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大总管,和善地出来说了几句。
“想必你们是想说,这间废弃的宫殿闹鬼一事吧。郡主勿怪,这传言牵扯先帝以前的宠妃月贵妃,他们是太后宫中的人自然不敢多言。
倒是老奴,仗着皇上,能给长公主和郡主搬扯两句流言。流言嘛,自然是不可信的。”
哦,想来这月贵妃,跟太后渊源颇深。
青玉沉思着,听见阿娘一声轻笑,朝大总管道。
“月贵妃?那本宫也知晓一二了。先不管这些,不知大总管可敢与本宫一起进去看看,里头到底发生了何事,将安平王吓成这个样子。按理,他应该还在大理寺才对。”
“长公主邀请老奴一起去,老奴怎么会不识抬举。”
两人互相抬举着,招来身后小宫女,吩咐看牢安平王。之后竟然想撇下青玉,只两个人进去。
青玉正好奇得很,哪里肯,小手往身后一背,凛然正气地也要跟着进去。
康平见犟不过她,无奈下只得欣然同意。不过,她一直紧紧攥着青玉的小手,身子微微前屈,呈防备状态。
随时都准备着,若有有意外先护住青玉。
日见黄昏,这座荒废了的宫殿,外头提写的匾额是扶月阁,上头布满灰尘和蜘蛛网。
阁楼依山傍水而建,阁楼下面有水流,连通的是御花园里的活水,夏日是乘凉的好地方。青玉见着,愈发觉得是原著里,阿娘遇险的地方。
踏进扶月阁,扑面而来不是久久不曾居住的气息,而是一股子甜腻的味道,夹杂着铁锈的气息。
颇为难闻,青玉等人下意识取出手绢掩盖住口鼻。
阁楼里的布置大多挂满灰尘,房梁上挂着一个宫装女子,衣裳不整。她脚下,倒塌了一张脱膝的圆形实心矮木杌。
有人在此用白绫上吊了,木杌旁边,还有一封红色字迹的信笺。
青玉大着胆子垫着脚尖过去,站着细细看了起来。
大意是,康平长公主非礼了她,她籽言公主不堪受亲身姑姑的侮辱,在此上吊自尽铭志。
恳请父皇,能在她死后,为她做主。
青玉不禁哑然失笑,抬眸看向大总管。
这事大总管也觉得荒唐,逐抬手,唤来一位也跟着进扶月阁来的小太监,让他去御前告知此事。
外头的安平王,也得看牢了,他是第一个见到此场景的人。说不定,真正
今夜,注定是平凡不了。
第三十七章 女妆
荒废已经许多年的扶月阁,破败不堪。
眼下天色昏暗近天黑,里头又是这么个大事件,格外瘆人得慌。
跟着进来的小宫女们心绪不定,想起传说中的流言,不由自主瑟瑟发抖。
青玉投过婢子手上灯笼橘黄的烛光,见阁内烛台上还擦着有白蜡可用,主动上前去一一点燃。
屋子瞬间亮堂起来,瞧着也没有那么可怖了。
随皇帝一起来的,还有皇后和籽言公主的生母齐贵人。
齐贵人看着,是一个胆小如鼠的性子。
女儿遭到横祸没了性命,她弱弱地将头埋到胸前,毫无存在感,跟在中宫掌事大宫女身后进来。
要不是掌事大宫女,特意禀明她的身份,青玉也会当她是皇后宫中一个素未蒙面的掌事宫女。
皇后进来,见到青玉母女二人,优先露出浅浅一笑的善意,释放出友好的态度。
今晚一再出事,皇帝的脸黑臭得很,低气压横扫阁内,众人不免提心吊胆地,生怕一个不注意,被皇帝当作出气筒。
就算生母对女儿横死不敢说个一二,到底是皇帝的女儿,他自然不会将此事轻轻放下了之。
毕竟,皇帝子息单薄,不但一个皇子没有,皇女也只得三个。眼下,仅存二人。
因为先前有小宫女,碰到籽言公主遗体下垂的手尖已经十分冰凉,便没有将人放下来。
这也是大总管暗地里递给小宫女们的意思。
籽言公主福薄去了,但是康平长公主,今儿可见是长盛不衰地有圣上眷顾,这显而易见是冲着长公主来的,尽量保持好现状留给刑部的人来勘察,长公主能尽快从这个麻烦事里面脱离出来。
