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综红楼之重生之后+番外(366)

作者:松影明河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府里上上下下的爵用,哪一日不是一笔开销?我一个大老爷们儿,总不能让妻儿跟着饿肚子吧?”醇亲王板着手指头一笔一笔地盘算,其变脸之迅速,让史鼐都忍不住怀疑,皇室的祖籍莫不是四川的?

史鼐也不打断他,就那么静静地看着他表演。一直等到醇亲王自说自话地说不下去了,史鼐的目光缓缓地从承运殿正殿里的摆件上划过去。

然后,他一边看一边问:“醇王爷的意思,是连这一百两都拿不出来?”

世子顺着他的目光一一看过去,秦朝的酒器,汉朝的宫灯,还有唐朝的古画,宋朝的瓷器。

看着看着,世子觉得自己的脸颊有点儿发热。

——这些东西随便拿出来一件,也不止一百两啊。

可醇亲王的脸皮却厚的很,对承运殿的摆设视若无睹。

“史大人,王府实属是没有银子。要不然,本王又怎么会到国库去借钱?”

然后,金郎中就又看见了史鼐那种让户部众人都觉得心里发毛的笑容。史鼐说:“王爷的难处,下官也能理解。只是……”

“只是什么?”醇亲王一口气还没松完,又猛地提了起来。

他直觉没什么好事。

史鼐抬脚走到墙上挂着的那副唐朝古画前,特意看了看落款,啧啧赞叹道:“竟然是吴道子的真迹,存世的可不多啦,王爷真是好手笔!”

提起自己的得意收藏,醇亲王忍不住露出了矜持的笑意,“史大人过奖了。”

史鼐脸上的笑容加深了,语气却多了点儿疑惑,“如果下官没记错的话,这副画,该是当今二十八年的时候工部严侍郎献给圣人的寿礼,而圣人也并不曾做主赏出去,又怎么会挂在醇王府呢?”

醇亲王面色大变。

史鼐却视若无睹,继续说:“醇王府可是从太-祖时期传下来的爵位,数代以来,不知道积累了多少家财。可王爷却还要到国库借钱养家,可见是经营无道。”

他转头看着醇亲王,唇角带着温和的笑意,说出的话却让醇亲王与世子如堕冰窖:“内务府乃是皇家私库,交由醇王爷这般连自家都经营不好的人,就算圣人放心,我等做臣子的,也放心不下呀。”

说完,他根本就不等醇亲王回过神来,起身便走,“醇王爷,世子,下官等便告辞了。”

还没等他踏出第二步,醇亲王已经拦在了他面前,再无放才那种明着装可怜,暗地里却是“你能奈吾何”的嘚瑟了。

“史大人,请留步,请留步。”醇亲王陪着笑脸,轻轻给了自己一巴掌,“本王年纪大了,记性也不好了。”

他转头装模作样地问世子:“咱们家库房里,还有银子吗?”

世子也不傻,急忙道:“应该还是有些的。父王,儿子这就亲自给史大人取来。”

“不必了。”史鼐却拦住了他,“王府艰难,下官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府中家眷饿死。王爷放心,下官定然禀明圣人的。圣人最是仁慈,定然能体谅王爷的苦处。”

然后,他就招呼跟来的几个郎中:“咱们走,本官先进宫一趟,你们继续去下一家。”

“是,大人。”

几个户部官员怜悯地看了醇亲王一眼,皆暗道:刚才叫你给你不给,如今你想给,却还得看咱们大人的心情呢。

不过,户部与醇亲王旧怨在前,户部的官员谁也不会同情他,只会觉得他活该。

“史大人,史大人,有话好说,有话好说。”醇亲王哪里真敢让他走?

是,圣人是仁慈。但圣人的权谷欠之心也很重,若是知晓他私自动了内努的东西,绝对不是扒他一层皮那么简单的。

史鼐也不是真的要走,只是想给醇亲王一个教训而已。见晾得他差不多了,才假装不耐烦地说:“醇王爷,边关将士可都等着我户部筹钱呢,既然王府拿不出钱来,就别拦着下官到别处去!”

醇亲王灵光一现,大声道:“史大人,王府有钱,有钱。本王愿为边关将士捐银一万。”

史鼐的脚步停住了。

一见有门儿,醇亲王暗暗抹了一把汗,不敢再耽搁,对世子道:“快,开库房,抬银子。没听史大人说,边关的将士都等着用的吗?”

