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记得,曾几何时,私下你都是唤我‘小政’的……”
这六年来,嬴政将君王的天威发挥得淋漓尽致,几乎没有自称过“我”……而此刻,这一声“我”、一句“小政”却将樊於期的思绪又带回了从前。
“那时年少无知,不懂君臣有别,望王上恕罪。”
看着樊於期跪地,深深一拜,嬴政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自从丹儿离开咸阳,樊於期也与他越来越生分疏远,除了朝政上的讨论,两人的交流再无其它。
即使他主动提出与之练剑,对方也会以“恐伤及龙体”为由婉拒。
那个曾经一起切磋剑术,并肩作战,与自己亲密无间的人此刻就跪在他面前,说着和其他臣子们一样的话,让嬴政内心五味杂陈之余,还悲哀又无力地发现——不光丹儿已离他而去,连樊於期也在渐渐远离他。
那些生命中重要的人,他一个也抓不住……
·
次日午后,嬴政与苦夏同游御花园。
谈及年节之事,嬴政说道:“今年年节寡人不在宫中,一切便从简吧,宫宴也别办了。”
明日他就要秘密前往齐国,对外宣称前往蜀地视察,除了樊於期、赵高等少数亲信知晓内情,其余人包括苦夏在内皆对此一概不知。
苦夏点了点头:“臣妾尚有一事不明,年节将至,相关采购必不可少,但这些年为了修建骊山陵寝花费巨大,后宫也尽可能缩减开支,避免铺张。可臣妾前日看到运送大量柑橘的马车进宫,若仅仅只是采购年节的果品,也用不了那么多。何况中原各地,只有楚国的淮南一带出产柑橘,再远道运至咸阳,价格自然不菲……樊妹妹素有咳疾,是不是为她采买的?”
嬴政微笑道:“是寡人专门为你采购的。寡人记得你最爱吃这个……”
苦夏一怔,未料到那些红彤彤的橘子居然是嬴政为她所买,更没想过连自己的口味这种小事对方都了然于心,欢欣之余更多的是感动:“其实,只要王上心中有臣妾,臣妾就满足了,不需要如此破费……再说,臣妾一个人哪吃得了这么多。”
“吃不完可以送一部分去将军府,让你的家人们也尝个新鲜。”
“臣妾替家父家母谢过王上。”
苦夏正欲行礼拜谢,嬴政一把将她扶起:“该谢的是寡人。前些年母后薨逝,是你带领众妃以及诸公子公主替寡人守灵,一连守了将近一月,人都憔悴了……”
自从赵太后薨,朝堂上对国丧一事争吵不休,有人主张延续以往惯例以天子驾六之仪下葬,更多的朝臣持反对意见,认为太后于国有失,不配实行国丧。
纵然嬴政对自己的母后心有怨言,但他内心还是希望能给母后一个风光的葬礼,至少不要太过凄凉。
正当犯难之际,苦夏提出了折中的方法——即不行国丧,但其余一应礼仪仍按历来规制操办,并且提出所有宫妃及其子女皆一同守灵,理由是太后纵然有错失,然毕竟是君王生母,有生养之恩,即便没有国丧,也应享有家人们的悼念。
苦夏也曾问过嬴政既然如此关切太后的丧事,为什么不亲自为太后守灵,嬴政说母后都不愿意记得自己了,何必去打扰她的安宁,反倒弄得相看两厌,便将守灵以及丧仪等事务全部交给苦夏来打理。
赵太后是冬天过世的,如此天寒地冻的时节为其守灵可远没有说的那么轻巧,久而久之,其他后妃难免叫苦不迭或心存不满。
而苦夏则一直默默坚持,从不多言,处理其它事宜亦是如此,宫妃们见此,也就渐渐没有了抱怨的声音。
“为王上分忧,乃是臣妾的份内事,不敢以此居功。”苦夏刚说完,双手忽然间被嬴政紧紧握住,一抬眼便撞进如深潭一般幽黒的眼眸之中……
“你为寡人所做的每一件事,寡人都记在心上。”
作者有话要说:
【大秦帝国の小剧场】
作者菌:这六年来,蛋姐在干吗?
鸡蛋:还能干吗,出差、巡防、明察暗访……天天为国尽忠,复兴大燕,忙成狗。
作者菌:那么这六年来,政哥在干什么?
