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清穿]东宫女官+番外(251)

作者:张佳音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魏珠不虞,可他到底不敢在梁九功面前太过造次,只得退开。

“胡乱揣测圣意,乃是掉脑袋的大罪,你们都给咱家记清楚。”梁九功环视一圈儿,对守门的小太监吩咐道,“敲门,咱家还要向皇上复命。”

两个小太监立即恭敬地应道:“是,梁总管。”

守门的小太监轻轻敲响殿门,梁九功站在殿门前,高声道:“皇上,奴才宣旨完毕,回宫复命。”

殿内毫无生息,魏珠嘴角的上扬,神情讥诮。

片刻后,殿内想起一声“进”,梁九功始终面色平静,无视魏珠,踏进懋勤殿。

魏珠黑脸,一甩拂尘,转身离开此处。

殿内,梁九功跪在地上,回禀道:“奴才幸不辱命,封谥旨意已宣读。”

“太子前往吊唁,可回宫了?”

“回禀皇上,见汤山长葬礼简陋,太子殿下不愿汤山长如此德高望重之师葬礼草草了事,便嘱咐奴才先行回宫向您禀报。”

仁昭书院山长,汤斌,谥文正,自仁昭书院建成至今,为书院鞠躬尽瘁,及至缠绵病榻,依旧不愿离开仁昭山一步。

他为官时清正,任书院山长后,依旧作风简朴,每有束脩皆接济窘迫的学子,是以家中并无多少银钱举办葬礼。

汤斌教导太子多年,太子极尊重他,见此情景,自然无法置之不理。

康熙面无波澜地听完,沉默良久,方才问道:“仁昭书院的下一任山长,已定下是彭定求吗?”

“回禀皇上。”梁九功如实禀道,“仁昭山,太子殿下亲自指派苏州大儒彭定求接任山长之位。”

“太子,彭定求,江南士族……”康熙眼神未落在实处,轻声低喃,及至最后一词,语气中竟带着几分可怖的笑意。

梁九功跪在堂中,慑得双眼瞪大,却不敢动弹分毫。

就在此时,康熙忽地问道:“你与容歆一向交情匪浅,近来可有见过她?”

梁九功抑制住声音中的颤抖,答道:“回禀皇上,奴才与容女官已许久未见过。”

康熙神情冷漠,看不出是相信还是不相信。

梁九功整个人躬得更低,急切地表忠心道:“奴才知道分寸,不该说的话从未向任何人言说过,容女官、容女官也未曾向奴才打探过圣意。”

“他倒是得人心……”

梁九功以为皇上说得是容歆,心里喊着容歆害他,口中则是道:“容女官的人品德行,有目共睹,奴才只是心中敬佩。”

人品德行,有目共睹……

康熙眼中闪过嘲讽,随后又归于平静,拿起一本奏折,平淡道:“磨墨,朕要批阅奏折。”

梁九功起身时迅速地抹去面上的冷汗,然后麻利地走到书案边上,极恭敬地磨墨。

毓庆宫,容歆和太子妃坐在后殿闲聊,亦得知了太子要晚些回宫的消息。

两人皆知太子对汤斌的敬重,先前汤斌病重的消息传入宫中,太子便屡次出宫探望,因而他在宫外耽搁,她们并不意外。

晚膳前,太子赶回宫中,先去乾清宫向康熙请安,然后便回到毓庆宫中。

太子妃已在用晚膳,见太子回来,惊讶道:“臣妾以为您要留在乾清宫用膳,弘昭没一同回来?”

容歆亦有几分惊讶。

平素,太子父子皆常留在乾清宫陪康熙用膳,太子今日本也如此打算,只是康熙并未留他,只得告辞。

然太子闻得太子妃所言,并未表露分毫,自然地岔开此事。

容歆看着太子长大,太子妃是太子的妻子,如何发现不了异样,两人对视一眼,容歆点头,太子妃若无其事地命人准备太子的餐具。

晚膳后,太子妃以“宝珠白日未睡”为由,带着女儿离开,而容歆送东珠回屋后,敲响太子书房的门。

太子无奈地看着她,道:“我自来便喜怒不形于色,姑姑您又看出来了?”

“不止我,太子妃也看出您心情不好了。”容歆手里拎着一个茶壶,自顾自地坐下,给她自己倒了一杯,又问太子,“养肺茶,您要尝一点吗?”

太子坐到容歆身边,翻起杯子。

容歆边为太子倒茶,边道:“您是为汤山长,还是为皇上?”

