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人/我家的表哥数不清(46)

简单地说,就是杨天佑用力过猛,直接点燃了深埋在李子恒心底的昂扬斗志,此刻李大郎热血沸腾,雄心万丈,一心只想亲上战场。非得亲自去阵前杀他几个瓦剌兵,才能浇熄他满腔熊熊燃烧的烈火。

听完杨天佑磕磕巴巴的解释,李绮节冷笑一声,提着裙角,噔噔蹬蹬爬上二楼,推开李子恒的房门:“大哥真要投军?“

李子恒握紧双拳,一脸大义凛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丈夫如果不能读书中举,就该投身行伍,为朝廷效力!“

李绮节暗暗翻个白眼,李子恒连现在到底那边在打仗都不懂,还想去战场杀敌?别以为有好体格就能当兵,打仗也是要智谋的!古往今来,真正能够凭着天生悍勇打仗的,也就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异类罢了。

“大哥,你想去投军,总不能提了包袱就走吧?文书要办,衣裳干粮要张罗,还得去县衙报道,哪能说走就走呢!“

李子恒摸摸后脑勺:“三娘说的是,我这就去县衙……“

“大哥莫急。“李绮节拦住兴冲冲的李子恒,柔声道,“九表哥和县衙里的差役熟稔,这事托他去办,保管又快又利索,比你自己东奔西跑便宜多了。我听说征兵也不是人人都能选上的,身长、体格、臂力,样样都要过关,还要测试眼光好不好。你刚从武昌府回来,这时候去应选,万一乏力落选了怎么办?不如先在家休息几天,等养好精神再去。“

李子恒被李绮节一通忽悠,将信将疑地点点头:“快请九郎上来,我等不急,明天如果不能办好文书,我直接去找杨表叔求情!“

这个杨表叔,不是杨天保的父亲,而是杨县令。

李绮节连声答应,敷衍了李子恒一通,下到楼来。

杨天佑神色惴惴,还站在门口打转儿,看她下楼,搭讪着替她打起蓝布帘子,小心翼翼道:“大表哥如何了?“

李绮节道:“他只是一时意气,能稳住他就行。“

听李绮节说话口气寻常,似乎没有生气的样子,杨天佑有些受宠若惊,试探着道:“都怪我多嘴,原先是想劝大表哥回家的,谁知他听了我的话,非闹着要去当兵。“

李绮节眼帘微抬,淡淡地瞥杨天佑一眼:“九表哥不必自责,说来还得多谢你,不管如何,能把大哥劝回家,算是解了我阿爷的一桩心事。“

原本她还打算雇人去武昌府把李子恒绑回家,如今李子恒被杨天佑的一通话激回来了,正好可以让她省一笔钱钞。

李绮节越客气,杨天佑心里越觉得古怪,但哪里古怪,又说不上来。

李绮节给宝珠使了个眼色,让她去灶间煮鸡蛋茶,把杨天佑请到堂屋入座,因为李乙不在家,李子恒在楼上,特地让进宝把几面门窗都打开,直接道:“九表哥,明人不说暗话,最近县里的那些流言,是不是你的手笔?“

☆、第40章 面对面

杨家和李家退亲的事,按着杨表叔和李乙的约定,应该是悄无声息才对。即使杨家改而和孟家结亲,舆论也不该如此统一的偏向李绮节,除非有人暗中动了手脚。

任何时候,老百姓们都喜欢挖掘新闻八卦背后的故事,一件普普通通的打架斗殴,他们能脑补出一出荡气回肠、峰回路转的家族大戏,继而把当事人往上数的三辈祖宗全都拉出来遛一遛,才肯甘心。

而李绮节作为八卦中心人物,竟然能够置身事外,只赚得无数市井妇人的同情和惋惜,这实在太不符合常理了。

李绮节依稀记得,专门往各处探听、传递消息,似乎是杨天佑的专长。杨李两家人中,只有他能够引导左右舆论的走向。

她已经问过巷子里那些专门替人跑腿、递信的小伙计,据他们老实交待,杨天佑确实是他们的领头人。

那帮小伙计一口一个“老大“称呼杨天佑,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天下第一大帮会——乞丐帮哩!

