就大过一切,推翻祖宗立的规矩就是一种大不敬,必定是要被记入史书遭后人非议的。
“你!好,很好……”子受甩了甩袖,头一次体会到身为商王的不自由,做什么事都要按照祖宗规矩来,可商朝的未来是他的,在他的地盘上必须以他的命令为准。
乌弃……
子受深深的看了他一眼,这账他会跟他好好算,来日方长。
见子受拿他没辙,乌弃站了起来,朝旁边的士兵下命令:“来人,将先王后、温夫人与其余娘娘都请出来。”
士兵得令,看了隐忍怒气的子受,又看眼祭司乌弃,咬咬牙,还是听从乌弃的意思。
子受冷眼看着,并不作声,怪不得历代商王都想削弱神权,一个人皇被祭司牵着鼻子走的滋味太难受了,他发誓这种情况此生都不会发生第二次。
王后和温夫人是走着过来的,没像其他妃子那样被士兵押着。
王后步履从容,她知道自己即将面临什么,却丝毫不减尊贵。
温夫人倒是一直含笑,那笑容在苏书看来很是复杂,像自嘲、轻蔑与即将死去的不甘心,她的目光屡次扫过王后,笑容中夹着得意,似乎在说“即便你的儿子继位,你照样难逃一死,还不是沦落到和我一样的下场”。
帝乙在时,她们争宠爱、争王位,帝乙去世,她们倒是不用争了,下场不过都是殉葬。
谁是输家,谁又是赢家呢?
或许,她们都是输家。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也是主播隐身的一天,哈哈。
活人殉葬从很久以前就有了,帝乙的王后有没殉葬也没查到资料,文里这样写,不过是多了一个让帝辛削弱神权的理由,他讨厌神权除了与王权相冲外,必然还会有其他理由的,只一个太单薄了。他减少奴隶祭祀,还有个原因,当时人口少嘛,奴隶用处也很大的,少祭祀一个人,战场上就多一个兵,节约人口资源,我觉得应该是这样。
第33章 殉葬与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