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菱便也顺势跪在地上,认认真真向皇太后行了礼。
皇太后确实最偏向太子,再就是诸位皇子,最后才是齐澜。不过这个“最后”,也是排在了一众其他皇孙的最前面。
尽管如此,也并不意味着皇太后就见不得齐澜好。只要齐澜不参与皇权争斗,不仗着圣上的疼宠忘了自己的身份甚至盖过太子的风头,皇太后一般情况下不会故意为难齐澜。
至于齐澜的亲事,皇太后一开始没想过/插/手。毕竟她只是盯着正宫祖母的名头,齐王府还有一位齐老太君才是齐澜正儿八经的亲祖母。
早些年齐老太君还在宫里当妃嫔的时候,因着还算安分守己、手段也并不高明,只知道一味讨好皇太后,乃至于当今圣上登基之后,齐老太君过的还算不错,顺顺利利就在齐王爷分府的时候被接出了宫。
皇太后是一直没把齐老太君放在眼里的。当初年轻的时候,齐老太君没本事成为皇太后的对手。而今人老了,齐老太君识时务的老老实实出了宫,也没再碍皇太后的眼,勉强称了皇太后的心。是以大多数时候,只要齐老太君别太过分,皇太后还是愿意给齐老太君几分颜面的。
像齐澜的亲事,皇太后就想着全权交给齐老太君自己折腾和烦恼。如若齐老太君非要定下那个金绵绵,皇太后也确实有打算睁只眼闭只眼。
只不过现下看来是肯定不行了。圣上既然表了态,皇太后这边就肯定会跟上。不管最终齐澜和姜菱到底能不能成,皇太后肯定会先见见姜菱再说。
事实上,真正见过姜菱之后,皇太后没有太大的感触。多年后宫争斗,皇太后看人率先看得就是这个人的家世背景,以及这个人背后能够带来的利益。
姜菱的家世太过普通,对齐澜也毫无助力而言,落在皇太后眼里和心中无疑是弃子一枚,全然没有半点的分量。
至于圣上到底看上了姜菱哪里才会对姜菱另眼相待,甚至破例留姜菱一块用膳,皇太后思来想去,还是觉得症结在齐澜的身上。
说起来对圣上过于疼宠齐澜一事,皇太后是真的很不喜欢。早些年的时候,她明里暗里也提点过圣上好几次了,宫里有太子、也有其他皇子,哪个不需要圣上的关注和疼爱?怎么偏偏圣上就特别的偏心齐澜?
无奈圣上根本不听她的,非要一意孤行,连带太子对齐澜也诸多照顾,直让皇太后气不打一处来。
要是齐澜确确实实是个讨喜的性子,皇太后姑且也认了。但是齐澜从小到大,一句好听话都不会说,哪里比得上太子他们的贴心?最起码在皇太后这里,齐澜就差的有些远了。
加之齐澜现如今又折腾了一个农家姑娘回来,两相一对比,皇太后私心里就更加觉得齐老太君的想法没错了。
跟见到圣上和太子时候的感觉完全不同,在皇太后这里,姜菱切实体会到了来自皇家贵人的蔑视。
不过,也还好。姜菱这个人有些时候心很大,全然没有将皇太后的态度放在心上,静待待会儿直接走人。
齐澜确实没有让姜菱在皇太后这里呆太久。明知道皇太后并不喜欢姜菱,齐澜根本不可能放任姜菱在这里受委屈,稍微站了一会儿就提出了离开。
皇太后勉强挂上的笑脸瞬间就沉了下来。什么意思,觉得她给姜菱委屈了?这后宫的女人,谁不是表面风光无限,实则默默将满肚子的委屈悄悄藏着掖着、自己吞进去不敢吐出来?就偏偏姜菱受不得委屈?
不过是一个农家姑娘罢了,连世家千金都不是,居然也想在她这里摆谱要情面?
