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恶猫好难哟(134)

“我俩能走了吧!”两个初中生胆子也越来越大,哪怕看到警察拿到了监控视频,也就紧张了两分钟。

怕什么,反正他们还不到十四岁。

不仅没有任何悔改的意思,还有些不耐烦的左右看看,问警察能不能走了。

别说花棠和顾余生了,就是旁边几个年轻一些的警察,都差点捏紧拳头,恨不得给这两个初中生来一次社会殴打教育。

“谁和你们说,未满十四岁就没事了?”好在,警察里面稍微年长的两位,都有足够的未成年相关办案经验,脸色一冷,声音严厉。

从头到尾,都没有谁说未满十四岁的人,就是无法无天,做什么都可以。

刑法规定的,只是在法律层面,现实之中,警察是有权利找到未成年的监护人、学校、所在社区甚至当地有关部门的。

总是替刑法背锅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里面,明确的规定保护未成年,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父母作为监护人没有尽到责任,那么警察来帮忙督促,把社会的监管责任都安排上。

别以为之前警察给监护人打电话后,又是联系负责教育行政的部门,又是找检察院负责未成年权益保护的检察官,又联系学校老师和所在社区的街道办,只是为了方眉。

这一切,同时也是要约束这两个初中生。

对,未满十四岁是不到承担刑事责任的时候。

可是,作为警察、作为学校、作为社会构成的一部分,总是可以用其他方式,来发挥作用的。

普通人可能不太了解,但是警察还不知道,国家每年是专门划拨经费到各级政府,就是为了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层面吗?

不管执行的如何,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工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少年先锋队等等社会团体,在有关未成年的事情上,都不能隐身和后退。

就算一家安排一个月,也足够让两个初中生意识到,所谓的“有恃无恐”会多么可笑。

刑法暂时放你一马,不代表社会就能将你当小宝宝一样哄着捧着,惩罚也是有多层的,就算不为这两个初中生考虑,也要为更多的类似方眉这样的未成年着想。

整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健康和成长都是有责任的,只不过在大部分时间,看每一环节能不能做到,会不会把责任往外推了。

“所以,我们要先从学校开始?”

“不,先去小方眉父母的单位开始,不给点颜色看看,这两个家伙还以为孩子是他们的私有财产,监护人失职不会受到惩罚呢!”

未成年问题棘手,那是涉及的东西太多,不好解决。

成年人的事情?还治不了你!

再周全完善的制度,都挡不住重男轻女的父母,警察不走一趟,这两个还活在几百年前,以为自己对孩子有着生杀予夺的权力呢!

第111章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正确打开方式, 就是警察出现的时候,哪怕监护人再怎么忙, 也必须到场。

姚小苗、方眉还有两个初中生,除了姚小苗的父母是立刻赶到的, 剩下三对父母, 可谓是“姗姗来迟”。

顾余生他们还留在这里,花棠也不肯走。

黑猫假装自己是个衣领装饰, 蹲在顾余生的肩头当雕塑, 盯着陆续到场的几个成年人,眼神逐渐危险。

可能是察觉到了什么,旁边的年轻警察回头看了花棠两眼, 顾余生也轻声询问花棠,问她要不要去里面的房间,陪陪姚小苗和方眉?

