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282)

作者:YTT桃桃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所以,钱佩英特意来瞅瞅,她老公变“文化人”,啥样。

“娘,你干什么呢。”

“嗳呦,吓我一跳,从哪蹿出来的?”

“你还吓我一跳呢,你手指头戳窗纸干嘛,想看我爹?那你也不能破坏公共财产呀,一张挺贵的,戳破了还得重糊。”

钱佩英被女儿识破,有点不好意思。

这不是窗纸不透明,瞧不着,要是像现代的玻璃似的,谁乐意戳纸。

“娘,你要想瞅他,我有办法。来,你跟我过来,我记得门板子有一块松动了,一挪能露条缝。”

在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中,钱佩英一边扒门板子往里瞅,一边头也没回小声道:“你也是来瞧你爹的?”

“啊,我实在是无法想象他教书什么样。”

什么样呢。

在钱佩英的眼中:

妈呀,你还别说,她家老宋不白进屋特意换衣裳。

那时候刚干完活,进屋一顿洗,特意换上长袍。

她不理解还问呢,换它干啥呀,一会儿上完课还得接着干活。脱了换,换了脱,赶上不是你费劲洗了。

老宋说:“需要换的,教书育人,要有仪式感。最起码不能让米寿觉得我还是他姑父,那能教好吗?他能听话吗?”

此时,你再看,老宋一身青色长袍,头上戴着方巾,站在孩子们的书桌边,手中拿着戒尺,正用磁性的声音领读,浑身上下,书生气十足,你还别说,和平时真不太一样。

嘿嘿,还挺帅的呢。

“给我看看,娘,”宋茯苓挤上前,才看了一眼就捂嘴憋不住笑:好违和啊,不像她爹了都。

这是下午课。

宋福生教的课都安排在下午接近傍晚时分,甚至时间上要机动起来,都没个一定,因为他忙。

他不在的时候,他都想好了,孩子们就描字,念诗,背诵,临时小老师会由宋茯苓顶替。

这也是宋茯苓没法和米寿他们在一起读书的原因。

当然了,启蒙类的书籍,宋茯苓就不用听了吧,没必要不是?她都多大岁数了还启蒙?听米寿的小嘴念叨念叨就能记住。

那么,这里存在个问题。

那就是小娃子们早起吃完饭后,就要去和牛掌柜学习打算盘了,学算数。

阳光出来后,要在视力最好时,练习射箭。

中午又强制他们必须睡午觉,要不然就要扣他们的小红花,胖丫姐姐会利用写话本子的时间看着他们的,不敢不听话。

下午,才睡醒,又要去上“语文课”,上完就该到了吃两顿饭的时辰了。

晚饭到马奶奶她们粉花小分队全部回来之前,要帮胖丫姐姐做沙盘,这叫手工课。

说是手工课,往后也不停,即便将来沙盘做完,也要长期的上下去。

只不过,以后可能是帮着叠蛋糕盒纸,帮着开春上山采蘑菇、采摘带颜色的野果子晾干之类的。

那么问题来了,啥时候玩呀?

起早,或者是晚上。

宋阿爷告诉小娃子们:

“你们不是惦记去冰面上野吗?可以。

大清早或是晚上,咱们家每日都会有叔叔伯伯和你们爹,去冰面上起早贪黑砸冰窟窿捞鱼,你们可以跟着去,放放风。

还免得你们疯起来顾头不顾腚,在冰面上摔着脑袋俺们都不晓得。”

有小娃就提出:“早上起不来呀,冷。”

宋阿爷:“那就没招了,那你只能躺在暖和的被窝里温书,背头一天学的,这么的也中。”

小娃们被顶的,他们不中的:“……”

钱米寿不气馁,发现同伴们都不吱声了,他再接再厉道:“早上不中,晚上也不中啊。晚上黑,玩,也看不着啊?就不能换别的时辰吗?挤一挤,就有了。”

宋阿爷:“怎么看不着?有火把照亮,不耽误玩,正好你姑父还有他们的爹都在旁边守着。”

“有姑父守着,我能玩好吗?”

宋阿爷笑眯眯道:“玩不好就对了,你们还想怎么玩好?”