“是,父王。”世子苦着脸带人去了,心里埋怨自家父亲:您说您这是图什么呢?早把那一百两银子给人家不就得了嘛!

史鼐目的达到,自然心满意足。但为了让醇亲王也心满意足,他还是得矜持矜持。

“王爷,这不太好吧?”史鼐假做为难,“王爷一下子拿出一万又一百两,府里的开销怎么办呢?”

醇亲王呲着牙笑道:“史大人放心,我家祖上还是有些积蓄的。只是,本王原本是不愿意动祖宗留下的老本的。但如今边关将士需要用钱了,本王身为宗室,自然责无旁贷。我想,祖宗再天有灵,也只有欣慰的份儿。”

史鼐满脸的感慨:“王爷真是一心为国,对圣人忠心耿耿!”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醇亲王陪了个笑脸,又小声道,“史大人,您看,那吴道子的画……”

“画?什么画?”史鼐茫然道,“吴道子的画,不是在圣人的内努里吗?”

醇亲王一怔,随即便放下心来,笑道:“对、对、对,圣人的画,自然是在圣人的库房里。”

——他回头就把这画给送回去。

见史鼐肯放他一马,他对史鼐的怨气也消了。

毕竟,一万两银子就能买全家平安,这买卖,划算得很。

与此同时,他也不禁在心里感叹:怪不得这史鼐进入户部不到半年,就把户部上下收拾得服服贴贴,他果然不是个省油的灯。

******

等史鼐等人回到户部没多久,他从醇亲王府里抬出了一万两银子的消息便不胫而走,很快就传遍了京城。

一开始,众人的感触还不深,只是觉得醇亲王怂,人家一去要,他就给了。

可是等醇亲王的实际欠款只有一百两的消息传开之后,所有人都震惊了。

不管醇亲王府和户部说的再好听,没有一个人相信,那一万两银子,真的是醇亲王心甘情愿地拿出来的。

只是不知,史鼐究竟用了什么手段?

一时间,醇亲王府门庭若市,无数宗室子弟登门,想要从醇亲王这里得到内情。

但醇亲王如何敢说?

他只是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劝这些宗室晚辈们:“借了钱的,赶紧还吧。这个史老二,他不是个东西呀!”

眼见宗室里混得最好的醇亲王都被收拾成了这样,众宗室不明觉厉,不敢再有别的心思。在户部官员上门的时候,他们就乖乖把银子还了。

——他们可不想和醇亲王一样,也领教领教这史老二究竟有多不是个东西。

宗室过后,就轮到勋贵了。

因为史鼐选的这个时期特殊,勋贵这边,反而是最容易的。

因为,勋贵子弟里,能下苦功夫读书考科举的,是少数中的少数。大多数勋贵的出路,都在军功上。

眼见边境战事将起,不少勋贵都想法子把自家子弟往军中塞。

他们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想趁着这次难得的机会,让子孙挣个前程吗?

因此,一说是国库空虚,到了连前线将士的粮草都吃紧的地步,那些有子弟在军中的勋贵,都二话不说,把银子还了。

而这些有能力把子弟往军中塞的,大部分都是勋贵中的佼佼者了。他们都还了,剩下的那些混的不如意的,哪里还敢拖着?

宗室与勋贵这边,可以说是顺利的不可思议,连圣人在一旁看着,都有些目瞪口呆。

——勋贵也还罢了,宗室里可是有好几个出了名的滚刀肉。这回他们怎么会这么听话?

为此,圣人特意把史鼐召入宫中,表达了自己的疑惑。

史鼐笑了笑,回道:“说到底,也不过是欺软怕硬罢了。他们心里明白,圣人是个仁君,不会真把他们怎么样。但臣的口碑经醇王爷一传,可不怎么好听。在趋利避害的本能趋势下,他们自然不会和臣硬碰。”

这话既捧了圣人,又顺道贬低了自己。告诉圣人,自己虽然立了功劳,但在宗室勋贵中的名声却坏了,从而打消了圣人可能有的忌惮。

——太子前鉴尤殷,史鼐一点儿都不想步其后尘。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