杨天佑不知道李绮节已经把他归类为江湖草莽汉子一流,挥舞着泥金折扇,神情颇为自得:“小事一桩,表妹不必挂怀。“

他笑起来的时候,右边脸颊隐隐有个浅浅的笑涡,像盛了一捧幽涧甘露,甜丝丝的。这让他看起来显得略微可亲了几分,不再像头两次见面时流里流气,一脸不正经。

但也只是可亲而已。

宝珠掀开门帘,走进堂屋,把煮好的鸡蛋茶送到杨天佑跟前。她似乎还记恨着那三两银子的事,青花瓷碗里只有孤零零两个荷包蛋,连糖桂花都没撒。

杨天佑眼神微微一闪,脸上似笑非笑,但拿匙子的动作依旧欢快自然。

李绮节望着庭中枝叶油碧的桂树,一字一句道:“表哥应当明白,自五表哥后,杨家人再上我们李家门,两个或是四个鸡蛋便是客气了。“

杨天佑眼珠一转,放下茶碗,轻笑一声:“若是我想要一碗八个鸡蛋的茶汤呢?“

宝珠脸色一变,双手蓦地抓紧茶盘,狠狠地瞪了杨天佑一眼。

杨天佑眉眼带笑,等着李绮节回答。

李绮节眼波流转,直视着杨天佑黑白分明的双眸,微笑道:“恕表妹得罪,八个鸡蛋的待客茶,表哥在我们家,怕是吃不着的。“

杨天佑听懂李绮节的暗示,眸子里的笑意褪去,神色微微黯淡。

宝珠悄悄松了口气,她听得懂,自家三娘这是在当面拒绝杨家九少爷的示好。

在潭州府,女婿上门,鸡蛋茶是进门的第一道礼节,也是待客的最高礼节——八个甜鸡蛋。就是皇亲贵族上门,也不会超过八个之数。

杨天佑想在李家吃八个鸡蛋的鸡蛋茶,意味着他还没有放弃向李家求亲的意图。

而李绮节委婉而又果断地回绝他了。

“世事无绝对。“杨天佑笑了笑,垂下眼帘,别开脸,看着院中竹竿上晾晒的一件雪白外袍,眼光幽幽的发沉,笑涡皱得愈深刻,“谁知道以后呢?“

李家的鸡蛋茶,他吃定了。

相对静坐了片刻,因为李乙不在家,杨天佑不敢久坐,起身告辞离去。

宝珠把杨天佑送到门口,回房收拾几案上的茶碗杯碟:“杨九少爷倒是识时务,三娘你一暗示,他就全听明白了。我还以为他会胡搅蛮缠呢!“

李绮节眉头轻蹙,默然不语:明白是一回事,听进去是另一回事啊!

杨天佑临走时的那个眼神,笑容里带了几分志在必得,一点也不像是要放弃朝她求亲的态度。

县里的少年儿郎们,爱慕的都是孟春芳那样我见犹怜、知书达理的文静小娘子,她大大咧咧的,第一次见面时穿的还是男装,到底哪一点让杨天佑觉得顺眼了?

她现在改,还来得及吗?

其实认真说起来,杨天佑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处,至少他求亲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意愿,不是传统的盲婚哑嫁。

可他和杨天保是堂兄弟,杨家那样的人家,还没真正发达起来呢,族人先抖起来了,从儿郎子弟到深宅妇人,一个个趾高气扬、目中无人,根本不是世家大族的气象做派,长此以往,早晚得跌个大跟头。

李绮节对表亲杨家,敬谢不敏。

然而事与愿违,李绮节想离杨家远一点,杨家偏偏总和她扯不清。

夜里李乙从酒坊回家时,双眉紧锁,满面愁容。

一进门,便催促李绮节收拾铺盖行李,让她尽快回乡:“天气冷了,老宅家里每天烧炭炉,比县里暖和些,你回家越性住上两个月,多带几件大毛衣裳,棉被记得全都带上。“

李绮节一句句听着,先没顾上问缘由,“阿爷,大哥回来了,闹着要去投军呢!“

李乙勃然变色:“混小子,我们老李家祖祖辈辈辛辛苦苦挣下一份产业,才有钱钞应付徭役差使,他敢去投军,我先打断他的腿!“

说罢,随手抄起立在墙角的门栓,冲上楼去了。

李绮节站在楼梯底下,默默数了三十下,让宝珠准备了热水巾帕,跟上楼。

“竖子!孽障!“李乙一边痛骂,一边把门栓舞得呼呼响。

门栓雨点似的落在李子恒身上、背上。

李子恒梗着脖子,跪在地上,任李乙打骂,神情倔强,一声不吭。

李绮节看着那巴掌粗细的门栓敲在李子恒肩膀上,倒吸一口凉气,替大哥觉得疼,看打得差不多了,推开房门:“灶上煮了鸡丝汤面,阿爷先吃饭,不然放久了面都坨了。“

上一篇:老大是女郎下一篇:我靠学习来修仙

罗青梅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