嬴政:没干什么,就是经常会想到小时候她给我鸡蛋吃,紧接着想到长大后她耍了我,欺骗了我的感情,就格外生气,又想到现在她会不会背着我有别的男人了,就更生气了……现在每天气到吃五个蛋~~
作者菌(一脸嫌弃):你有这个时间傲娇,早就把老婆追到手了。
第109章 虎狼之心
姬丹三言两语, 便将自己在雪地里罚跪而膝盖受寒的事在太子妃面前糊弄了过去。可仅仅过了一天,本应卧床休息的她却执意一个人去觐见燕王喜。
青莞拗不过,又不能跟着一同前去, 只好留在东宫等她回来。
此时已日上三竿, 燕王喜刚用完早膳, 宫人们尚未来得及撤下杯盘碗碟。
由于年节近在眼前, 以往每年这个时候宫里上上下下都要忙活好一阵子,不为别的, 就为除夕夜迎接新岁而举办的宫宴。
尽管燕国国小民疲,近些年又天灾频发,财政也跟着捉襟见肘,可燕王喜说了,寻常的筵席免掉也就罢了, 迎新宫宴一年也就那么一回,不光不能免, 而且还得尽量办得盛大隆重些,这样新的一年才有好运和希望……至于开销,其它地方尽量省着点不就成了?
于是,趁着宫内最忙的时候, 燕王喜提前封了玺, 索性将早朝也一并免了,安安心心等着年节的八方朝贺。
“儿臣参见父王。”
见姬丹进了殿就要跪拜行礼,又看到她脸一侧隐约的红印,燕王喜挥退了宫人, 一脸无奈道:“跪什么跪, 地上凉,坐着吧!待会寡人差人送些驱寒发散的药给你。”
“谢父王。”姬丹淡淡地说了句, 接着起身,向对方简单禀报了军粮一案的调查结果。
看了一眼坐姿笔直、神情严肃的女儿,燕王喜蓦然叹了口气:“唉,老小啊老小,不是父王说你,你也太犟了!老大什么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何必一定要跟他硬碰硬?你跟他斗气,吃亏的还是你啊!”
姬丹刚好讲完军粮一案怀疑的幕后操控者,谁知对方压根没怎么听,不过既然燕王喜提到了罚跪一事,她正好借机说道:“儿臣并非与哥哥斗气,只因哥哥的所作所为实在是……”
燕王喜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这事儿吧,的确是老大过分了点……你放心,我会让他注意的。”
父王表了态,姬丹心里多少好受了一些,至少自己没有白白受罚,阿雪亦可以瞑目了。
想到还有今冬的灾情,姬丹提出了请求:“父王,今年赈灾的粮食还没有到位,儿臣斗胆提议,能否从府库中调出一些存粮来救急?”
一提到调粮,燕王喜老大的不高兴:“你还好意思提赈灾的事儿?那么多的军粮你追回来了么?”
“是儿臣无能,请父王责罚。”姬丹低着头,她已经尽全力了,可军粮没追回来也是不争的事实。
“行了行了,寡人也没有要责罚你的意思……至于这赈灾一事,寡人实在是有心无力。燕国近几年是个什么光景你也清楚,年年粮食欠收,现在连军粮都快供应不上了,哪儿还有余粮给那些灾民啊!”燕王喜一边苦着脸叹息,一边自斟自饮。
姬丹一言不发,目光却落在他手里的金色酒樽上。
她不明白,有余粮酿美酒,就不能拿去赈灾吗?
见对方盯着自己手里的酒,燕王喜的脸色霎时一冷:“你可是对寡人有所不满?”
姬丹连忙收回视线,摇了摇头:“儿臣不敢。”
燕王喜放下酒樽,缓和了神色:“明天就是年节了,你等一会儿回趟东宫,把太子妃也接过来,准备一下明天的宫宴。”
姬丹在她父王那儿碰了个软钉子,动用府库存粮赈济灾民是彻底没指望了,而黄金台完全在哥哥的掌控下,她这个少主其实是做不了主的……单靠自己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这点,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
心事重重地回了东宫,青莞一看到姬丹,便上前将白羽鸽信悄悄递给她:“这是殿下去王宫的时候收到的,鸽子直接将密信送到了东宫。”
“都说寿春阁的鸽子比人还机灵,果然不假……”姬丹说着,将信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