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司大人,我可以!+番外(182)

卫淑华越是这样,卫昭就越是想听,不过想想那日看到曹英也是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他就明白了,他二姐兴许就是为这事儿犯愁呢。

这可是好事儿啊,纠结就代表二姐心里动摇了,她开窍了!

卫昭朝她眨眨眼。

卫淑华仰天长叹,终于扛不住倒豆子般的把事儿给说了。

家里有卫昭这个胳膊肘朝外拐的小奸细在,卫淑华心里那点儿小九九早就被他告诉曹英了。曹英得知卫淑华竟在纠结这些许小事,一时有些哭笑不得。

于是在做了几天心理建设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换上一套崭新的衬托他英姿的新衣裳,郑重其事的给卫淑华送了拜帖,约她出门赏秋景。

卫淑华在绞碎了两条帕子后终于在贴身丫鬟心惊胆战的目光下答应赴约。

凉爽的秋风拂过水面,荡开阵阵波澜。卫淑华浑身都是僵硬的,像根柱子似的杵在湖边,用僵直的语调问曹英:“你找我可是有事?”

曹英手心里也出汗了,他也是很紧张的,但绝对不能在这时候怂。于是他故作轻松的说:“没事就不能找二小姐出来么?秋高气爽正是游玩的好时节,你看那园子里的菊花开的多好啊。”

卫淑华瞥了眼,点了点头,然后没说话。

曹英:……

曹英又道:“菊乃花中四君子,高雅傲霜,历经风霜仍有顽强的生命力。在卧床养病的那些年,我的窗前就摆着一盆野菊,虽不是什么名贵品种,但每每看到顽强的小小的一朵花在窗前绽开,我就觉得日子其实没有那么的难熬。”

他转过身去面对卫淑华,道:“你看我现在不是很好么,谁能想到三年前的曹英是一个连下床都困难的残废呢。”

卫淑华是知道曹英这个人的,卫昭在外面做的事虽有意瞒着宫里的人,但家里人却是知道的。也是在那时,尽管还没有见过曹英这个人,卫淑华的心里就已隐隐升起敬佩之心。

想到那些年他苦熬着的日子,忽然就替他心酸起来。

曹英认真的注视着她,声音温柔且坚定,他说:“淑华,你所担心的一切是没有道理的。那不是你的错,更不是你的命。若说命硬,我曹家上下几十余口独留我一人活着,我的命岂不是更硬。如果你是因为担心我,那请你记住,我曹英是死过一次的人,我什么都不怕,唯独害怕失去重要的人。”

卫淑华微垂着头,好半响她方才喃喃问道:“我很重要么?”

曹英扳过她的肩膀,看着她的眼睛,无比认真的点头道:“你很重要。”

卫昭抱着肩膀抖了两抖,不由得咧嘴道:“曹大哥平日瞧着挺正经一人儿,想不到肉麻起来还真是要人命了。”

卫淑华捧着红扑扑的脸蛋,听卫昭这么说,扭头就狠狠瞪了他一眼:“他怎么了?怎么了?!怎么了!”

卫昭被她眼刀震住,捧着心脏一脸受伤道:“完了完了,都说女生外向,这还没嫁出去呢就开始联合外人欺负自个儿弟弟了。”

卫淑华又羞又恼,狠捶了他两拳:“你别乱说!早知道我就不告诉你了!”

卫昭忙讨巧卖乖的告饶,然后说:“这不是挺好的么,你还在意什么呢?”

卫淑华想了想,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我就是觉得好不真实啊。那几次解除婚约后,我就想着我一辈子就要一个人度过了,兴许以后会有机会到江湖上闯荡历练一番,做个侠女。从未想过会有这么一天,我喜欢上了一个男子,而那个男子又恰好也喜欢了我。本来属于一个人的生命里突然就多了一个人,他说要为你遮风挡雨,要陪你走到白头,话本里写的那些突然就发生在我的身上,像做梦一样。”

卫昭挠着脑袋想了半天,也不知道他二姐这是什么毛病。

“你没跟大嫂说说?”

卫淑华红着脸道:“我不是不好意思么,毕竟这事儿大嫂还不知道呢,我不知道要从何说起。”她就掐了卫昭一把:“你不是一直在撺掇这事儿么,反正你得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我见你和长孙大人相处就挺好的。”

卫昭一拍大腿,‘嗨’了一声道:“那能一样么,我从小就目标明确,非他不可。我俩水到渠成,都不用纠结的。要我说二姐你就是才明白情之一事,心里就总觉得患得患失的。你还是别胡思乱想了,有这功夫还不如多去找找曹大哥培养培养感情呢。慢慢的心就定了。”

卫淑华一脸怀疑:“真是这样?”