太子握着茶杯,出神。

“是皇上?”容歆从他神色看出答案,“发生了何事?”

太子摇头,苦笑道:“不知。”

“不知?”容歆放下茶杯,握住太子的手腕,“那您可问过皇上?父子之间,坦诚相待,才不易生隔阂。”

“可是姑姑,”太子额头枕在她的手上,闷声道,“皇阿玛如今待我,越发像君臣多过父子。如若他已不信任亲近于胤礽,胤礽的所做所言,在皇阿玛心中与心机又有何异?”

容歆心疼不已,抬起另一只手,轻拍他的肩膀安抚。

“我有时看见皇阿玛待几个幼弟亲密至极的模样,或是皇阿玛与弘昭祖孙和乐,便会控制不住地酸楚……”

“便是大哥三弟几个,也能常得皇阿玛几分欢颜,只我一人,仿若外人。”

容歆感到手背上的湿润,鼻一酸,却顾及太子的颜面,扬起头忍住,装作不知。

而太子回握容歆的手,语气中满是疑惑,“分明从前,皇阿玛视我之重,谁也比不上。”

原本拥有的,眼睁睁看着它缓缓失去,太子心中痛极,“难道真的做一个乖顺的太子,更教皇阿玛满意吗?”

容歆在太子看不见之处,眼神中尽是愤怒。

两人保持这样的动作许久,太子收整好情绪,再次抬起头时,便又是那个满身风华、喜怒不形于色的大清储君。

容歆泰然自若地收回手,触碰太子的茶杯,“凉了,我再给您换一杯……”

她话还未说完,太子便挡住她的手,端起茶杯,道:“无妨,温茶正合宜。”

“您……”容歆刚张嘴想教太子慢些,他便已举起杯子一饮而尽,只得无奈地等他发现。

太子一杯茶喝下肚,微微皱眉道:“先前见您喝时面不改色,竟未想到会如此苦涩。”

“口里苦,如何比得上心苦?”容歆举杯,面容平静地喝下去,然后转动茶杯,笑道:“殿下,您从前便极好,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别因为长大,便望前路苦楚而生畏,亦迷失。”

太子注视她手中的茶杯,轻声问:“姑姑如此豁达,是否已洞明世事?”

当然不是。

劝人的话定然是往好处说,容歆当然不能教太子知道,她已在心里狠狠记了一笔。

第202章

康熙与太子父子之间的关系至此, 早已有前兆,太子只是因为老师汤斌的过世,心情沉郁, 因而格外敏感。

可他是个顾念亲情的人, 心中难受,在朝堂上便开始表现得十分沉静内敛,尽量不张扬。

容歆得知后,便明白,太子最终还是选择了退步。

而他们之间的关系, 确实有所缓和, 容歆看着太子心情好转,也当作那一日什么都未曾发生,粉饰太平。

正月底,康熙带着皇长孙、四阿哥胤禛、七阿哥胤祐以及十三阿哥胤祥巡视永定河, 两个月后, 大阿哥胤褆和五阿哥胤祺代替四阿哥、七阿哥随康熙巡视永定河堤。

太子依旧监国。

四月初,御史再次弹劾陕西官员贪污赈灾银,太子怒极,一面命人向皇阿玛禀报, 一面选钦差前往陕西查明此案。

倘若大阿哥在京中,这等查抄贪官污吏之事, 他一定奋勇向前,主动请出,可他此时随驾在外, 太子自然得考虑他人。

这时, 九阿哥上折请命, 请求前往陕西, 太子叫他到毓庆宫来说明缘由。

毓庆宫的大门关起来,院内感觉不到太多风,容歆和东珠,一人披着一件厚斗篷,一前一后在前殿的空地上散步绕圈。

九阿哥到毓庆宫时,毓庆宫的大门自然要打开,一阵风吹进来,容歆下意识地咳了两声,然后挡在东珠身前,不教她吹到风。

“容姑姑?”九阿哥不知道两人是要出去还是如何,直到看门的人迅速关上门,方才反应过来,歉道,“您没事吧?”

“咳。”容歆清清嗓子,笑道,“无事,乃是因为春风刺骨,我每日此时皆要带着格格散步,这才暂且关上正门,您莫要怪罪。”

九阿哥摇头,“容姑姑客气。”

他长得极像宜妃郭络罗氏,面部线条偏柔和,极为精致,这两年当差后成熟了不少,可身上仍存有少年之气,教人忍不住失神。

上一篇:白莲花哄人手册下一篇:他先动的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