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胡侯倒势不过是垫脚之石,敲门之砖罢了,而后的管兆旌,而后的薄宏定,而后的……裘凤游现在越发的相信,就算自己的舅舅李记,就算自己的大哥裘凤南,其实都在霍云的手中,不过棋子罢了。
而自己,在发现皇陵之秘之前,同样是一颗棋子,一颗他用来倾覆大齐皇朝的致命棋子。
所以,裘凤游在心中暗暗盘算——或许自己该忍耐,若是自己能忍过明日大典的机会,若是自己能旁观于明日大典之上凤城、大哥和云崖之争,自己是不是可以以旁观者的姿态最终取得胜利。
谁都有不放手的原因。
凤城不会放过自己来端阳的时机,再等这样的时机就是三年以后了。三年,对于自己来说,丰满羽翼,对峙天下,绰绰有余。
大哥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自己与凤城一争是龙虎之势,渊中之蛟怎会不出水面?
云崖人自然也不会,莫不说他们的计划自己只窥之一隅,便是全盘知晓,以霍云其人,他怎么放手这二十年来的等待。
那么……为今之计,若想大齐江山不动,放弃的,至少暂时放弃的只能是自己。
裘凤游,无疑是兄弟三个中最清醒的人。
他甚至没有被裘赫朝仍在人世的巨大意外震惊得无法思考,他甚至没有因为裘赫朝再次亲笔而书的传位诏书,以及承诺要在众人之前言明当日立储之事的诱惑控制了心性。
他现在清醒地知道,若是想保住大齐的江山,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保护当今的皇帝,视自己为杀母仇人,反叛逆贼的弟弟——裘凤城。
裘凤游嘘嘘而叹,一年前,自己为了母妃放弃江山,如今,自己还是要为江山而放弃江山了。
没关系,只要此时能够消灭云崖叛逆,压制大哥起势,暂时稳住裘凤城,一切都还有转机……
要做到这些谈何容易,他面对的是霍云。
裘凤游想起了与霍云的初见。
柳河郡,客栈四方天地,清冷如霜。
夜色深沉如许。
廖正陪着裘凤游守夜佛堂,困倦得靠在柱子上打起了瞌睡。
裘凤自佛前跪着,微微闭目。
风自殿外玲珑而来。
随风而来的似有淡淡木兰清香,细细品来,又不似。
裘凤游猛然回首,眼前人额发风扬,裙摆净透,立于大殿之外,恍若谪仙犹轻,暮雨犹凉……轻轻唤道:“王爷。”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齐承元元年,冬。
皇家寺院,大相国寺,于百灵山间晨钟落音,香烟袅袅起。
一众飞禽走兽皆隐匿,松柏低头,群山雾隐,缥缈缈不见来时之路。
由大齐二世帝王裘凤城率领的一众祭祀之人逶迤出了山寺。
队伍浩荡前行,一概摒去车辇,为表祭祀虔诚之心,随帝后携足而行。
大相国寺住持严空高僧并不随祭,只送帝驾出了寺,便合闭山门,率众僧侣至大雄宝殿,至此诵经三日不息。
大齐皇陵选址就在百灵山间。
这里终年晴朗温润,是乃风水龙翔之地,所经溪水缠绵,几尾青鱼漂持不动,偶尔摆尾,煽动水草掀根,缓缓顺流而下。
“忱儿。”帝后行于前,空山静寂,裘凤城这一声唤得亲切。
“皇上。”翠忱应了一声。
“这里你还熟悉吧?”裘凤城想拉了翠忱的手,却被她自然地躲开。翠忱回臂轻挽裘凤城的胳膊,相距仍是不远不近,动作不亲昵却得体自然。
裘凤城笑了笑,翠忱一直是这样,无论是当初新嫁,还是日常相处,又或者失了他们的孩子之后,依旧是如此,好像天生来便是如此,端庄温柔,又天赋倾城。
只是她也有介意的事情,裘凤城想,自那日自己与翠姜在颂波殿后亲昵之事被翠忱发现,她便总有些沉默,虽从大相国寺休整归来之后一切如旧,可似乎情分总是差了些。
“熟悉的,其实说来前段时间到大相国寺小住,也算是故地重游呢。”翠忱道。
