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小儿子,史氏终于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她张开手臂,接住飞奔而来的儿子,一边轻柔地给他擦汗,一边柔声嗔怪道:“你慢点儿跑,看这一头的汗。”
贾赦却不管这个,只是仰着头追问:“太太,赦儿是不是要有妹妹了?”
史氏微微一怔,反问道:“这话你是听谁说的?”
贾赦一字一顿:“大哥。”
史氏疑惑道:“政儿?”
——他一个小孩子,哪里懂得这个?
贾赦道:“就是大哥,说大妹妹要出生了。”
“哦?”史氏疑惑了一瞬,忽而冷笑起来。
——这是那老虔婆怕我做手脚,特意让我听的吧?说陆氏怀的是女孩儿,好不让我忌惮?
我呸!
俾妾肚子里爬出来的,就算是个哥儿,除了碍眼,又能怎么样?
在心里骂了孙氏一通,史氏温柔地抱起贾赦,哄他:“赦儿乖,太太生的,才是你妹妹呢。别人生的,都是……”贱种。
史氏突然顿住了,那两个字好险没有说出口。
她也是突然想起来,贾赦如今正是学话的年纪。若是听了那种话,不小心在老爷面前说了出来,可就不好了。
“……总之,陆姨娘还没有生,谁也不知道生的是什么。”
“哦。”贾赦乖乖地点了点头。
再说贾政,他记得在贾敏上头,他还有三个庶出的妹妹,其中一个的生母就是姓陆的,应该就是这个陆姨娘。
他觉得贾赦就是个小屁孩儿,不把贾赦看在眼里,就在贾赦面前,不小心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他却不知道,贾赦是个人小鬼大的,竟然把他喃喃出的话记了下来,还拿去问了史氏。
幸好史氏那里,永远有孙氏背锅,才没有多怀疑什么。
一个姨娘和一个庶女,贾政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说过之后,他很快就将其抛之脑后,继续跟着程先生念书。
重来一次,他在读书方面,终于体会到了那种前世从未体会过的快意。
——先生的赞叹;老爷的夸奖;甚至是老太爷欣慰的眼神。
这一切,都大大地满足了他的虚荣心,让他沉迷。
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
——加快表面上学习的速度。
反正,四书五经上辈子他已经学得烂熟了。前世他只是缺了点儿时运而已,今生老天爷明显是在眷顾他,他一定会高中状元的。
果然,在他背书的速度明显增加之后,程先生又在老爷面前将他大大夸奖了一番,并且说:“以贵公子之资,只怕用不了两年,学生就教无可教了。”
贾代善震惊了。
“老先生此言当真?”
对于他的难以置信,程先生很能理解。
因为,在遇到贾政之前,他也想不到,世上竟有如此天资过人之辈。
因此,他半点儿没有被质疑的恼怒,而是诚恳地点了点头,说:“千真万确。”
一个欣喜的笑容在贾代善脸上缓缓绽放,贾代善握住程先生的手,殷殷嘱托:“请先生务必严格教导,勿使我儿有伤仲永之憾。”
程先生郑重应道:“定然不负世子爷所托。”
——程先生一辈子教书育人,教出的秀才有二十个。若是让这么好一个苗子砸手里,他自己都觉得无颜再见江东父老。
送走了程先生之后,贾代善就坐不住了。
他起身就去了隔壁宁国府,说是找堂兄贾代化喝茶下棋。
但两人聊了没几句,贾代善就把话题引到了孩子的教育上。
巧了,这也正是贾代化的得意之处。
“敬儿虽然是咱们武勋世家养出来的孩子,但在武艺一道上却实在是天分欠缺。”贾代化一脸的遗憾,但下一刻就多云转晴,“不过,幸好他在读书上还算有些天分,厉先生说了,再过两年,就可以下场试一试水了。”
然后,他又露出一副“勉勉强强”的神色,用很是嫌弃的语气说:“虽然比不上那些书香门第的神童,但总算日后有个进身的资本。”
听听,这明贬暗褒的语言艺术,用的是多么溜熟?一点儿都不像是没有读过多少书的样子。
贾代善觉得自己牙都要被酸倒了。
不过,没关系,他准备立刻酸回去。
“代化哥哥的要求,未免也太高了。敬儿这样的又岂止是勉勉强强?就算是正儿八经的书香门第出身,从小就耳濡目染的那些,也不一定比敬儿学得更好了。”
贾代化只觉得神清气爽,云淡风轻的神色都快绷不住了。
然后,就听贾代善说:“政儿那孩子才叫愁人呢,启蒙都有大半年了,竟然才学完了《三》、《百》、《千》。”
贾代化:“……”
作者有话要说:只能说:今日B装得越大,来日脸打的越疼。
善公,需要提前帮你准备点儿止疼片吗?