不说别的,先前的陛下喜好听,一个普通道士出身的国师,讲地一些片面之言。在国师闭关之后,愈发阴晴不定,大多时候也是阴恻恻思量着什么。
连他这个从小就跟在陛下身边的人,也捉摸不透。
先在长公主跟前卖些人情好处,他今后有个万一也多一条路。
本就是国师装扮的皇帝,也是直接招刑部探案的好手入宫,让刑部尚书和齐下属,联合太监大总管查明此事。
刑部尚书人跟扶月阁离得近,他人尚且还在宫里。优先于刑部其他人员,被请了过来,让他先看看现场有什么异常。
这会儿,籽言公主的遗体才被放下来。
另一边因为先前青玉出事,液池殿里,按照以往早就该散了的宴席,被皇帝下令暗地里拖着,不让人离席出宫。
在座有心思灵敏的,察觉只怕是出事了,就是不知晓是出了什么事,个个端正地坐着。
宴席上的乐师和舞女不知什么时候退下的,气氛有点安静严峻。
打头坐着的左相和右相,在昏黄的烛火下微微眯起眼睛。暗地里都打起小算盘在猜测,今晚这风往哪边在吹。
等了良久,等来陛下口谕,可以随意走动的消息。
有心人慢腾腾,想在宫里捞一点消息再家去。
大约,唯独镇南将军顾徐檐不是抱的这个心态。
云阳郡主林青玉,先前在陛下手里,救下自己御前失仪的女儿,在他眼里这是一份天大的恩情。
何况他和夫人,都有心撮合独子跟青玉成一段佳话,这又是另一点因素了。
眼下长公主是有难缠身,他久经沙场的将军,可不信钦天监那一套。
何况君子立世,自当言而有信。
他作为将军府当家人,既然当初主动向长公主提出欲下定青玉,进将军府给独子做媳妇,定然不会再随意更改主意。
宫里明显是出了事,偏偏青玉一个女娃娃,早前离席后,一直没有安然无恙归来露个面,他怎么能放心大胆,就这么出宫去。
他们一家三口,都有此意。
顾翩翩还吃酒吃醉了,这会儿,沉迷她自己的世界里,醉眼迷离不可自拔。
尚且还清醒的其他三人,眼神交流着有个打算。预备留顾西里慢走一步,看看能否知晓点什么东西。若青玉有麻烦,赶紧想辙跟太后通信。
此事说来,最好是留住顾夫人办。
一来姜是老的辣,可以灵活应对突发事件。
二来,女子之身,进出后宫方便,随意找个理由,不会过于牵强。因为顾徐檐是男子,照顾醉酒的女儿不合适。
顾翩翩跟寻常女郎又不一样,她武艺不俗。身边照顾衣食起居的婢子,都压制不住耍酒疯的她,反倒婢子们,有可能不小心都被她碰得鼻青脸肿。
顾西里便借口要去更衣,由小宫女前头指路离席。后脚,顾徐檐领着妻儿出宫。
只是离方才干脆利落地走了的那波人,过去几柱香时间,他们陛下又下口谕,所有人不得离席。
甚至,还派了内宫禁军将还剩余在场的所有人,里外三层团团围住。
众人一时后悔不跌,怎么就迷了心窍,没跟着同僚一起家去。
这下安逸,出动禁军,只怕是留下来的举动惹恼陛下,算是卷到麻烦堆里了。
全宫皆在竖清盘查可疑的人,他们后悔也来不及了。
皇帝这次是待到刑部的人来齐,仔细检查完现场,得了结果才走的。
那封血书的指证,因为长公主一直身边有人作废。
刑部略做了解,知晓长公主先前是跟在皇帝和皇太后身边,后脚又有许多小宫女可作证,她一直在太后的宫里。
扶月阁靠近前宫,太后的宫殿离这做凶现场,哪怕走近路,没有半个时辰是走不了一个来回的。
何况,籽言公主遗体上有被非礼的痕迹。指甲缝里,也有她抓下来的皮肤。这扶月阁,甜腻的东西有点像宫外才有的东西。
而长公主往扶月阁来的这一路,也有太监大总管相陪。
倒是外头被太后宫里看押着的安平王,举止疯癫,形迹可疑,倒很像是凶手。
刑部的人勘察完,就将结果禀报给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