“怎么说?”裘凤城见翠忱愿意说话,便随她饶有兴致地说下去。
“臣妾小的时候,母亲总是在夏天带着我们来大相国寺对面的增厝安住些日子,一为了礼佛,二为避暑,这也算的上臣妾和……和妹妹们长大的地方。”翠忱轻声道。
裘凤城看翠忱提到翠姜仍有些迟迟,便拍了拍翠忱的手:“不要总是放在心里。”
翠忱没有说话,她知道裘凤城说的是什么,此时她的心里充满了不屑,但是她不会表露出来,就像一直以来一样,不屑但不露。
“臣妾知道,自来以皇后之尊,‘善妒’便为第一之诫。翠忱虽然年轻莽撞些,有些时日总能想通的,皇上待忱儿一直很好,忱儿也明白这多半是因为我与姜儿容貌相仿罢了。”翠忱有些恹恹淡淡的,这是此时该有的情形。
裘凤城微微笑了,不被别人看到的笑了。
祭祀之礼,当为庄重,好在此时他们前方无人,除了自己的皇后,别人并不知道他的愉快,裘凤城不需要避讳自己的皇后,他对翠忱虽然不及翠姜之情来得动心涤魄,勾魂牵梦,却也是喜欢的。
她站在自己身边,总能给自己带来发自心底的荣耀与愉悦,她是那样美好,而且她是属于自己的,谁也抢不走。
“或许最初是因为这个原因吧,朕喜欢姜儿,你自来就是知道的。”裘凤城没有看翠忱,仰着头看山路,想起翠姜,脸上竟有几分怡然自得,“不过,你也不要担心,朕也喜欢你,待你们的心就像当年咱们在黄亭围场上时一样,你是姐姐,如今更是朕的皇后,至于姜儿……”
翠忱的眼光有些冷,嘴角淡淡几分微笑:“皇上这是要给妹妹名分了吗?”
裘凤城侧过脸,看着一直低着头的翠忱:“你说好不好?你们在一处,好不好?”
翠忱抿了一下樱红的嘴唇,今晨她粉黛不施,轻撩撩几分绝色,蕴在眉间的秀气好像薄雾一般动人:“臣妾如今不担心别的,也愿意妹妹来,不为其他,便为皇上待我们姐妹的真心,翠忱也是愿意的。只是……妹妹如今的身份……皇上却要怎么处理才能不落人话柄?虽说皇上是九五之尊,喜欢谁都无妨,可臣妾乃是皇后,总不希望这后宫的事情影响了皇上的声誉,还有,妹妹若是入宫了,便需长长久久一生在此度日,若没有一个合情合理,清清白白的身家,皇上的一众爱妃宠妾,哪个是好相与的啊?”
翠忱的话说得温和熨帖,句句落在裘凤城心上。
“这个皇后倒是可以放心,朕已然有了安排,一定会是一个不能再合情合理,又水到渠成的好说法了。”眼中灼灼精光,裘凤城笑看翠忱,“如今你倒是想想看,让翠姜住在哪里好?”
翠忱顿了顿,一笑:“无玊殿吧,皇上说好不好?”
裘凤城一愣,随即满目欣喜:“可那里是你的住处啊。”
“臣妾自小产之后最是怕水汽,无玊殿三围环水,紫衣殿又终年温泉蒸腾,臣妾自从大相国寺归来,便一直住在馆棠宫里,住得久了,觉得那里很好,虽远些,倒温暖清净,皇上便把馆棠宫赏了臣妾,把无玊殿给了妹妹吧,她自小喜欢水,您没见她养得小鱼小虾,水豚白鸭,都十分有趣。”翠忱道。
“真的吗?”裘凤城眼中灼灼有光,便恨不得一时亲见一般。
“自然。”翠忱轻声道。
“那好,祭祀大礼之后朕便命人将馆棠宫好好收拾一下,明年春天再多种一些海棠,你喜欢海棠,朕知道。”裘凤城犹自抬头看着前行山路,眼中说不出的欣喜。
翠忱笑了笑,亦不做他语。
宽袖之中,皓腕之上,玉石翠镯黎黎一株木棉淡雅玲珑,这才是她爱的花,是她爱的人用三天三夜雕琢上去的,就像刻在她的心上,从此就再不会抹去。
前行不久,山坳之中一众巍峨的陵寝建筑显现出来,青砖肃穆,白墙洁净,早就戍守在陵寝周围的羽林卫整装齐备,悲壮哀肃。
天色渐亮,明亮的阳光自云层射下万丈光辉,竟是秋来难得的好天气。
不过半个时辰左右,祭祀众人已来到大齐皇陵之前。裘凤城自陵前甬道站好,由随侍的人整理衣冠,换下龙靴,踏上祭祀专用的孝靴,而后迈步走进陵园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