第365章 贾政(十二)
贾敬从专门为他开辟出的书斋里出来之后, 像往常一样,先回荣庆堂,给父母请安。
一脚踏进荣庆堂之后,他就觉得, 今天的气氛有些不同寻常。
“孩儿给老爷太太请安。”
他谨慎地行了礼, 多余的一个字都没说。
然后, 他就听见上首的父亲“哼”了一声, 充分地表达了对自己的不满。
贾敬一懵,开始回想,自己今天是不是干了什么不该敢的事。
可是, 没有啊。他从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复习昨天厉先生讲的课, 又预习了今天要学的。
然后, 用完早膳, 就去书斋跟着厉先生读书。
中午用了午膳, 下午接着读书, 一直到方才下学。
带着满心的疑惑, 他悄悄抬眼去看母亲, 希望母亲许氏能给他一点儿提示。
本来嘛,贾敬的男孩儿都惧怕父亲, 贾敬也不例外。
平日里, 贾代化不动怒的时候, 他还不敢在父亲面前有丝毫放肆呢。如今明显是生了他的气, 他要是不知道缘由, 再次踩了雷区, 那还有活路吗?
接到儿子求助的视线,许氏想了想,做了个口型。
贾敬:“……”
——啊?耍横?
亲娘诶, 您这不是害我呢吗?在老爷面前,我哪敢耍横啊?
母亲平日里挺有主意的一个人,今儿怎么也不靠谱了?
他正准备再给许氏一个眼神,就再次听见了贾代化不满的“哼”声。
贾敬立刻低头垂首,不敢再有丝毫动作。
但贾代化却没有放过他的意思。
“你挤眉弄眼的,干什么呢?啊?我花那么多银子给你请先生,是教你读书的,不是教你学这些怪样子的。”
贾敬秉承着“您是爹您说什么都对”的原则,麻溜的认错,“老爷教训的是,是孩儿错了。”
他认错认得这样快,让贾代化更是气不打一出来,“错了,错了。你就会说你错了。那你说说,你到底错那儿了?”
贾敬小心地看了看他的神色,猜测着说:“儿子不该挤眉弄眼?”
贾代化怒道:“蠢才!”
眼见他都微微喘粗气了,许氏连忙给他顺气,“老爷息怒,老爷息怒。多大点事儿呀,不值当。”
然后,许氏就引火烧身了。
“慈母多败儿!”
这下子,许氏可不乐意了,“老爷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就败儿了?我的敬儿又聪明又上进,到底哪里不好了,怎么就入不了您的眼了?”
太太一发飙,贾代化就有些怂。
但想想贾代善那得意洋洋的模样,那一句“半年才学完了《三》、《百》、《千》”,他就觉得梗得慌。
然后,他就又理直气壮了:“他五岁启蒙,迄今为止,读书五载,才刚刚读完了四书。我说他怎么了?再过两年,比他小五岁的政儿都要超过他了!”
贾敬眨了眨眼,反应了过来:原来,方才母亲做的口型不是“耍横”,而是“贾政”啊。
贾政?
若说一开始的时候,他知道有个小堂弟跟他一样喜欢读书,并且很有天分的时候,还是很高兴的。
毕竟,一个好汉三个帮。
他时常听贾代化说,朝堂之上,往往是独木难支。若是家族里多几个科举入仕的,日后他在朝堂上也有个臂助,不至于独自支撑。
可是,自从窥破了贾政的人品之后,他就对这个堂弟敬谢不敏了。
——连两岁的弟弟都要打压,而且还看不清形势。这样的人别说培养成臂助了,不脱后腿都是祖宗保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