更何况,打从姜菱进来,她有给过姜菱难堪?不过是稍稍无视了一下,这就受不了了?只看齐澜维护姜菱的热乎劲儿,皇太后对姜菱的观感便又差了一些。
“那祖母,我们便先行一步。正好孙儿有事要跟澜弟商讨,也等了他好些时日了。”眼见气氛即将转冷,太子面带笑意的开口道。
有太子打圆场,哪怕皇太后不愿意,也肯定不会落太子的面子。
于是乎,皇太后轻哼一声,不情不愿的点了点头:“行吧,哀家就知道你们总嫌哀家烦,不乐意在哀家这儿长呆。赶紧的,都走吧,哀家也不做恶人,不强行留你们了。”
“祖母这话就言重了。我们哪里会嫌祖母?实在是孙儿手头的要紧事一直没能寻到合适的帮手。祖母您也知道,父皇对孙儿要求极高,孙儿也不敢随便将重要的事情交给不信任的人去办。难得澜弟回来帝都,孙儿可不就得立马将人给扣住了,省得他扭头又跑了嘛!”太子说话是真的很好听。尤其他还是拿圣上交代的事情当说辞,皇太后自然不可能再有半点异议。
果不其然,下一刻皇太后就变了说法,满意的颌首:“太子这话说的在理。你父皇一向对你委以重任,你可不能粗心大意,务必得把交到你手头的事情办的漂漂亮亮,方能让你父皇放心。”
“所以孙儿才急需要找澜弟帮忙。”太子笑着回道。
这一下,皇太后再无其他言语。摆摆手,放任太子和齐澜他们三人离开。
说实话,皇太后真要想坏事,完全可以只让太子和齐澜走,单独留下姜菱。届时,才是真的为难姜菱。
不过看在齐澜的情面上,皇太后到底还是让了步。更何况,还有圣上看着在呢!圣上虽然人没来,可圣上的态度、太子的陪同到来,不都是对皇太后的提醒?
皇太后可不想为了区区一个姜菱,惹来圣上和太子的不喜。不值得,也不划算,姜菱可没这般的重要。
离开皇宫,齐澜和姜菱随着太子一起去了太子府。
之后,姜菱有太子妃招待,齐澜则被太子叫去了书房。
太子妃是位很温柔贤惠的大家闺秀,说话轻轻柔柔的,待姜菱也很是和气。姜菱自然等同回应,既不故意找茬,也没想过抬杠。两人初次见面,互相都有心交好,气氛还算融洽。
而另一边,太子找齐澜是真的有事,而且是很重要的事情:“你以后不要去郡山书院了,就留在帝都帮为兄。当下朝堂腥风血雨,各方势力争相出手,为兄有些自顾不暇了。”
齐澜微微皱眉,显然有些不乐意。太子的实力,他绝对相信。又有圣上为太子保驾护航,太子怎么可能缺得了帮手?不过是借口罢了。
“你要想娶那位姜姑娘过府,就老老实实帮为兄办事。否则下次到了宫里,为兄可不帮你。”太子老神在在的放出/诱/饵。
齐澜便不说话了,只是冷着脸盯着太子。
“咳咳”。太子很快就败下阵来,只得认输,试图跟齐澜好好打商量,“知道了知道了,为兄肯定帮你还不成?不过你自己应该很清楚,这事不是为兄帮你以后就能皆大欢喜的。你要想那位姜姑娘日后不受委屈、不被低视,你就得帮为兄办事。等到你在朝堂上站稳脚步,那位姜姑娘自然就跟着威风了。”
“这也是父皇的意思。”不等齐澜开口,太子又接着补充道。
齐澜抿抿嘴,沉默片刻,终归还是开了口:“我要问过菱儿。”
第130章
太子怎么也没想到, 有朝一日会从齐澜的嘴里听到这么一句话。从小到大以齐澜的脾气和性子,想要做什么事情何尝需要问别人的想法?现如今不过是留在帝都皇城而已,又是圣上的口谕, 齐澜居然要问过姜菱才能决定?
那如若姜菱不想齐澜留在帝都皇城, 齐澜就不留了, 连圣上的口谕也不管不顾了?
“澜弟,你可真是……”冲着齐澜摇摇头,太子到底还是长叹一声, “行吧, 随你。但你一定要好好跟那位姜姑娘说, 务必把轻重得失跟她摊开了讲明白。”
齐澜神色淡然的瞥了一眼太子,并未接话,转身就走。
“澜……”太子刚想开口叫住齐澜, 却见齐澜大步离开。知道喊不住人,太子一拂袖子, 只余满满无奈。
姜菱没有太子想的那般狭隘。说到齐澜留在帝都皇城, 在姜菱看来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齐澜又不是姜三海要参加科举, 实在没必要继续在郡山书院多呆上三年。再者,齐澜的才学又不差, 既然圣上要留齐澜在帝都皇城为太子做事, 姜菱实在找不到理由和借口帮齐澜推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