这些个淘小子,竟拐带着村里的孩子,近日沿着冰面能走出去老远,错个眼珠滚着冰球子就没影了。

这是啥地方,山边。

你说揍吧,不舍得。

跟后屁股管吧,哪有空。

……

事实证明,宋福生对自己不能尽职尽责当老师,判断的很准确。

才没过几天,小娃子们就被他脱手甩给了闺女。

变成了宋茯苓在拿着书本领读。

变成了宋茯苓在拿着教鞭,考这些小娃子们背诵。

变成了宋茯苓在黑板前写字,让下面的娃子们跟着描字。

一笔一横一划。

宋茯苓坐在前方书桌,一边写,一边时不时抬头看一眼下方的“学生们”,有孩子不老实要坐不住时,她就:“咳咳。”

宋福生近几日在忙啥?

他是带着宋富贵他们,在各县各村的瞎溜达。

认识了好些个朋友,最起码下回见面都到了面熟的程度。

也去了那个在逃荒路上结识的员外爷家,登门了。

宋福生几个人,特意带着用虎骨泡的酒,虎骨没全卖,留了些,带了两坛子,带了一脚子野猪肉,又带了块宋茯苓给做的六寸大小的蛋糕去的。

员外爷的老伴,打宋福生一出现,就面露高兴至极。

老太太对外面的村里人特意介绍说,这是我家的亲戚,实在亲戚。

等坐在堂屋寒暄一番后,老太太才一脸愁容,拜托宋福生道:“快帮我劝劝。”

“怎的了?”

“病了,要不然早就去你们那啦,咱上回分开时还说好了的,过几日就去。结果转回头,这不嘛,就摔了。去买田时,摔到人家地头了。地也没买成,怎么想怎么不吉利。”

宋福生被员外爷的儿子和老太太一起引着,来到了里屋。

瞧了眼眼窝瘦塌陷的员外爷,不用掀被看就能猜到,应是摔得挺严重。

而且人一旦摔了,尤其是这么大岁数了,至少需要三两个月在炕上躺着,出不去家门。

员外爷家又因为也面临着才落户到这里,面临着“白手起家”的局面,着急挣钱,老爷子心里着急,一股火就变得更严重了,头疼脑热也跟着来。

第三百五十五章 九更(为盟主笑晓打赏+7)

宋福生自然先问候病情,随后才和员外爷唠起了家常。

唠他们最近在忙啥。

说开点心铺了,一天在胡忙,要不然早就会登门。

而且,本应该冬至节来拜访,可冬至节那日,家里还发生点儿事,遭了狼,和狼一顿恶战,外面又下着冒烟大雪就没来成。

又怕过段日子有别的事,也是挺久没见了,很是惦念。

一想,得,趁着眼下有空,赶紧来看看您老。

多久没见了,却没想到您老摔了。早知,应该早些来的。

员外爷也和宋福生一顿唠,关系亲近了不老少。

拍着宋福生的手,重复了两遍:“你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你的那些同乡们有你,是他们最大的福分。”

这个老乡,这个后生,往后一定会错不了。

宋福生也能看出来员外爷着急挣钱,总是叹气嘛,劝道:

“您老别上火,伤了骨头不是一日两日能养好的,你先把病养好。回头等您么事没有,我这头要是听说有哪种营生尚算不错,定知会您。”

宋福生拒绝了留饭,带着宋富贵几人,拜访过后就离开了。

员外爷的儿子亲自给送到村外,还冲宋福生郑重施了一礼:“宋兄,能感觉到,家父受您开解后,心情畅快了不少。”

与此同时,老太太正和员外爷坐在炕上感慨道:

“之前,我还寻思着,他们那伙人靠上贵人了。

我以为,这么久没联系,他们往后和咱们也就那么回事儿了。

见过太多,当初咱们帮他们行,转回头等人家行了,可不一定会惦记咱。

毕竟,说是老乡,都是逃难一起来的,但是人心隔肚皮,谁又能猜的那么准?谁晓得他们能不能记得当初咱们的善意?

却没想到,老爷你摔了,咱们没去他们村瞧瞧,他们竟特意打听了一路,鞋让雪湿透,找咱村里来。

而且还很知礼,带着物什登门拜访,还看出了老爷心急想早日再置家底,说帮咱们打听打听。

看来,这个后生,确实是像老爷说的那样,将来总会错不了。

上一篇:我靠美颜稳住天下下一篇:暴君攻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