花棠假装自己听不懂的样子, 硬要留在这里。

小姑娘什么时候都能见,可是,讨厌鬼一定不能错过。

恶猫很记仇的。

看花棠坚持, 顾余生只能没有再说什么。

只不过为了避免黑猫一个激动做点什么,他把黑猫抱了起来,还握住了两只前爪爪。

他可太清楚, 这两个山竹一样的毛爪爪, 要是真的发怒起来, 哪怕对方是成年人也讨不到好。

花棠扭了两下看顾余生不放开, 就找到舒服的姿势, 继续猫视眈眈的蹲守。

除了姚小苗的父母之外,方眉的父母很快也到了。

六个表情各异的成年人进来,在花棠看来,却是一模一样,都飘着一股让恶猫厌恶的人渣味。

父母千千万,但有问题的,其实本质上都很像。

甚至可以说,方眉的父母和两个初中生的父母,在一定程度上,是同一类型的。

两个初中生被扣到现在,发现事情和他们想象的不太一样,已经有点心虚闪躲,坐在那里惴惴不安。

可等到扑过来两个中年女人,高声呼喊自家孩子是不是受了什么委屈后,他们的表情就变了。

理直气壮,仿佛找到了靠山。

而方眉的父母则是强忍着不耐烦,进来之后四处寻找方眉的影子,连问问警察到底发生什么的心思都没有。

别说花棠想伸爪子了,就是顾余生都有点看不下去。

没等警察把事情的始末说完,两个初中生的父母就叫嚷起来,“你们别诬赖我家孩子,我儿子懂事又听话,怎么可能做这些事情!”

肯定是被谁带坏的,总之,锅推给旁边的人就行。

而且,这两对父母担心警察在自家孩子的档案上面写什么记录,立刻就要扯过来学校的老师,要他们保证不能留任何痕迹,不能影响他儿子的前途。

否则,就要大闹警局。

没等警察说话,方眉的父母一看这个阵势,也高声的反驳起来,骂这两个小强。奸犯不是什么好货色,把他家女儿拖到巷子里脱衣服,必须要赔钱。

三方混战,脏话连连,根本没意识到旁边的警察们,脸都黑的不行了。

从街道办过来的大姐,平时也没有少协调处理这些事情,但还是被这三对拎不清的父母气到,有点关切的问警察,方眉这孩子现在在哪里。

到现在为止,也就只有街道办的负责人知道问问孩子,两个初中生的父母没有,方眉的父母也没有。

对大姐点点头,解释了一下有女同事在陪伴孩子后,警察把脸一拉,劈头盖脸的开始“语言教育”。

警察这个职业,当久了之后,脾气都不容易好,尤其是遇到一些没有自知之明的无赖,或者心比天高的人渣,不气到血压升高都是稀奇事。

好言好语不听,那就用这几家父母能听懂的方式来。

未成年的教育问题,从来都不是监护人在自家就能解决的,所谓的家事私刑想法,早就应该扔到几百年前的封建残余里面埋葬。

警察也不和这些父母聊什么你家孩子溺爱到无法无天,或者重男轻女思想要不得,想要改变成年人的想法太难,把多方的监督摆出来,触及成年人的利益,才能看到效果。

孩子不到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那不影响批评教育和定期回访。

未成年案件需要一定的隐私保密,可校方总是可以知道,并做出相应的关注。

而父母作为监护人,不仅需要承担失职的责任,他们也是要接受批评教育的,住所地街道处,工作地主管部门,是党员的有党委,是工人的有工会,成年人总是有社会关系可以管住你的。

因为,每个孩子都是有生活痕迹的。

老师可以观察到孩子每天的状态,街道办可以注意到孩子的生活情况,检察院和教育部门的负责人,则是能定期回访。

就算退一万步,孩子还没有上学,家长不让孩子出门,医院和警察也是可以接触到孩子的。

当社会全员想给孩子搭把伞的时候,有太多的地方可以使力。

同时,落实监护人失职的相应惩罚,也是推行艰难但势在必行的事情。

没点威慑和约束,这些家长还以为自己养个孩子和种盆草一样,生杀予夺,准备上天呢?

社会提高对未成年人监护的参与度,除了需要多方合作,投入精力甚至财力外,应该是现阶段能保障未成年人权益,最合适的方法。

这种长期的、需要多部门配合、密切关注的事情,费力不讨好,甚至还会个别声音怒骂‘这是颠覆传统挑战人伦’、‘违背孝道干涉公民权利’,可是,现阶段也唯有这个方法,能约束有恃无恐的“初中生”和保护无辜脆弱的“小方眉”。

上一篇:妖王的报恩下一篇:失恋专卖店

羽小树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