卫昭忙不迭点头。

卫淑华勉强应下,卫昭转头就去找秦芜了。

秦芜才知道在她不知道的情况下,姐弟俩竟干了这么大一件事儿。她目瞪口呆的看着卫昭,好半天才缓过神儿来。

然后笑道:“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我要嫁你大哥那会儿也这样,有时候都想要不然还是不嫁算了。”

卫远紧张了一下:“差点儿就没有我了。”

卫无忧也举起小手:“还有我。”

秦芜:……

她说:“女子总是感性,尤其是刚坠入爱河,心里总有一种危机感,觉得自己会不会不够好,男人会不会婚后就对自己不好了,今天抬进来一个小妖精,明天又抬进来一个小青梅的。等定了性子就好了。”

然后又拉着卫昭说了一堆她这么多年的御夫心得,特别骄傲的挺起胸脯:“你看我跟你大哥孩子都生两个了,后院干干净净的,从未进过什么乱七八糟的人。”

卫昭:……这话你跟我说是不是有些不大合适,我应该跟大哥是一伙儿的才对。

忽然觉得大哥有点儿可怜,但又想幸灾乐祸怎么办。

卫昭就在纠结中痛并快乐着的跟秦芜学了许多御夫手段,转头又一股脑噼里啪啦告诉了卫淑华。然后曹英就莫名其妙的过了一段水深火热的日子……

府里发生的事儿卫老太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非常淡定的看着卫昭像只快乐的小鱼儿游走在姑嫂俩之间。

徐嬷嬷道:“二小姐终于肯放下心结了。”

卫老太君捻动佛珠,缓缓道:“该来的缘分总会来的,那孩子心性直率单纯,能遇上曹英那般人物也是她的福气。”

徐嬷嬷又道:“曹公子毕竟掌着金水河漕运,外面人的不知我们侯府同他的关系,可若二小姐与他成婚,只怕宫里那位会千方百计的阻拦。”

卫老太君冷冷道:“只要俩孩子心意相通,办法总会有的。他已经毁了我卫家一个女儿,只要我老婆子还在,就不会让他得逞。”

想到宫里的卫淑宁,徐嬷嬷又是一声叹。

卫老太君微微闭上眼:“三年过去了,淑宁还有多少时日呢。”

徐嬷嬷闻言眼眶一红,用帕子按了按眼角,强笑道:“娘娘吉人天相,这两年又调养的好,小皇子聪慧伶俐,公主慧敏贤淑,娘娘的福气在后头呢。”

卫老太君摇了摇头:“这话别人说说也就算了,徐嬷嬷是知道的。我老婆子虽足不出户,朝中的事却也瞒不过我。皇帝欲使崔奉为征南军主将,朝中一直僵持不下。谢家强硬阻拦,在力疲之时竟煽动朝臣重提立太子一事。这件事一直是悬在李淮头上的一把刀,日后只怕没有消停日子了。”

徐嬷嬷道:“小皇子乃中宫嫡出,只是年纪尚幼,皇上只怕会以此推脱。但这件事重新提起,小皇子怕要面临更多的危险了。”

最为重要的一点,李霈非皇帝亲生。卫家知道,皇帝知道,但其他人不知道。所以每次提及小皇子都是在李淮心口捅刀子,这会让他更加的厌恶李霈。只是摄于远在朔北的镇国侯父子,他暂时不敢对付母子二人罢了。

“我卫家自问无愧于天地,无愧于万民,于国事上更无愧于李家父子。独独霈儿,是我卫家对不起他李家。但比起李淮的所作所为,这不能成为我们退步低头的理由。卫家的身后站着卫家军,站着天下黎民。他若算账,我卫家奉陪,但若敢轻贱百姓的生命,我卫家第一个不允。”

“天下兴盛,百姓安宁。这是齐国公的宏愿,也是夫君卫尚投军的初心。他们不在了,我还在。我要替他们守着,替他们看着,这天下总会有那么一天的。”

徐嬷嬷的心也激动了起来。她是卫老太君的陪嫁,是跟着卫老太君经历过乱世的。想想当年英姿勃发的齐国公,再看看如今阴鸷狠辣的李淮,徐嬷嬷摇了摇头:“太难了。”

上一篇:凤凰太子下一篇:将军袍

江甯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